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核麦间作模式下密度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新冬40号为材料,于2016~2017年在核麦间作田,设置5个密度分别为450×103株/hm2(M1),525×103株/hm2(M2),600×103株/hm2(M3),675×103株/hm2(M4),750×103株/hm2(M5),研究核桃不同冠区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及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对密度的响应.[结果]随着密度的增大,冠下区冬小麦旗叶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产量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远冠区,小麦旗叶的Pn、Tr、Gs和产量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规律,各指标基本在M2处理达到最大,且冠下区各密度处理冬小麦旗叶Pn、Tr和Gs均低于相应远冠区.籽粒产量,冠下区M1(450×103株/hm2)处理最高为3212.19 kg/hm2,远冠区M2(525×103株/hm2)处理最高为3911.12 kg/hm2.[结论]在核麦间作模式下,冠下区冬小麦应采取稀播,密度应控制在450×103株/hm2以内,远冠区冬小麦适宜密度为525×103株/hm2.

关键词: 核麦间作;密度;冬小麦;光合特性;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有机肥替代化肥对棉花生长性状、产量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影响棉花生长性状和产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以不施肥和无机复混肥为对照,研究化肥有机替代比例(20%、40%、100%)对棉花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生育时期,棉花株高、叶片数、SPAD值、茎粗以及棉花产量变化规律一致:T5与T1处理差异不显著,T1、T5分别与T2、T3、T4处理差异显著。与无机肥处理(CF)比较,化肥减量20%下施用4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40%下施用800 kg有机肥处理,显著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T3、T4处理棉花产量分别比空白处理(CK)增产27.70%、21.75%。【结论】有机肥配施化肥可以达到化肥减量、棉花增产的效果。

关键词: 棉花 有机肥 化肥 生长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种梨果实发育过程中酚类物质及其抗氧化能力分析

食品科学 2021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进一步了解新疆主要栽培品种梨生长发育期果实酚类物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变化规律,选取‘库尔勒香梨’‘早酥梨’及其杂交后代‘新梨7号’果实为试材,对其总酚、总黄酮、酚类物质含量以及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梨果实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总体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花后50 d‘早酥梨’果实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分别达23.10、32.25 mg/g和29.12μmol/g;花后80 d,‘早酥梨’果实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达80.74μmol/g。不同生长发育期同品种梨果实的酚类物质含量均存在明显差异,果实中的熊果苷、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槲皮葡萄糖苷、山柰酚-3-O-葡萄糖苷含量总体逐渐降低,其中熊果苷含量最高,平均值为5 797.82μg/g,其次是绿原酸含量,平均值为1 781.02μg/g。梨果实中总黄酮、总酚、熊果苷、儿茶素、绿原酸、表儿茶素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3种梨幼果期(花后50 d)酚类物质及抗氧化能力较高,‘早酥梨’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均比‘库尔勒香梨’和‘新梨7号’高。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早酥梨’ ‘新梨7号’ 生长发育期 抗氧化能力 酚类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库尔勒香梨园土壤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的关系

果树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库尔勒香梨园土壤锰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之间的关系,为建立库尔勒香梨优质高产的土壤养分管理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25 a树龄库尔勒香梨园树体冠幅内(离树干1.00 m)、冠幅边缘(离树干2.00 m)、冠幅外(离树干3.25 m)对土壤进行采样,测定分析不同取样点0~60 cm土层微量元素锰的全量、有效量及土壤pH,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方法和Pearson相关分析法,研究分析香梨园土壤锰的分布特征及其有效性与土壤pH的关系。【结果】25 a树龄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全锰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不同取样点且不同土层间没有显著差异。整个香梨园土壤有效锰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并且随着土壤剖面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少。虽然在不同取样点(冠幅内、冠幅边缘、冠幅外)土壤有效锰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0~20 cm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显著高于20~60 cm土层土壤有效锰含量,说明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微量元素锰的分布具有层次性和典型的表聚性。土壤有效锰含量与土壤pH之间存在极显著(p <0.01)的线性负相关关系,即土壤微量元素锰的含量随着pH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结论】在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管理中,应根据果园土壤养分的分布特征及有效性,进行合理施肥和田间管理,建议施用生理酸性肥料或者增加有机肥的使用量来调节土壤pH,提高土壤锰的有效性,以此实现库尔勒香梨园土壤养分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土壤微量元素锰 土壤pH 养分分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杏'苏勒坦'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中国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苏勒坦’杏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变化的研究,明确判定杏果实成熟度的品质指标,为杏果实的合理采收提供依据。以新疆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早熟杏‘苏勒坦’为试验材料,将果实发育期分别为盛花期后50、53、56、59、62 d的果实,划分为Ⅰ~Ⅴ级成熟度,分别测定杏果实品质,分析判定果实成熟度的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苏勒坦’杏成熟度Ⅰ级(50 d)、Ⅱ级(53 d)、Ⅲ级(56 d)、Ⅳ级(59 d)和Ⅴ级(62 d)的果实,果皮颜色分别为绿色、绿黄色、黄绿色、黄色、橙黄色,随着果实发育期的加长,由绿色转变为黄绿色,再转变为黄色,逐渐呈现出其固有的橙黄色;各级的果实硬度逐渐降低,果实逐渐变软,Ⅰ级果实硬度(7.23 kg/cm2)是Ⅴ级的1.84倍;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均逐渐增加,其Ⅴ级果实分别是Ⅰ级的1.40、1.74、3.88倍,果个逐渐变大,甜味逐渐增加。‘苏勒坦’杏在5月21日(盛花期后56 d左右)至5月27日(盛花期后62 d左右)之间均可采收,果实色泽表现为黄绿色、黄色、橙黄色,果实色度值明亮程度L*值为66.13~68.12、a*值为2.29~13.62、b*值为48.36~52.34,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4.24%~16.80%,固酸比为7.19~17.14。在成熟度Ⅲ级采收的果实,适用于出疆及疆内的远距离销售(托克逊县至深圳、上海、北京等地,以及托克逊至喀什、乌鲁木齐、阿克苏等地)。结合品质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可判定,在实际生产中可依据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等便于操作的主要指标来确定杏果实的成熟度。

关键词: 早熟杏 ‘苏勒坦’ 果实发育 果实品质 采收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特征参数优选的土壤盐分含量建模及其验证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维度光谱变换下土壤盐分反演模型及其验证。【方法】以博斯腾湖西岸湖滨绿洲为研究区,面向ASD高光谱数据,利用17种一维数学变换光谱和3种二维变换光谱指数,分别与实测土壤盐分进行相关分析,得到0.01显著性检验水平下初步优选的光谱特征参数,基于VIP准则选入最佳自变量实现PLSR模型构建,进行精度验证。【结果】研究区干季土壤平均反射率随含盐量的增加而高于湿季土壤平均反射率,尤其体现在590、800、1 810、2 150 nm处;17种一维单波段光谱变换中,对数倒数的一阶微分(1/lgR)变换与土壤盐分含量相关性最好,峰值敏感波段为1 083 nm,相关系数绝对值|r|最高达0.63;3种二维两波段光谱变换中,归一化光谱指数NDSI(R1 780,R1 742)与土壤盐分含量相关性最好,相关分析决定系数R2最大值为0.57;基于特征归一化光谱指数结合VIP准则进行自变量筛选的PLSR估算模型效果最佳,土壤盐分建模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V2达0.77,均方根误差RMSEV为0.64 g/kg,相对分析误差RPD为2.11。【结论】利用归一化光谱指数NDSI建立PLSR高光谱模型可有效地对研究区土壤盐分进行定量估算。

关键词: 土壤盐分 光谱变换 特征参数 偏最小二乘回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甜菜品种SPAD值与块根产量及含糖率的相关性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58个甜菜品种块根膨大期和糖分积累期的叶绿素SPAD值变化规律及其与含糖率及块根产量的相关性,为甜菜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利用SPAD-502 PLUS便携式手持叶绿素仪,测定甜菜膨大期和糖分积累期相对叶绿素含量,并于成熟后,测量甜菜含糖率和各小区甜菜块根产量,计算产糖率。【结果】甜菜叶绿素SPAD值与含糖率及块根产量具有不同程度相关性,其中叶绿素SPAD值与含糖率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0.591;叶绿素SPAD值与产量存在相关,相关系数0.279;含糖率与块根产量存在负相关,相关系数-0.413。【结论】在甜菜栽培品种选择上,选择块根产量指标优于含糖率指标,提高块根产量是提高甜菜产糖量的主要途径,叶绿素SPAD值可作为参考选择指标。

关键词: 甜菜品种 叶绿素SPAD值 含糖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混合盐碱对棉花幼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棉花幼苗在混合盐碱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耐盐响应机制。【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研究对象,将NaCl、Na2SO4、NaHCO3和Na2CO3 4种盐按不同比例混合进行人工模拟混合盐胁迫条件,以碱性盐比例逐步增大的顺序分成A、B、C、D、E 5组不同浓度处理。【结果】棉花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盐碱比例、盐碱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且盐碱比例与盐碱浓度的交互作用对棉花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影响呈极显著相关;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大脯氨酸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在200 mmol/L下含量达到最大;在B处理下(NaCl、NaHCO3)随着浓度的增大脯氨酸含量增加的趋势明显大于其他处理,且在150、200 mmol/L下含量差异较小;在C处理下(含有NaCl、Na2SO4、NaHCO3、Na2CO3),在浓度为25 mmol/L下,叶片的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其随着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增加幅度明显降低;丙二醛、可溶性糖变化趋势与游离脯氨酸变化趋势相似,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幅度较小;且差异不显著。【结论】棉花幼苗叶片渗透调节物质与盐碱比例、盐碱浓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且盐碱比例与盐碱浓度的交互作用对棉花幼苗叶片的渗透调节物质影响呈极显著相关,在同一种混合盐处理下,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随着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增加幅度较小,但在同一盐浓度不同盐碱比例中差异显著,混合盐碱胁迫下棉花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是评价棉花耐盐性的主要渗透调节物质。

关键词: 混合盐碱 棉花幼苗 渗透调节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发酵物料对牛羊粪堆肥腐熟效率的影响

农业科技通讯 2021

摘要:为了探讨添加不同物料对牛羊粪堆肥腐熟的影响,本研究将等量的菌棒、短棉秸秆、杂草3种物料与牛羊粪进行好氧堆肥发酵,通过判断不同处理对堆肥发酵温度、pH、C/N、种子发芽指数、有效养分的影响,筛选最佳物料配比.通过试验发现,从堆肥腐熟时间和温度分析,添加杂草优于棉花秸秆优于菌棒;从堆肥养分分析,添加菌棒优于短棉秸秆优于杂草.

关键词: 菌棒;短棉秸秆;杂草;牛羊粪;堆肥腐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NaCl胁迫下不同铵、硝配比对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减轻盐分胁迫对小麦幼苗伤害的影响.[方法]采用水培方法,研究NaCl胁迫下不同铵、硝配比对小麦苗期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在盐分胁迫和非盐分胁迫条件下,相对于纯硝营养,增铵营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小麦生物量,提高小麦叶片抗氧化酶(SOD、POX和APX)活性,减轻盐分胁迫所导致的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提高植物的抗逆境胁迫能力.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小麦叶片质膜透性显著增大,而根系活力、SOD、POX和APX活性则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显著降低(P<0.05).[结论]增铵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对植物抵御盐分胁迫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盐分的毒害作用.

关键词: NaCl;铵硝配比;小麦;抗氧化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