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大果水晶梨幼树产量与植物学性状的相关及回归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果水晶梨(Pyrus pyrifolia Nakai cv Suisho)的早果、丰产性与植物学性状关系密切。试验对五年生至六年生幼龄大果水晶梨树的产量与其株高、冠径、干周、树冠体积、总枝数等植物学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树冠体积、结果枝数、短果枝数、总枝数、坐果数与产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冠径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通过逐步回归,建立了梨树植物学性状与其产量因素的最优多元回归方程。另外,对植株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做进一步分析后表明,坐果数小于125时,与产量呈正相关;当坐果数大于125时,与产量呈负相关。试验分析并总结出了大果水晶梨幼树的丰产树体结构。

关键词: 幼树 产量 相关 回归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型产气荚膜梭菌不同菌株交叉免疫保护力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C型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59-2、C59-37和C59-383种菌株分别制备成灭活疫苗,分别免疫小白鼠和家兔,2周后分别用不同菌株的致死性毒素进行攻击。结果表明,C型产气荚膜梭菌不同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小白鼠和家兔后,可使小白鼠和家兔能抵抗其他菌株致死性毒素的攻击,小白鼠保护数在7/8以上,家兔保护数也均在3/4以上。说明C型产气荚膜梭菌不同菌株之间具有较好的交叉免疫保护作用。

关键词: C型产气荚膜梭菌 不同菌株 交叉保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北省稻田福寿螺的发生规律、危害及防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福寿螺在湖北省英山县的发生规律、危害情况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福寿螺在英山地区1年发生1代,以水稻和杂草为食,冬季在土壤内及温泉中越冬。福寿螺对水稻危害最严重的时期为水稻的营养生长阶段,即水稻移栽后至孕穗期。水稻受害的程度与福寿螺的卵块数量、幼螺及成螺的数量呈正相关。化学防治结果表明,5种试验药剂均对水稻福寿螺表现出很好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福寿螺 发生规律 危害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甘膦作为棉花杀雄剂应用研究初报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杂交棉人工去雄杂交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导致棉花花粉败育的草甘膦可作为化学杀雄剂使用。为得到杂交棉制种期母本全株雄性不育性状,以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喷施抗草甘膦棉花品系。结果表明,10%草甘膦100倍液可得到母本全株雄性不育性状。

关键词: 草甘膦 杀雄剂 棉花杂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半消化-悬浮液原子吸收法测定蘑菇中的微量元素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非完全湿消化法与悬浮液进样技术相结合处理样品,原子吸收法测定蘑菇中的微量元素。测定结果与湿消化法一致,2种方法的RSD值≤5.0%,F检验表明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用非完全湿消化-悬浮液进样法取代湿消化法进行样品前处理,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蘑菇中的微量元素是可行的,简便、快速、准确。

关键词: 原子吸收光谱法 非完全湿消化法 悬浮液进样 蘑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丹江口库区玉米和水稻氮合理用量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丹江口库区玉米和水稻的氮合理用量。结果表明,在施用90kg/hm2P2O5和135.0kg/hm2K2O基础上,玉米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76.4kg/hm2和236.2kg/hm2;在施用90.0kg/hm2P2O5、75.0kg/hm2K2O和3.0kg/hm2大粒锌基础上,水稻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佳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13.8kg/hm2和189.6kg/hm2;当玉米施氮量为225.0kg/hm2时,比不施氮增产35.8%,氮肥产投比、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4.90、11.4kg/kg和29.9%,玉米氮吸收总量为174.9kg/hm2,养分吸收量之比为N∶P2O5∶K2O=1.00∶0.51∶1.01;当水稻施氮量为180.0kg/hm2时,比不施氮增产28.5%,氮肥产投比、农学效率和表观利用率分别为5.67、12.1kg/kg和39.1%,水稻氮吸收总量为156.1kg/hm2,养分吸收量之比为N∶P2O5∶K2O=1.00∶0.34∶1.20。

关键词: 玉米 水稻 氮用量 产量 经济效益 氮农学效率 氮表观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用鹌鹑不同配套系生产性能对比试验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神丹蛋用鹌鹑(Coturnix coturnix Linnaeus)配套系的生产性能为研究目标,通过与南京农业大学、台湾省、湖北省等地3个蛋用鹌鹑配套系的对比,进行了生产性能的试验。结果显示,神丹鹌鹑经过4个世代的育种后,其蛋重、体重等性状的均匀度较好,14周龄的产蛋率能够达到80%以上,并能够很好地维持,其产蛋率在16、18、20周龄时都高于80%,与其他3个配套系差异显著(P<0.05)。神丹鹌鹑20周龄的个体产蛋数达到了73枚,与其他3个配套系的差异达到了极显著的水平(P<0.01);并且料蛋比为2.70∶1,优于其他3个配套系,但是差异没有达到显著性水平。4个蛋用鹌鹑配套系的健雏率都在93%以上,但是在受精率和受精蛋的孵化率上,神丹鹌鹑较南京农业大学蛋用鹌鹑配套系低,说明神丹鹌鹑在这2个性状上还有提升的空间。

关键词: 蛋用鹌鹑 配套系 生产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青”工艺改善夏秋绿茶品质的研究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利用工艺技术降低夏秋绿茶苦涩味是业内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通过摊青、摇青和杀青(简称"三青")工艺,改变夏秋绿茶主要品质成分,提高夏秋茶品质。结果表明:适度摊青(环境温度20℃、时间8~12 h)、借鉴乌龙茶工艺适当摇青(摊放2 h+摇青1 min+摊放4 h+摇青1 min+摊放2 h)和采用滚筒杀青均能有效促进鲜叶中蛋白质、黄酮苷类水解,增加氨基酸、非酯型儿茶素含量,减少酯型儿茶素含量,可明显改善夏秋绿茶品质。

关键词: 夏秋绿茶 摊青 摇青 杀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具有生物活性的酰肼衍生物的研究进展

有机化学 2010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酰肼衍生物不仅是重要的有机合成结构单元,而且具有优良的生物及生理活性,该类化合物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前景.综述了近年来含酰肼结构单元化合物在医药和农药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酰肼 生物活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产磷酸吡哆醛转移酶微生物菌株的筛选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筛选产磷酸吡哆醛转移酶微生物菌株,应用微生物产生的磷酸吡哆醛转移酶转化生产磷酸吡哆醛,以焦磷酸为磷酸基团供体磷酸化吡哆醛合成磷酸吡哆醛,采用HPLC法检测反应液,紫外吸收波长388nm,出峰时间为1.75min。得到1株转化效率较高的菌株C2-300,其转化效率达到64μg/mL。

关键词: 磷酸吡哆醛转移酶 微生物菌株筛选 焦磷酸 磷酸吡哆醛 HPLC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