科研产出
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种类组成及群落特征
《植物保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种类组成及其群落结构,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上海市水稻田杂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水稻田杂草共有55种(含变种),隶属于16科35属,其中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种类最多。优势杂草有无芒稗、千金子、多花水苋、耳叶水苋等4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马唐、杂草稻、鳢肠、假稻、稗、空心莲子草、水莎草等7种,这11种杂草是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群落的重要建群种,此外常见杂草有8种,一般杂草有36种。从杂草区域分布来看,上海西部地区水稻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最高,但优势种集中性最低;东部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优势种集中性均最高;江中沙洲地区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最低。从相似性指数和聚类分析来看,上海市水稻田杂草群落可划分为3组,其中东部地区和江中沙洲地区各一组,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杂草群落结构最类似,为一组。水稻田杂草种类及其群落发生特点与地理区域、耕作制度、栽培方式和除草剂种类等多种因素相关。


不同灌溉方式下施氮水平对设施春黄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肥管理不当是设施春黄瓜生产中的常见限制因子。采用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方式,结合裂区试验研究灌溉方式和氮肥用量对设施春黄瓜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设施春黄瓜合理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方式明显促进了设施春黄瓜的生长发育,提高了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相同氮肥用量下,滴灌处理设施春黄瓜的茎粗、株高和叶片数均有所增加,平均增幅分别达5.8%、8.5%和14.0%;滴灌处理单果重显著高于喷灌处理,但对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影响较小;滴灌处理可以明显增加黄瓜果实中干物质量、地上部氮素累积量和氮肥利用率。合理施氮能促进设施春黄瓜地上部的生长,滴灌最优施氮量(245.0 kg·hm~(-2))条件下,黄瓜产量最高可达82 913.4 kg·hm~(-2);喷灌最优施氮量(418.8 kg·hm~(-2))条件下,黄瓜产量最高可达63 792.6 kg·hm~(-2)。当氮肥用量超过最优施氮量时会抑制黄瓜生长,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果重和果实纵径等指标均有所下降。设施春黄瓜选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施肥,能较好地发挥水肥耦合效应,与喷灌相比,其节肥稳产效果更好,且施氮量以245.0 kg·hm~(-2)为宜。


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应用技术研究
《上海农业学报 》 2018 CSCD
摘要:2015—2016年开展了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对水直播稻田杂草防除效果、水稻生长安全性和后茬作物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56 d,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231.0-588.0 g/hm~2对水直播稻田稗[Echinochloa crusgali(Linn.)Beauv.]、千金子[Leptochloa chinensis(L.)Nees]、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水苋菜属和鳢肠[Eclipta prostrata(L.)L.]等杂草的株数防除效果分别为99.5%-100.0%、95.4%-100.0%、100%、88.0%—99.0%和100.0%,总草株数防除效果均显著优于其单剂对照和常规除草剂20%苄嘧·丙草胺可湿性粉剂450.0 g/hm~2;与人工除草1次相比,该药在231.0-378.0 g/hm~2剂量下对水稻茎蘖数、株高、地上部鲜重、根长和地下部鲜重等生长指标均无不良影响,增产幅度为2.3%—8.8%;对翻耕和免耕条件下分别种植移栽油菜、大麦、小麦、蚕豆和豌豆等5种后茬作物生长无不良影响。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具有环境友好、使用方便、持效期长、杀草谱广等特点,231.0—294.0 g/hm~2—次撒施即可解决水直播稻田整个生长季杂草危害,具有较好的应用推广前景。
关键词: 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 水直播稻田 杂草防除效果 水稻安全性 后茬安全性


茶树鸟苷酸交换因子CsRopGEF1和CsRopGEF3基因的克隆及表达特性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inn.) O. Ktze.]品种‘龙井长叶’(‘Longjingchangye’)叶片中克隆获得鸟苷酸交换因子RopGEF的编码基因CsRopGEF1和CsRopGEF3;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这2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及理化性质;并用qRT-PCR研究了CsRopGEF1和CsRopGEF3基因在茶树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及其对外源ABA处理的响应模式。结果显示:茶树CsRopGEF1和CsRopGEF3基因全长分别为1 844和1 509 bp,分别包含长度1 731和1 434 bp的开放阅读框,各编码576和477个氨基酸。茶树CsRopGEF1和CsRopGEF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含有保守的PRONE结构域,其中均包含保守基序Motif 1至Motif 7;分子式分别为C2797H4402N762O856S32和C2356H3696N648O752S29,理论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3 420和54 060,理论等电点分别为p I 6. 69和p I 5. 10,不稳定系数均大于40,亲水性平均系数分别为-0. 368和-0. 552,并存在多个磷酸化位点,以丝氨酸磷酸化位点最多,表明这2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属于不稳定的酸性、亲水性蛋白,且其功能可能受磷酸化调控。茶树CsRopGEF1和CsRopGEF3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水稻(Oryza sativa Linn.)等植物的RopGEF1和RopGEF3氨基酸序列的相似度均在75%以上,且与双子叶植物同类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而与单子叶植物同类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低。qRT-PCR分析结果显示:茶树CsRopGEF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茎中最高、叶片中最低,且差异显著(P<0. 05);而CsRopGEF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根和茎中均较高,且均显著高于叶片,表明CsRopGEF1和CsRopGEF3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经100μmol·L-1外源ABA处理后,茶树CsRopGEF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整体显著下调,而CsRopGEF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则整体上调,说明这2个基因对外源ABA的响应模式存在差异。根据研究结果,推测茶树CsRopGEF1和CsRopGEF3基因在ABA信号转导途径中受不同的调控作用,且可能在茶树根和茎的生长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茶树 RopGEF基因 理化特性 同源性 表达特性


桑黄子实体醇提物对SW620结肠癌细胞的抑制作用
《菌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子实体醇提物对SW620结肠癌细胞的影响,用alamarBlue?法测定细胞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碘化丙啶(propidim iodide,PI)染色法和2′,7′-dichlorofluorescin diacetate (H2DCFDA)染色法分别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细胞周期变化和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释放量,结果表明桑黄子实体醇提物在12.5–100μg/mL作用浓度下具有抑制SW620细胞增殖的作用,但对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ell,CHO)细胞和小鼠骨髓巨噬细胞的增殖无显著抑制作用;桑黄子实体醇提物能诱导SW620细胞凋亡,引起细胞周期变化,可降低G0/G1和G2/M期细胞数量,并呈现浓度梯度依赖性,ROS实验结果提示桑黄子实体醇提物的促肿瘤细胞凋亡与ROS释放相关。


鸡源细菌中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食品与机械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建立一种同步检测鸡源细菌中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tetA、tetD、tetG、tetS和tetX的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方法,优化了多重PCR体系的引物和Taq DNA聚合酶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并考察了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适用性。建立的多重PCR反应技术的最佳反应体系为:混合DNA模板5μL,Taq酶1μL,tetA和tetX的正反向引物各0.5μL,tetG、tetD和tetS的正反向引物各1.0μL,dNTP4μL,MgCl24μL,10×PCR反应缓冲液5μL,最终用dd H2O补齐至50μL;反应程序为:95℃预变性5min;95℃变性30s,55℃退火30s,72℃延伸1min,35个循环;72℃延伸10min。该方法的灵敏度为102 CFU/mL,且能广谱地检测多种鸡源细菌中的5种四环素耐药基因。与传统的单重PCR方法相比,该多重PCR技术快速高效、适用性广。
关键词: 鸡源细菌 四环素耐药基因 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 快速检测


黄芪颗粒对DON致BALB/c小鼠免疫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兽医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黄芪颗粒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致BALB/c小鼠免疫抑制的保护作用,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对照组、DON组和黄芪-DON组。黄芪对照组和黄芪-DON组提前1周在饮水中添加黄芪颗粒(0.02 g/mL),连续5周;DON组和黄芪-DON组灌喂DON 2.4 mg/(kg·d),连续28d。每天观察体质量、采食量、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血液学指标等的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L-1β、IL-2、IFN-γ、TNF-α、TGF-β水平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基因mRNA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4~+、CD8~+、CD3~+、CD19~+T细胞。结果显示,黄芪-DON组的体增重、采食量和脾系数显著高于DON组(P<0.05),肝系数、肾系数显著减小(P<0.05);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黄芪-DON组肝、肾的病变程度明显低于DON组;黄芪-DON组CD4+/CD8~+、CD19~+和血清IL-2、TNF-α、IFN-γ、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DON组(P<0.05),脾中IL-2、IFN-γ、TGF-β基因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DON组(P<0.05)。结果表明,黄芪颗粒能明显减轻DON所致肝、肾损伤,缓减DON诱导的免疫抑制,可显著提升机体的免疫水平。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黄芪 BALB/c小鼠 免疫毒性


水稻簇生穗基因CPB4的精细定位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鉴定了一个穗型突变体T637,表现为簇生穗型,穗粒数减少,结实率降低,籽粒变小,千粒重下降.遗传分析发现穗型突变由隐性单基因控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和SSR标记分析最终将目标基因定位在第4号染色体标记RM2439和RMZL74之间1.3 Mb范围内.随后通过全基因组重测序,发现突变体中LOC_Os04g39430基因第4外显子上有一段4 262 bp序列插入,因此确定其为候选基因,并命名为CPB4(CLUSTERED PRIMARY BRANCH 4).通过分析亚洲栽培稻特青(O.sativa L.)和T637对不同浓度24-epiBL(24-表油菜素内酯)的敏感程度,确认T637为油菜素内酯敏感型突变体.qRT-PCR分析表明,突变体T637中BR生物合成相关基因D2和BRD2以及BR信号转导相关基因BRI1,OsBAK1,OsLIC1,TUD1,BU1在幼穗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