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钾肥与有机肥配施对兰州百合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

摘要:兰州百合是甘肃著名特产,在适种区农民脱贫致富中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兰州百合产量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本研究采用裂区试验设计,探讨了不同钾肥和有机肥施肥水平对兰州百合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钾肥及有机肥合理配施可极大提高兰州百合的产量并增加经济效益;在9个处理组合中,以钾肥240kg/hm~2、有机肥12000kg/hm~2的处理中百合产量最高,达到8082.52kg/hm~2,经济效益为7.55万元/hm~2,但与钾肥150 kg/hm~2、有机肥12 000 kg/hm~2的处理组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从降低化肥使用量的趋势来说,本研究推荐后者作为兰州百合最佳施肥量.

关键词: 兰州百合 钾肥 有机肥 产量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贮藏温度对乌龙头品质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以天水市张家川县人工驯化栽培的乌龙头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乌龙头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0~2℃低温贮藏可有效延长乌龙头贮藏期,保持乌龙头品质,其保鲜效果优于2~4、4~6、6~8℃,可显著抑制乌龙头腐烂与失重,提高感官品质,维持乌龙头叶绿素含量和Vc含量.

关键词: 乌龙头 贮藏 品质 温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禾生指葡孢霉的遗传多样性及对苗期青稞的致病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在青藏高原及周边高海拔地区,青稞是当地唯一的小禾谷类粮食作物,也是主要饲草来源。穗腐病是近年来仅在青藏高原青稞种植区发现的一种新真菌病害,病原菌为禾生指葡孢霉(Dactylobotrys graminicola),它能侵染多种麦类作物及禾本科杂草,给青稞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挑战。【目的】研究禾生指葡孢霉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以及对寄主种子萌发的影响,揭示该病原菌的流行传播、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以及初侵染菌源,为病害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从病害流行区采集病株标本,并从典型病穗组织分离禾生指葡孢霉菌株27个,依据无性世代形态特征加以鉴定,分离获得菌株的单孢培养物,提取基因组DNA。利用SRAP分子标记分析禾生指葡孢霉的全基因组多态性,获得菌株特异性分子标记;利用LSU和Rpb2保守遗传位点比较禾生指葡孢霉与其近缘种属的进化关系;将禾生指葡孢霉分生孢子悬浮液与未萌发或发芽后的青稞种子共培养,分析其对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的影响。【结果】选用14对SRAP引物组合进行穗腐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平均一对引物扩增产生90个多态性条带;平均每个穗腐病菌株1.4个特异分子性标记,分离自小麦的菌株Z 13008特异性标记最多(7个),而对照菌株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具有20个特异性标记。禾生指葡孢霉的地域分布与其遗传多样性缺乏明显相关性。在鉴定的菌株中,仅有分离自小麦(Z13008)、黑麦(Z 13024)和2个分离自青稞的菌株(Z 13013和Z 13006)的遗传多样性与其他菌株差异较大,说明病原菌群体的遗传变异水平较低。利用20个分子标记编制DNA指纹二叉式分类检索表,可鉴定21个禾指葡孢霉菌株。系统进化分析揭示禾生指葡孢霉与丛赤壳属真菌遗传距离较近。青稞种子萌发前接种处理对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在萌发后共培养处理能明显抑制幼苗根系生长,导致根系变为浅褐色,但对幼苗植株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与近缘种禾谷镰孢相比,禾生指葡孢霉群体内基因组DNA多态性较低,而且其遗传变异与寄主种类密切相关。禾生指葡孢霉致病性较弱,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大麦 青稞 禾生指葡孢霉 穗腐病 SRAP 遗传多样性 指纹检索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3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20

摘要:大豆新品种陇中黄603是以晋大70为母本、中作98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大豆区域试验,2 a平均折合产量2 966.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2.88%.2018年参加甘肃省大豆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3 131.7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豆2号增产14.20%.该品种高产、品质优,抗旱、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籽粒含蛋白质(干基)417 g/kg、脂肪(干基)193.1 g/kg.适宜在甘肃省河西灌区、沿黄灌区、陇东和陇南地区种植.

关键词: 大豆 新品种 陇中黄603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干旱区氮肥运筹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施肥方式不当是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氮肥减量后移和有机肥替代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影响,可为该区玉米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依托4年大田定位试验,设置3个处理,即肥料全部基施(CK)、减氮15%且在抽雄期追施(RN)、30%的化肥以有机肥替代且在抽雄期追施(RNM),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耗水特性、生长发育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方式对玉米水肥利用效率和产量有显著调控作用,并与降雨年型密切相关。欠水年和平水年,RN花前耗水量较CK降低16.1%~18.8%,花后耗水量提高18.0%~22.2%;RNM花前、花后耗水量均与CK差异不显著。丰水年,RN和RNM花前耗水量分别较CK降低16.7%和6.3%,花后耗水量分别增加11.4%和29.7%。与CK相比,RN显著提高了追肥后玉米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花后生物量增加15.6%~44.9%,穗长、穗粒数、穗粒重和百粒重显著提高,产量增加9.8%~17.0%,水分利用效率(WUE)提高6.3%~21.4%,肥料偏生产力(PEP_T)、氮素偏生产力(PEP_(TN))、磷素偏生产力(PEP_(TP))和钾素偏生产力(PEP_(TK))均显著提高。综上,RN能显著提高不同降水年型下玉米花后耗水量和SPAD值,增加花后生物量,优化穗部性状,使产量、水肥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为半干旱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水肥高效利用的有效肥料管理模式。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氮肥减量后移 有机肥替代 水肥利用效率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15种(系)马铃薯的营养品质

食品工业科技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分析东乡族自治县15个马铃薯品种(系)的主要营养品质,对该地区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粗淀粉、粗蛋白、还原糖、维生素C、钾和锌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法对各品种(系)马铃薯块茎主要营养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营养品质在不同品种(系)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还原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5.5%,钾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7.5%;主成分分析表明参试马铃薯品种(系)的营养品质指标可以用4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9.592%)来表示;根据隶属函数分析法得到参试马铃薯品种(系)的主要营养品质从好到差依次为:陇薯14号>庄薯3号>陇薯11号>天薯13号> L08104-12>天薯11号>定薯4号>定薯3号>定扶引4号>民薯2号>天薯12号> L0529-2>青薯9号>陇薯10号> L0109-4。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后期开展马铃薯加工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消费者选择所需的马铃薯品种提供指导。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系) 营养品质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法 营养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种衣剂对甘肃省小麦散黑穗病防治效果

农药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5种种子包衣剂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治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于2019年在民乐县,采用播种前种子包衣处理,进行田间试验.[结果]供试种子包衣剂对小麦出苗安全,对小麦散黑穗病的防效在90.15%~97.78%之间,增产幅度在9.39%~13.05%之间.其中27%苯醚·咯·噻虫FS和15%吡·福·烯唑醇FS防病、增产作用更为显著,防效、产量和增幅分别为97.78%、8340.74 kg/hm~2、13.05%和95.93%、8200.00 kg/hm~2、11.20%.[结论]建议生产中选用27%苯醚·咯·噻虫FS和15%吡·呋·烯唑醇FS,进行种子包衣防治小麦散黑穗病.

关键词: 小麦散黑穗病 种衣剂 防效 甘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冰水混合物结合溶菌酶对菠菜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改善兰州高原夏菠菜的贮藏品质,本实验研究了常温水(CK)、1 g/L溶菌酶、2.3 mg/L臭氧水及冰水混合物结合溶菌酶4种处理对菠菜贮藏期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水+溶菌酶处理能使菠菜保持较高VC、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酸水平和硝酸还原酶、过氧化物酶活力,减缓草酸、硝酸盐、亚硝酸盐的形成,贮藏期间平均色差?E分别比1 g/L溶菌酶、2.3 mg/L臭氧水及CK组高14%、17%和30%,在贮藏第8天时,CK叶绿素含量比冰水+溶菌酶组低66%,贮藏第10天时,CK组的VC含量比冰水+溶菌酶组低35%,叶酸损失率仅为CK组的一半,硝酸盐、亚硝酸盐积累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综上,冰水+溶菌酶处理很好地保持了菠菜贮藏期的品质,能延长菠菜货架期,使其具有良好的商品价值.

关键词: 冰水混合物 溶菌酶 结合处理 菠菜 品质 硝酸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垦旱地土壤快速培肥技术规程

甘肃农业科技 2020

摘要:从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培肥原则、培肥技术、培肥期限等方面规范了新垦旱地土壤快速培肥技术规程.

关键词: 旱地 新垦农田 土壤 培肥技术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直播党参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

北方园艺 2020 北大核心

摘要:传统旋耕不能打破土壤犁底层,影响党参根系下扎,限制党参产量和商品属性的提高。立式深旋耕作技术能打破犁底层,降低土壤容重,提高有效含水量,提高土壤蓄存和供应水分能力,改善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有利于党参根系发育和生长,显著促进块茎发育,提高产量和商品性。因此,将立式深旋技术应用在党参栽培中,将对西北旱作区中药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现有的党参栽培技术以种苗移栽较多,党参直播技术可省去移栽时的劳力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在近年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该研究提出了旱地直播党参立式深旋耕作栽培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因此,重点介绍该项技术的操作要点和关键环节。

关键词: 旱地 直播党参 立式深旋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