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6365条记录
栉孔扇贝三倍体研究进展和展望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栉孔扇贝 三倍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钝顶螺旋藻对不同无机硒的吸收研究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0 北大核心 CSCD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吸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照石臼扇贝养殖水域夏季污染调查分析

海洋环境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98年 7月中旬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石臼扇贝养殖区出现养殖的栉孔扇贝大面积死亡。死亡顺序由岸边开始向里面蔓延 ;死亡程度岸边大于里面 ,个体大的大于个体小的。为弄清扇贝死亡的原因 ,1 998年 8月 ,进行了该水域的环境综合调查。本文报道了污染环境的调查结果 ,COD平均值为 0 98%mg/L ;石油类为6 2 7μg/L ;挥发酚为 1 69μg/L ;悬浮物为 1 0 64mg/L ;Cu为 6 40 μg/L ;Zn为 9 1 3μg/L ;Pb为 4 1 7μg/L ;Cd为 1 40 μg/L ;Hg为 0 0 35μg/L ;As为 0 69μg/L。各污染物浓度与 1 980年调查结果基本一致 ,未出现污染现象 ,说明扇贝死亡与环境污染无关。

关键词: 栉孔扇贝 养殖环境 有机污染 重金属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环境中Ca~(2+)、Mg~(2+)对中国对虾生存及生长的影响

中国水产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正交设计法 ,研究水环境中Ca2 + 、Mg2 + 、Ca2 + +Mg2 + 总量及Ca2 + /Mg2 + 比值对中国对虾生存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中国对虾在水环境中能够生存的Ca2 + 、Mg2 + 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 2 4 .92~ 2 80 .6 6mg/L、34.5~ 344.9mg/L ;(2 )Ca2 + /Mg2 + 比值为 1∶10 ,对中国对虾的生存没有影响 ;(3)中国对虾的生长与Ca2 + 浓度有密切关系 ,其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中国对虾的生长 ,但中国对虾能够在Mg2 + 浓度低至正常海水 1/ 2的水中正常生长

关键词: 中国对虾 Ca2+ Mg2+ 毒性 存活 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花江几种鱼体中汞含量水平的分析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 CSCD

关键词: 松花江 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文气象因子变化对自然海区对虾早期生命的影响

海洋水产研究 2000 CSCD

摘要:利用渤海湾对虾卵子、幼体和幼虾调查资料 ,引用相对成活倍数的概念 ,并选择与对虾早期生命有因果关系的水文气象因子 ,通过相关分析方法分析讨论了水文气象因子变化对对虾早期生命的影响。结果表明 ,6~ 7月盐差、5月中旬产卵场现场水温和黄河径流对对虾早期生命影响较明显

关键词: 对虾卵子幼体 相对成活倍数 水文气象因子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水分扇贝调味干制品保质栅栏的模式及其强度

水产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栅栏效应理论 ,通过设置多个强度缓和的保质栅栏的交互效应 ,阻止微生物的生长发育 ,避免了单一高强度防腐方法对产品感官质量等方面造成的不良影响 ,研究开发的高水分扇贝调味干制品在Aw >0 .90时仍非制冷可贮 ,口感柔软 ,能充分体现扇贝的鲜美风味 ,较好地保持了鲜品的色泽和外观 ,卫生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证 ,经济效益提高。本文探讨了高水分扇贝调味干制品的保质栅栏模式 ,着重对各栅栏因子的强度进行了选择。

关键词: 扇贝 高水分干制品 非制冷可贮 保质栅栏 强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罗氏沼虾饲料脂肪的最适含量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2000 CSCD

摘要:本文报道了罗氏沼虾饲料脂肪最适含量的研究结果。试验饲料是以酪蛋白、鱼粉、糊精和纤维素等为主要原料配制而成的等氮(蛋白质含量37%)、等能(11.9MJ/kg饲料)的半精制饲料,以等量混合的海水鱼油、豆油作为添加的脂肪源,设0、2%、4%、6%、8%、和10%等6种添加浓度。试验动物的平均初始体重为(1.31± 0.03)g,试验周期为40d,期间水温为25.8~30.2℃。结果显示:增重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均以脂肪含量为5.1%~9.0%的3、4、5组饲料最佳,与脂肪含量为1.2%的1组饲料差异显著,但与脂肪含量分别为3.2%和11.1%的2、6组饲料差异不显著。如果考虑到饲料的成本,把罗氏沼虾脂肪的最适含量设定为5%左右是合适的。

关键词: 罗氏沼虾 饲料 脂肪 最适含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泥蚶受精过程的细胞学荧光显微观察

水产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荧光染色剂DAPI己固定的泥蚶成熟卵和受精卵进行染色的方法 ,在显微镜下观察泥蚶受精细胞学过程。通过DAPI的染色 ,在荧光显微镜下可清楚观察到 ,泥蚶的成熟未受精卵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的中期 ,精子入卵后成熟分裂再次启动 ,释放出第一和第二极体 ,完成成熟分裂。部分受精卵的第一极体有极明显的分裂现象。精子入卵的部位是随机的 ,且自精子入卵至成熟分裂完成 ,入卵的精子在形态等方面将发生一系列变化 ,形成雄性原核。雌雄原核形成后均具有极明显的膨大现象。并且在系列的样品中可观察到 ,在雌雄原核联合的过程中具有雄性原核向雌性原核移动的趋势

关键词: 泥蚶 受精 荧光显微观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