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冬小麦种质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小麦遗传多样性评价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合理利用小麦种质资源,降低组配小麦杂交组合的盲目性,选取73份国内外种质材料,在旱地条件种植,以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和产量为指标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供试材料可以分为6类,并对各类种质材料的特点及在育种中的应用作了评述。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的4个亲本材料为第Ⅵ组的18thFAWWON-IR-023、18thFAWWON-IR-111、18thFAWWON-IR-027和18thFAWWON-IR-169,可为选育抗旱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优异基因。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性状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柿套袋微域生境与果实着色效应研究

果树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4种不同材质的果袋,进行套袋微域生境及果实着色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内红袋处理昼夜温差较大,9月18—21日和10月上旬晴天条件下,分别比对照高5.8℃和4.8℃;塑膜袋和双层纸袋保湿性较好,在晴热干燥、空气湿度过低时,可减轻相对湿度胁迫;双层纸袋遮光严重,晴天14:00双层内红袋和双层内黑袋袋内光辐射只有对照的0.8%和0.4%。不同套袋材料形成不同的微环境,对柿果着色产生不同的影响,双层内红处理果实着色最好,其次为双层内黑,其他处理与对照差异较小,9月25日调查,双层内红果皮色为N25B,对照为163B;10月15日双层内红为33A,对照为N25B。对甜柿果皮进行色素分析,发现不同处理柿果生长后期类胡萝卜素含量均提高,套纸袋处理降低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双层纸袋处理后期类黄酮含量增加,其他处理及对照则降低,成熟期双层内红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0.017 8 mg·g-1和0.070 6 mg·g-1。

关键词: 甜柿 套袋 微域环境 着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硫硒配施对茎瘤芥生长和营养效应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茎瘤芥品种‘涪杂1号’为材料,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不同浓度的硫(S)、硒(Se)配施处理对茎瘤芥干物质积累、矿质元素吸收及膨大茎营养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中合理施用硫、硒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对照(S0Se0,未施硫硒肥)相比,增施硫、硒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茎瘤芥的根、膨大茎、叶片和单株干物质产量,并以S50Se1[S/Se=50(mg/kg)/1(mg/kg)]和S100Se1的处理效果较好,其单株干物质产量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32.3%和36.2%;不同硫、硒浓度配施处理对茎瘤芥13种矿质元素积累的影响不同,主要显著促进了茎、叶对氮、磷、钾、硫、硒的吸收积累,而对其它元素的影响不显著,其中茎、叶的硒含量以S50Se3处理最高,硫含量以S100Se1处理最高;各硫硒配施处理对膨大茎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其中S50Se1和S50Se3处理能显著提高膨大茎有机硒、总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而对维生素C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可见,适宜的硫硒配施可以明显促进其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提高植株干物质积累,有效改善茎瘤芥膨大茎营养品质,且硫硒配施用量以S 50mg/kg、Se 1mg/kg为宜.

关键词: 茎瘤芥 矿质营养 干物质 营养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精细化监测资料在山西暴雨预报模型改进中的应用

气象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近3年5—9月山西63个GPS/MET临测站反演的逐时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图与对应的459天气象观测资料、12个暴雨日的暴雨落区以及对应的流型配置图,对比分析发现:(1)当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的水平梯度在25~40 mm/l经(纬)度时,未来12~36小时,在水平梯度的大值区及其南北(东西)0.5~1.0个经(纬)度的范围内,暴雨及其以上天气出现的概率达100%,当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的水平梯度≥40 mm/l经(纬)度时,在水平梯度的大值区及其南北(东西)0.5个经(纬)度的范围内出现大暴雨的慨率为63.6%;(2)暴雨落区在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图中水汽含量水平梯度大值区及其以北(西)还是以南(东)0.5~1.0)个经(纬)度的范围出现,不同的流型配置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应用逐时GPS/MET资料和逐时自动气象站极大风速风场资料,依据暴雨出现在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图中水汽含量水平梯度大值区的不同位置,建立不同流型配置下的多种暴雨概念模型;采用轮廓识别技术在C/S架构下,对12~36小时暴雨落区预报模型进行改进并实现了自动化运行,2011年进行准业务使用证明效果良好。

关键词: 气柱水汽总量 暴雨落区 预报模型 改进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配方及其润湿性能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制出具有较好稳定性及润湿展布性的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选用国内常见乳化剂进行配方筛选,采用激光粒度仪进行粒径分布研究,用视频光学接触角测量仪测定其表面张力(悬滴法)和接触角(座滴法)。结果发现,4种具有较好稳定性的配方其粒径(中位径)在0.8~2.12μm间,且热贮后有增大现象;药剂表面张力在40~53mN/m之间,显著低于去离子水(73.66mN/m);药剂在苹果叶面上的接触角为46°~74°,且在0~60s内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13号配方表面张力最低,与苹果叶面接触角最小,且下降趋势最明显。研究表明4种配方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润湿性,尤其是13号配方,铺展速度最快,易润湿,宜用于苹果树喷洒。

关键词: 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 配方 润湿性 表面张力 接触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氮互作对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完全随机裂区设计,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田间冬小麦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成熟期0-200cm土壤剖面水分含量均以0-20cm土层最低,在60-120cm土层内出现峰值,且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各施氮处理的峰值逐渐增加;随灌水量的增加,耗水量增加,降水和土壤供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降雨量和灌水量占耗水量的比例降低,土壤供水占耗水量的比例增加;生育阶段耗水量和耗水模系数均表现为开花-成熟期>播种-拔节期>拔节-开花期;随着灌水量增加,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降水利用效率和土壤水利用效率逐渐增加,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分利用率、降水利用效率、土壤水利用效率和灌水生产效率呈先增加后降低变化,且均在施氮处理N150、N210和N270间无显著差异(P<0.05)。

关键词: 灌水量 施氮量 冬小麦 耗水特性 水分利用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镉急性染毒对中华稻蝗羧酸酯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

应用昆虫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深入探讨重金属镉(cadmium,Cd)的毒性效应,采用不同浓度氯化镉溶液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 Thunberg 4龄若虫进行急性染毒,对处理后24、48、72和96 h虫体内羧酸酯酶(CarE)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对照组和处理组CarE和GST活性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以α-NA为底物时高浓度处理组(80 mg.L-1)CarE活性在处理后48 h被激活;以β-NA为底物时中浓度处理组(40 mg.L-1)CarE活性在72 h达到最高;以CDNB为底物时,低浓度处理组(20 mg.L-1)GST活性在24 h被激活达到最大值,之后降低。结果显示,中华稻蝗4龄若虫在Cd胁迫下,体内CarE和GST活性发生了变化,以此来抵御机体所受到的重金属毒害。

关键词: 中华稻蝗 羧酸酯酶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改良剂对油菜生物量及其吸收重金属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三季盆栽试验研究粉煤灰、膨润土、腐殖酸提高油菜生物量,降低油菜Cd、Pb、Cu、Zn浓度的效果。结果表明,膨润土、腐殖酸、粉煤灰的施入提高油菜生物量的效果第二季好于第一、三季。仅考虑对生物量的影响,改良剂效果为膨润土>腐殖酸>粉煤灰。第二季膨润土降低油菜Cd浓度效果较好;第二季粉煤灰、第二季膨润土及第二、三季腐殖酸降低油菜Pb浓度效果较好,3种改良剂均有降低油菜中Pb浓度的效果;3种改良剂均未显著影响油菜中Cu浓度;第二季膨润土降低油菜Zn浓度效果较好。3种改良剂抑制土壤重金属进入油菜的效果不同,应用时可根据改良剂特点适时施入土壤,充分发挥改良剂吸附、固定重金属的作用。

关键词: 粉煤灰 膨润土 腐殖酸 重金属 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泡石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连续三季盆栽试验研究海泡石提高油菜生物量,降低油菜Cd、Pb、Cu、Zn浓度及土壤Cd、Pb、Cu、Zn有效态浓度的效果。结果表明:海泡石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三季油菜的生物量,适量的海泡石可降低油菜中Cd、Pb、Cu、Zn浓度及土壤Cd、Pb、Cu、Zn有效态浓度。海泡石降低油菜中重金属浓度效果,第一季,Zn>Pb>Cd>Cu,第二季,Pb>Zn>Cd>Cu,第三季,Zn>Cd>Pb>Cu;降低有效态浓度的效果,第一季,Cd>Cu>Pb>Zn,第二季,Cu>Cd>Zn>Pb,第三季,Pb>Cd>Cu>Zn。因此,海泡石可用于土壤改良,提高油菜生物量,降低油菜中Cd、Pb、Cu、Zn浓度及土壤中Cd、Pb、Cu、Zn有效态浓度。海泡石降低油菜中重金属浓度总效果为Zn>Pb>Cd>Cu;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态浓度总效果为Cd>Cu>Pb>Zn。

关键词: 海泡石 油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晚熟大白菜新品种‘惠白88’

园艺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惠白88’是由自交不亲和系0301-2-8-8 与自交亲和系 0419-10-4-4 配制而成的中晚熟大白菜一代杂种,生长期 88~90d。生长势强,株高68~70cm,开展度65cm 左右,外叶较直立,深绿色,叶面稍皱,帮浅绿色。叶球高桩直筒形,稍拧抱,球高63~65cm,球横径14~15cm,球形指数4.3,结球紧实,单球质量3.0~3.5 kg;纤维少,口感好,品质优;耐贮藏,不易抽薹。高抗病毒病、黑腐病、软腐病, 抗霜霉病。净菜产量86.75~93.38 t · hm-2,适宜在山西、北京、河北、天津、山东、辽宁等地秋季作中晚熟大白菜种植。

关键词: 大白菜 中晚熟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