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6829条记录
农光耦合系统对田间光照条件和甘薯生长的影响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光伏发电和农作物生产耦合系统的可行性和合适途径,本研究测定了光伏板对田间光照条件和甘薯生长的影响.试验以木板模拟光伏板,选择平均高度1.6 m、坡度22°、宽3 m、长9 m的标准组件参数,以无光伏板为对照,供试甘薯品种为"心香""浙薯13"和"浙薯77".结果表明:在晴天天气条件下,光伏板下的光照强度为80~400μmol/(m2?s),高于供试甘薯品种的光补偿点,略低于"心香"和"浙薯13"的光饱和点;在多云天气条件下田间光伏板下的光照强度变化与晴天相似;雨天的光照强度总体上略高于甘薯的光补偿点.与对照相比,光伏板遮阴处理的甘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显著增加;植株单株总叶面积显著下降,"心香""浙薯13""浙薯77"分别下降18.94%、45.54%和56.26%,单位面积叶片质量也明显下降;3个甘薯品种的干物质积累趋势与对照一致,但总量显著下降,单位面积产量分别下降39.25%、33.70%和23.60%,总产以品种"心香"最高.本研究表明,设置光伏板对田间光照强度和甘薯生长有一定的不良影响,但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极显著增加,生产上可以通过增加种植密度、适当增施肥料等减少作物减产.综上表明,光伏发电和农作物生产耦合系统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农田 光伏板构架 光照强度 甘薯 生长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露地和温室栽培模式下西兰花中3种农药的残留动态与风险评估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西兰花是中国典型的出口兼内销蔬菜品种.毒死蜱、辛硫磷和茚虫威是中国蔬菜生产中的常用农药.通过田间试验,对比这3种农药在露地和温室栽培模式下,按照推荐剂量和1.5倍推荐剂量用药,在西兰花花球、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样品采用QuEChERS方法处理和液相色谱-质谱(LC-MS/MS)多残留检测.验证结果表明:在质量比分别为0.02、0.2和1 mg/kg时,毒死蜱、辛硫磷和茚虫威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8%~101.0%、90.8%~105.3%和86.1%~107.5%.3种农药的最低检出限(LOD)为0.006 mg/kg,最低定量限(LOQ)为0.01 mg/kg,满足方法要求.残留动态结果表明:在西兰花花球上,毒死蜱的半衰期为5.53~7.20 d,辛硫磷为3.55~3.92 d,茚虫威为6.11~7.73 d;在西兰花叶片上,毒死蜱的半衰期为4.33~6.93 d,辛硫磷为3.85~5.77 d,茚虫威为3.85~5.33 d;在土壤中,毒死蜱的半衰期为23.1~34.6 d,辛硫磷为23.1~34.6 d,茚虫威为17.3~23.1 d.最终残留对比表明,3种农药在西兰花叶片的残留量高于花蕾的残留量.在试验剂量施用量条件下,茚虫威和毒死蜱的限量标准不会超过现有欧盟、日本、CAC标准;在高剂量使用条件下,辛硫磷会出现超标现象.

关键词: 毒死蜱 辛硫磷 茚虫威 西兰花 残留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空间和猎物密度对异色瓢虫取食柑橘木虱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捕食功能与捕食行为发生的空间及猎物密度存在相关性,通过对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 (Pallas)在室内不同空间大小和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密度不同条件下的影响程度研究,可以为田间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设计不同的捕猎空间,研究捕食量和空间大小的相关性,采用高、低密度梯度下研究异色瓢虫对柑橘木虱的取食功能反应,以及在捕食笼中设置不同的猎物密度,统计日捕食头数。【结果】空间大小(x)与日捕食量(y)呈线性负相关,结果拟合y=﹣28.375x+130.08线性方程,不同密度梯度设置得到的HollingⅡ型功能反应曲线参数显示,高密度下异色瓢虫捕食柑橘木虱更快、更容易,异色瓢虫在不同柑橘木虱密度下持续捕食结果表明,起始密度高低影响第一天的捕食量,对随后的日捕食量影响不大。【结论】空间尺寸和猎物密度明显影响异色瓢虫成虫对柑橘木虱的捕食行为。

关键词: 异色瓢虫 柑橘木虱 空间大小 密度 捕食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科植物染色体研究现状及前景

分子植物育种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兰科包含约880个属,近30 000种植物,兰花形态类型十分丰富,是研究被子植物花器官进化的良好模式类群.目前,兰科植物的染色体进化研究十分受限,其物种形成和进化过程仍不清楚,并且缺乏如着丝粒、端粒、核仁组织区等细胞学标记.本综述从常规和分子细胞遗传学方面对兰花染色体研究进行了综述,分析并讨论了表观/流式-细胞遗传学近年的研究进展,以及测序技术在细胞学标记开发中的作用,为兰科植物染色体研究和杂交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兰花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进化 荧光原位杂交(FISH)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加热方式对南美白对虾品质变化的影响

核农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不同加热方式对南美白对虾营养品质的影响,以南美白对虾为原料,采用微波、蒸汽、沸水3种加热方式对其进行处理,并对其质构、色泽及蛋白成分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美白对虾的最适加热时间为90 s,此条件下微波加热组对虾失水率分别是蒸汽加热组、沸水加热组的1. 55倍和1. 48倍;微波加热组和蒸汽加热组对虾的硬度相近且均显著高于沸水加热组(P<0. 05);微波加热组对虾的弹性和咀嚼性均显著高于其他2种加热方式;微波加热组和沸水加热组对虾的呈色特征值均显著高于蒸汽加热组(P <0. 05),但3种加热处理组对虾的内聚性无显著差异。微波加热组对虾的盐溶性蛋白损失较其他2种加热方式小,但水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其他加热组;微波加热组对虾的碱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其次为沸水加热组。本研究结果为南美白对虾热加工方式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加热 微波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磁纳米材料的土壤中多农药残留高通量分析技术研究

分析化学 201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土壤中43种农药及代谢物残留的高通量分析方法。土壤样品经乙腈超声萃取后,采用分散固相萃取法进一步对萃取液进行净化。选择修饰N-丙基乙二胺(PSA)的Fe_3O_4磁纳米材料和C_(18)为分散净化吸附剂,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优化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萃取时间为10 min、净化吸附剂Fe_3O_4-PSA用量为40 mg、C_(18)用量为30 mg时,农药的回收率最佳。除3-羟基克百威和水胺硫磷(5~250μg/L)外,各农药在2~250μg/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700,检出限为0.1~1.0μg/L。在10、100和200μg/kg的添加浓度下,目标分析物在土壤中的回收率在74.1%~120.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18.1%。本方法前处理过程简单,灵敏度高,净化效果好,适用于土壤中多农药残留分析。

关键词: 土壤 磁分散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多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梅基因组SSR引物的开发与应用

园艺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杨梅(Myrica rubar Sieb. et Zucc.)基因组序列信息,研究了1 431条scaffold中SSR位点的分布特点。共发掘到二至六核苷酸SSR位点43842个,分布在623条scaffold中,共有194种重复单元。二核苷酸SSR位点有36 383个,占总SSR的82.99%;AG/CT的出现频率最高,为55.70%,占总SSR位点的46.23%。三核苷酸SSR位点有6 115个,占总SSR的13.95%。四核苷酸SSR位点有827个,占1.89%。五核苷酸SSR位点为245个,占0.56%。六核苷酸SSR位点为272个,占0.62%。设计合成了59对基因组SSR引物,多态性分析显示,高度多态性引物26对,中度多态性引物为33对;将其应用于杨梅优株早鲜856及其他13个主栽品种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上述引物在相似系数0.56处将14份杨梅材料分为两个群体,早鲜856与其他13个主栽品种在DNA水平上均存在差异,且与对照品种‘早色’的相似系数为0.86。

关键词: 杨梅 基因组 SS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叶甜菜在肉糜中的发色效果及其抗氧化作用

中国食品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红叶甜菜在肉糜中的发色作用和抗氧化性,确定肉糜制品加工中的最佳甜菜粉浓度,为其在肉糜生产加工中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方法:测定不同处理方式、不同部位的红叶甜菜中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测定甜菜中的、色价、肉糜色差值等发色效果指标;测定红叶甜菜的多酚、总黄酮、还原力、羟自由基清除率、DPPH自由基清除率等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红叶甜菜经不同方式处理后,不同部位的亚硝酸盐、硝酸盐含量有所差异,其中红叶甜菜块根粉末中硝酸盐含量最高达20 145 mg/kg,明显高于红叶甜菜其它部位的硝酸盐含量.红叶甜菜提取物在538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色价为33.6,添加于肉糜中发色能提高a~*值,降低L~*值、b~*值,且随添加量越多差别越明显;块根粉末添加量为0.15%时在肉糜中能达到较好的发色效果,相较于对照组可使a~*值提高88%,同时亚硝酸盐残留量较小.红叶甜菜中多酚含量约为446.8 mg/kg,总黄酮含量约2 957.1 mg/kg,红叶甜菜的DPPH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块根部位的红叶甜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处理成粉末状添加于肉糜制品中能起到良好的发色作用和降低亚硝酸盐残留的作用,且不影响肉糜的品质,可部分替代肉糜加工中的亚硝酸盐,同时红叶甜菜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对延长肉糜制品货架期具有积极影响.

关键词: 甜菜粉 亚硝酸盐 发色效果 抗氧化性 肉糜加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药用真菌桑黄分子鉴定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后续桑黄种质资源的研究、开发及利用提供参考。采用r DNA ITS序列分析技术,对收集到的国内22个桑黄菌株进行分子鉴定与遗传多样性分析。依据r DNA ITS序列计算遗传距离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收集到的桑黄菌株明确聚为3个独立类群,且3个类群的桑黄真菌存在明显的遗传分化。通过BLAST分析,成功鉴定出3类桑黄种质分别为:桑树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杨树桑黄(Fuscoporia gilva)及丁香桑黄(Inonotus baumii)。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间具有一定的遗传多样性,种间遗传趋异度显著高于种内。本研究结果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且简单易行的桑黄真菌分子鉴定技术,可明确各桑黄真菌的种属来源及遗传结构组成,为桑黄真菌的进一步研究及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桑黄 rDNA ITS 分子鉴定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在DF-1细胞系中的增殖特性

浙江农业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ew-type duck reovirus,NDRV)在鸡胚成纤维细胞DF-1中的增殖特性,将NDRV JDM10毒株接种到DF-1细胞,连续传代后,通过观察病毒对细胞的致病变效应,测定半数组织感染量(TCID50)、RT-PCR检测、间接免疫荧光(IFA)及Western-blot免疫学检测,探索NDRV对DF-1细胞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NDRV JDM10毒株在DF-1细胞中能有效增殖,产生明显的致病变效应;RT-PCR检测成功扩增出1条大小为1 001 bp的条带;病毒蛋白在细胞中获得了良好的表达,并与抗NDRVσC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NDRV JDM10毒株在感染DF-1细胞后会经历潜伏期、快速增长期、稳定期3个时期,并在72 h病毒效价达到峰值,TCID50为1*10-7.90·(0.1mL)-1.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NDRV的致病机理和研制细胞疫苗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鸡胚成纤维(DF-1)细胞 增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