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蚕豆锈病的离体叶片人工接种技术研究及微生物源先导化合物筛选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蚕豆锈病由蚕豆单孢锈菌(Uromyces fabae de Bary)引起,是一种常见专性寄生的真菌病害,其侵染和传播方式与大豆锈病(Phakopsora pachyrhiri Syd.)相同,主要以夏孢子传播。因此常作为大豆锈病研究的模式靶标。又因其无法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而基于植株的筛选方式难以适应先导化合物筛选。该文针对蚕豆锈病离体叶片人工接种技术进行了探索,对影响蚕豆锈病侵染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基于离体叶片法筛选的先导化合物筛选方法。采用离体叶片孢子悬浮液喷雾法对1522份真菌固体发酵提取物和放线菌液体摇瓶发酵提取物进行了初筛,筛选出具有杀菌活性的提取物90份。对经过HPLC纯化后的540个组分进行复筛,获得具较高杀菌活性的化合物3个。筛选结果表明该筛选方法能稳定、高效地进行先导化合物筛选。
关键词: 蚕豆锈病 人工接种 先导化合物 杀菌活性 叶片法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野生稻高代回交群体分析水稻农艺性状QTL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用来源于马来西亚的普通野生稻(IRGC-105491)与珍汕97B杂交并回交构建148个株系的高代回交群体(BC2F4),用152个均匀分布的SSR标记构建了分子遗传连锁图,其图谱长为1 342.1 cM,相邻标记间距为8.8 cM。利用该群体检测定位到影响株高、生育期、穗数、穗长及千粒重、粒长、粒宽等农艺性状的27个QTL;在这些QTL中约有59%有利基因来源于野生稻。野生稻中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将为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细菌纤维素发酵技术初步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木醋杆菌1.1812为出发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了木醋杆菌产细菌纤维素的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8%,酵母提取物2%,柠檬酸0.3%,Na2HPO4·12H2O0.2%,KH2PO40.1%,MgSO4·7H2O0.02%,乙醇1%;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5.4,装液量为500mL摇瓶中装100mL发酵液,发酵方式为静置培养。经验证,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在上述发酵条件下,30℃培养6d,细菌纤维素的产量可达0.633g·100mL-1。
关键词: 发酵培养基 细菌纤维素 木醋杆菌1.181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公共风险危机下的动物疫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动物产品安全是当今全世界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论证我国加强动物疫病应急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基础上,深入剖析我国动物疫情防控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我国公共危机下动物疫病应急反应体系建设的思路与措施:设置专门机构,科学制定应急方案,积极应对动物疫病公共风险;加强疫病监控,科学安排扑灭计划;建立一只精干、高效的动物疫病应急体系专业队伍;完善赔偿制度,保障动物疫情应急处理;加强动物出入境检疫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境外疫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杂交中稻新品种两优1528制种技术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介绍了两系杂交稻两优1528父母本的特征特性,提出了组合制种的气候要求、基地的选择、亲本的3期安排、制种的高产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洪山鸡肉质特性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随州湖北同星农业有限公司的放养洪山鸡、笼养洪山鸡与岭南黄鸡为试验动物,比较研究了其肌肉水分、脂肪、氨基酸含量等肉质性状。结果表明,放养洪山鸡公鸡肉样的水分含量(65.37%)显著低于岭南黄鸡(73.77%,P<0.05);放养洪山鸡公、母鸡肌肉脂肪(12.53%和10.80%)均显著低于岭南黄鸡(17.13%和20.27%,P<0.05);放养洪山鸡公鸡肉样的氨基酸总和、缬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岭南黄鸡(P<0.05);放养洪山鸡公母鸡肌肉苏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岭南黄鸡(P<0.05)。放养洪山鸡肌肉中必需氨基酸与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笼养洪山鸡次之、岭南黄鸡最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