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2719条记录
CIMMYT高降雨量区小麦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和抗性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选择适应湖北省等高降雨量区小麦新品系或中间育种材料,对引进的16份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CIMMYT)高降雨量区小麦种质资源进行了生育期和简单农艺性状的调查,并对其中的9份种质进行了多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与湖北省大面积主栽品种郑麦9023相比,供试种质的拔节期平均提前4d,抽穗期推迟8d,成熟期推迟1d,成穗率、穗粒重和千粒重较低,株高和穗粒数较高;供试种质对条锈病的抗性最好,其次是赤霉病和白粉病,赤霉病抗侵染性比抗扩展性好。筛选出免疫或高抗条锈病种质7份;4份赤霉病抗侵染种质中有1份高抗侵染、中抗扩展;1份种质高抗白粉病,没有发现纹枯病抗性种质。

关键词: 小麦种质资源 高降雨量区 农艺性状 抗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江流域小麦地方品种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发掘可供湖北省小麦育种利用的优异遗传资源,以长江流域的477份小麦地方品种为材料,对其农艺性状表现进行考察和分析,并对不同生态区之间小麦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江流域小麦品种农艺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植株总体偏高,平均为122.10 cm,变幅为67~160 cm,变异系数达15.14%;小穗数较少,平均为19个,变幅为11~28个,变异系数为14.13%;穗粒数平均为34粒,变幅为7~62粒,变异系数为25.25%,部分材料穗粒数较多,大于60粒;播种到抽穗平均156 d,变幅为140~175 d,变异系数为4.16%;千粒重水平中等,平均为37.12 g,变幅为15.72~57.66 g,变异系数达21.56%。从这些地方品种中可筛选出一些单一农艺性状优良的材料。多重比较结果表明,7个生态区地方品种的农艺性状间,主穗长、主穗小穗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差异不显著,其余性状差异显著。

关键词: 长江流域 小麦 地方品种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中,微生物修复成本低廉、操作简单、修复效果好,是一类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在当前最具应用前景。对石油污染土壤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评述,并针对该方法的局限性对其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石油 污染土壤 微生物修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水稻培两优537的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湖北省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杂交水稻品种培两优537进行了营养特性与施肥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锌配合,产量最高,每公顷可以达到8148kg,各因子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磷=钾>锌。在实际生产上,培两优537的适宜施肥量推荐为每公顷N150~210kg、P2O545~120kg、K2O90~120kg。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培两优537 施肥 经济施肥量 肥料效应 营养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吸烟和年龄对电子垃圾拆解工人尿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的影响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研究吸烟和年龄对电子垃圾拆解工人尿液中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2''-DEOXYGUANOSINE,8-OHDG)的影响.方法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器(SPE-HPLC-ECD)方法,检测64名电子垃圾拆解男性工人上班前和下班后尿液中8-OHDG浓度.按照吸烟情况和工人的年龄分别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相对于吸烟者(42名),不吸烟者(22名)尿中8-OHDG浓度明显的增高,上班前,不吸烟组的工人尿液中的8-OHDG浓度为(8.25±4.23)μMOL/MOL肌酐,吸烟组工人尿液中8-OHDG浓度为(5.44±1.18)μMOL/MOL肌酐,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1,P=0.42).而在下班后,不吸烟组的工人尿液中的8-OHDG浓度为(43.12±16.19)μMOL/MOL肌酐,大约是吸烟组工人尿液中8-OHDG浓度[(14.82±2.51)μMOL/MOL肌酐]的3倍.经过1 D暴露下班后,吸烟和不吸烟工人尿液中的8-OHDG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按照工人的年龄分组,上班前,19岁~(6名)、20岁~(22名)、30岁~(23名)、40~49岁(11名)组工人尿中8-OHDG浓度分别为(1.86±0.66)、(3.57±0.54)、(8.12±4.10)、(11.39±3.70)μMOL/MOL肌酐,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F=0.98,P=0.41);但经过1 D的暴露,下班后,19岁~、20岁~、30岁~、40~49岁组工人尿中8-OHDG浓度分别为(4.19±2.85)、(19.89±5.26)、(28.89±14.61)、(34.94±12.50)μMOL/MOL肌酐,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1,P=0.03).结论 吸烟对拆解工人尿中8-OHDG浓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尿中8-OHDG浓度随年龄增高而增加.

关键词: 脱氧鸟苷 尿 吸烟 年龄组 电子垃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氮对两个杂交中稻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近年选育的两个杂交中稻品种培两优986和培两优3076为对象,探讨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其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为获得最高产量,培两优3076应在主攻单株有效穗数的前提下增加单穗实粒数,而培两优986应兼顾单株有效穗数和千粒重的增加。

关键词: 杂交中稻 培两优3076 培两优986 氮肥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乙酰度壳聚糖的制备及抗菌活性的测定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高脱乙酰度壳聚糖的均相N-酰化反应,控制摩尔比制备一系列具有不同乙酰度而分子量相近的乙酰化壳聚糖,应用凝胶渗透色谱和光散射联用、电位滴定和傅立叶红外光谱手段表征产物的结构,并测试不同乙酰度壳聚糖的抗植物病原真菌活性,且制备一系列较高乙酰度而重均分子量(Mw)不同的水溶性壳聚糖,考察分子量对其抗菌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g·L-1的酰化壳聚糖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小麦颖枯病病菌、黄色镰刀菌和立枯丝核菌4种植物病原真菌具有明显抗菌性,抗菌性随着乙酰基团的增加而增强,酰化壳聚糖和壳聚糖对葡萄灰霉病病菌和小麦颖枯病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5g·L-1和1.0g·L-1。较高乙酰度的水溶性壳聚糖具有抗菌性,随着重均分子量的下降,对黄色镰刀菌的抗菌性增强,而对其他3种菌的抗性下降。

关键词: 壳聚糖 制备 乙酰度 抗真菌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全蚕粉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含量及其对小鼠血糖浓度的影响

蚕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关键词: 全蚕粉 降血糖 1-脱氧野尻霉素 含量差异 家蚕品种 桑品种 叶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个杂交水稻品种氮肥利用效率的初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湖北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两个水稻品种培两优986和培两优3076为材料,研究了其在中氮和较高氮水平下的氮肥利用率和农学效率。结果表明,在中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相对较高,达27%;而在较高氮水平下,两个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都比较低;在两个供氮水平之间氮肥农学效率培两优986没有差异,而培两优3076则差异明显。

关键词: 培两优3076 培两优986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肥农学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绿微囊藻在不同供磷水平下对砷胁迫的响应

水生生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磷饥饿培养后的微囊藻细胞进行不同供磷水平的五价砷(As(V))暴露实验,考察单一胞外磷变化的情况下As(V)对滇池分离出的铜绿微囊藻FACHB905生长及产毒的影响。结果表明胞外磷浓度变化不会影响铜绿微囊藻对As(V)的耐受阈值(-10-7mol/L)。少磷条件下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0-2.79mol/L,比无磷条件下的IC50(10-5.81mol/L)高3个数量级,并且少磷条件下As(V)与细胞活性位点的结合常数要远低于无磷条件,因此胞外磷在As(V)对微囊藻的毒性效应上具有关键的作用。As(V)对微囊藻单细胞的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毒素产量具有剂量效应。在少磷条件下,As(V)浓度大于10-7mol/L可促进微囊藻FACHB905的胞内产毒量;而在无磷条件下,所有As(V)处理组的胞内产毒量均上升78%左右。由上可知,微囊藻在产毒方面与As(V)具有协同效应,这对于全面了解滇池水华暴发期间毒素的变化规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铜绿微囊藻 微囊藻毒素 五价砷 协同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