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桑树种质资源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172个桑树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0对SSR引物在172份材料中共检测出了67个等位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6.7个等位变异,其中多态性标记为66个,多态性比率为98.51%。利用种间的遗传相似性系数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个种分为三类,白桑、鲁桑、广东桑可聚为一类,山桑、瑞穗桑各为一类。其中白桑与鲁桑的亲缘关系最近,相似性系数为0.9935,山桑和瑞穗桑的亲缘关系最远,相似性系数为0.6866,这一结果与桑树形态学的分类结果大体一致。
关键词: 桑树 种质资源 简单重复序列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_1系基础群的组建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引进的SPF级美系大白猪和原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系的基础上,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效、抗逆性强的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1系基础群。建立了共7个血统、14头公猪、80头母猪的品系选育基础群,基础群初产母猪产仔数9.61头/窝,达100kg体重日龄为175.04d,达100kg体重活体背膘厚9.48mm,公猪间平均亲缘系数0.0179,母猪间平均亲缘系数0.0213,群体平均亲缘系数0.0192,美系大白猪氟烷敏感基因频率0.0625。基础群遗传基础广泛,基因来源丰富,为新品系选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中国瘦肉猪新品系SⅡ1系 基础群 组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化施氮下稻-麦轮作体系氮肥氨挥发损失研究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密闭室连续通气法研究了优化施氮下湖北稻-麦轮作体系农田氨挥发损失。结果表明,肥料氮素氨挥发损失量随施肥量增加而增加。施肥处理小麦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 11.37~17.05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4.75%5~.43%,氨挥发峰值大约发生在施肥后的第35~d,肥料氨挥发过程持续71~0 d;水稻季氨挥发损失量为N32.506~2.82 kg/hm2,肥料氮氨挥发损失率为8.24%1~9.38%,氨挥发峰值大约发生在施肥后的第23~d,氨挥发过程持续57~d。水稻季和小麦季氨挥发之间差异显著,整个稻-麦轮作体系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水稻季,约占整个轮作体系的74.08%7~8.65%。同习惯施氮相比,基于作物阶段氮素吸收增加追肥比例和施肥次数的优化施氮能有效减少肥料氮的氨挥发损失。
黔北烤烟不同起垄及地膜覆盖方式保水效果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黔北烤烟不同起垄及地膜覆盖方式的保水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单行垄和双行平垄,全生育期盖膜相对于团棵期揭膜不利于雨水向土壤补充,揭膜与否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影响不明显;对于双行凹垄,全生育期盖膜相对团棵期揭膜有利于水分向垄体内补充,有利于保水,对烤烟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团棵期揭膜的条件下,双行平垄保水效果和经济性状表现最好;在全生育期盖膜条件下,双行凹垄的集雨和保水效果最好,其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均明显好于其他起垄方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小麦种植模式下长期定位施肥土壤氮的垂直变化及氮储量
《生态环境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的施肥方式对土壤全氮变化及氮储量的影响,1981年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南湖试验站设置了施用有机肥与化肥的长期定位田间试验,2006年水稻收获后田间取样分析每个处理不同土层的全氮含量与氮储量。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单施化肥与单施有机肥0~20cm土层土壤的容重下降,化肥添加有机肥比相应的单施化肥的容重要低一些。除了对照之外,其它处理都是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高于其它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0~2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最高。除了氮磷钾肥配施过量有机肥处理外,化肥配施有机肥处理土壤的全氮含量都高于单施化肥或单施有机肥处理,20~4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具有相似的规律。在0~20cm土层,与对照相比,单施氮肥及氮磷肥不能增加土壤全氮储量,但是化肥配施有机肥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单施氮磷钾肥及单施有机肥也能够增加土壤全氮的储量。在0~20cm土层,氮肥配施有机肥处理的土壤全氮储量最多,达8.82t·hm-2,而氮肥处理的氮储量最低,仅为5.38t·hm-2。在100cm深度,与单施化肥及单施有机肥相比,化肥配施有机肥都增加了土壤全氮的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甲基溴消毒对番茄温室土壤食物网的抑制
《生态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甲基溴熏蒸作为一种控制土传病害的技术,不仅对大气臭氧层有破坏作用,而且对土壤中的有益生物也有不利影响。2005—2006年,对山东省寿光市番茄温室土壤进行甲基溴(50g/m2)熏蒸,调查甲基溴熏蒸对土壤食物网结构和功能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基溴熏蒸显著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及微生物生物量N,减少了原生动物(鞭毛虫、纤毛虫、肉足虫)、线虫(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食植物线虫、杂食性线虫)及螨类的丰度。在整个番茄生长期间,与对照相比,微生物生物量C、微生物生物量N、原生动物总丰度、线虫总丰度、螨总丰度分别下降了45.9%、44.8%、9.5%、93.6%、89.5%。熏蒸后,土壤食物网功能群数目、联通度、食物链最大长度和平均长度均降低。由此可见,甲基溴熏蒸后抑制了土壤中的生物,使整个食物网结构更简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