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大白猪SⅡ_1系系谱结构及近交程度分析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整理中国大白猪SⅡ1系各世代的系谱资料,系统分析了其近交程度和世代组成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目前中国大白猪SⅡ1系的平均近交系数为1.36%,仍处于较低的水平;近交系数的年增量为0.3342%,群体有效含量为149.61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多糖提取纯化及抗氧化研究
《湖北农业科学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evag法和HCl法研究了灵芝多糖纯化过程中的去蛋白方法,通过不同体积分数乙醇分级醇沉多糖的沉淀量探索了不同来源灵芝多糖的抗氧化性。结果表明,Sevag法和HCl法都可除去灵芝多糖提取液中的杂蛋白,但两种方法的去蛋白效果和多糖损失率差异明显。Sevag法的蛋白去除率(82.41%)高于HCl法(41.60%);同时其多糖损失率(36.03%)也比HCl法(14.41%)大;乙醇分级沉淀灵芝多糖研究表明,40%、65%和80%乙醇沉淀灵芝多糖量比例为0.41∶0.42∶0.17;多糖浓度与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能力呈正相关,且分级沉淀的多糖在等浓度条件下其抗氧化性也显示出明显差异,总的清除能力为80%乙醇>40%乙醇>65%乙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09年我国部分地区禽白血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自2009年年初以来国内一些地区禽白血病流行情况及流行毒株的分子特征,我们从湖北、黑龙江、山东、辽宁、吉林、广东、宁夏、安徽8个省区39个鸡场采集疑似禽白血病病料样品178份,用ALV-A、ALV-B和ALV-J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8个省的35个鸡场的124份病料中检出了ALV-J(69.7%);25份病料中检出了ALV-A(13.9%);7份病料中检出了ALV-B(3.9%)。14个分离毒株env基因氨基酸同源性为84.3%~99%;与J亚群原型毒株HPRS-103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7.3%~98.2%;与其它J亚群env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3%~97.4%。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4个ALV-J分离株分别分属于不同的分支。其中,LJL09DH02分离株与其它分离株及参考毒株的的亲缘关系最远,与HPRS-103的氨基酸同源性仅为87.3%。另外4个分离株的env基因与HPRS-103的氨基酸同源性低于93%,其余9株与HPRS-103的同源性较高(96.6%以上)。该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目前ALV的感染主要以J亚群为主,ALV-A和B同时存在。
镉胁迫下旱柳无性系耐镉性变异及生理变化
《浙江林学院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0个旱柳Salix matsudana无性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水溶液中镉胁迫时旱柳耐镉性性状的遗传特性、耐镉性强弱及叶片生理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水溶液中镉质量浓度为30~60mg·L-1时,旱柳地上部镉质量分数、地上部生物量、根系生物量、地上部镉积累量、根系镉积累量和叶绿素质量分数等6个性状的耐镉性遗传力较高。在此条件下,10个旱柳无性系耐镉性强弱顺序为13号>8号>16号≈18号≈9号>2号≈4号>10号>3号>5号。镉胁迫下,旱柳叶片生理性状变化表现为: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降低、膜透性减少、丙二醛质量分数增加、脯氨酸质量分数变化无一致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SSR分子标记与定位
《核农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技术,对小麦粘类CMS(细胞质雄性不育)的1对近等基因系(NILs)和回交群体(BC’1)进行分析,筛选与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并进行恢复基因定位,以进一步探讨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的遗传机理。结果表明:在18对位于1BS上的SSR引物中,有6对引物在近等基因系间扩增出了稳定的多态性差异;经分离群体验证表明,恢复基因与4对SSR引物的扩增位点Xwmc406、Xbarc8、Xwmc611和Xgwm273有连锁关系,遗传距离分别为2.7、2.8、21.4和26.2cM,这些标记可稳定应用于小麦粘类CMS育性恢复基因的辅助选择;研究还表明,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的育性恢复主要受1BS上的1对主效恢复基因及一些微效基因共同控制;本研究标记出的恢复基因应为Rfv1;上述4个标记与该主效恢复基因Rfv1之间的位置顺序依次为Xwmc406、Rfv1、Xbarc8、Xwmc611、Xgwm27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颗粒特性及消化性比较
《食品工业科技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差示量热扫描仪及体外消化法,对莲藕淀粉的颗粒大小、晶体特性、热特性和消化特性、淀粉水解率和血糖指数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原花青素对莲藕淀粉的消化性有抑制作用。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颗粒由于成熟度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生长期莲藕淀粉X-射线衍射的结果有所差异,其中藕(3)(11月7日提取淀粉)的结晶度最大;莲藕淀粉糊化温度在57℃左右,藕(3)的热焓也较大;加入原花青素的淀粉消化率降低,血糖指数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温州蜜柑设施延迟栽培条件下的果实品质变化
《湖北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兴津温州蜜柑(Citrus unshiu Blanco cv.Okitsu wase)为材料,对设施内外果实的发育和品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露地栽培,设施栽培可使果实的着色延迟;不同灌溉措施中,适度干旱处理的果实品质最好,其可溶性固形物比对照高出了1.3个百分点,可滴定酸下降速度也较其他处理快,比对照低了0.07个百分点,而且葡萄糖和果糖在后期有升高的趋势,而其他处理呈降低趋势。喷施处理中,以醋酸钙+赤霉素处理防治浮皮的效果最为明显,浮皮率可控制在5%以下,比对照低10个百分点。根据试验,柑橘设施栽培的果实一般可以延迟1~2个月采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邻烯丙基苯酚对番茄灰霉病菌全细胞呼吸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Oxygraphy液相氧电极研究了植物源杀菌剂邻烯丙基苯酚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全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显示,邻烯丙基苯酚处理浓度为5、10 mg/L,菌丝细胞的呼吸速率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9.58%和24.56%;处理浓度为150 mg/L,可显著抑制菌丝细胞的呼吸,抑制率达到77.49%,表明邻烯丙基苯酚具有低浓度刺激而高浓度抑制灰霉病菌细胞呼吸的双重影响。用药剂处理萌芽期、非萌芽期的分生孢子,测定呼吸的结果表明,药剂对孢子的呼吸作用效果与对菌丝的相似,但以萌芽期分生孢子最为敏感。以0.01 mol/L琥珀酸钠作为病菌细胞呼吸底物时,10 mg/L邻烯丙基苯酚对病菌细胞的呼吸速率具有抑制作用,而添加0.1 mol/L葡萄糖和0.01 mol/L丙酮酸钠两种底物时却表现出刺激病菌细胞呼吸的作用,表明邻烯丙基苯酚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和氧化底物密切相关。反应液中单独添加呼吸电子传递链特异性位点抑制剂鱼藤酮20μmol/L、嘧菌酯10 mg/L和叠氮化钠0.01 mol/L后,病菌菌丝细胞呼吸均受到显著抑制,抑制率分别为48.94%、33.08%和39.18%。随后再添加10 mg/L邻烯丙基苯酚,不改变这种抑制效果。单独添加旁路氧化酶抑制剂水杨肟酸2 mM不影响病菌菌丝的呼吸,随后再添加10 mg/L邻烯丙基苯酚后,两者协同作用则可显著抑制菌丝的呼吸。
关键词: 邻烯丙基苯酚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细胞呼吸 灰霉病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