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600条记录
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对氮氧化物的抗性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一次性人工熏气试验,分析不同NO2质量浓度处理时(低质量浓度:50μg·m-3、中质量浓度:150μg·m-3、高质量浓度:250μg·m-3)6个典型绿化树种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绿素质量分数、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并对各指标进行综合性评价分析,比较不同树种NO2抗性特征。结果表明:低、中质量浓度NO2对各树种净光合速率、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叶绿素质量分数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NO2则有抑制作用。其中,低质量浓度NO2处理的促进作用最大,3种指标相比对照分别增加3.78%~38.89%、0.24%~1.79%、5.10%~58.27%。低、中质量浓度NO2对各树种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硝酸还原酶活性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处理则抑制。中质量浓度NO2处理的促进作用最大,该处理时这3种指标相比低质量浓度处理时分别增加0.16%~29.56%、2.99%~41.01%、5.62%~60.33%。针叶树种的NO2抗性强于阔叶树种。低质量浓度NO2处理时,白皮松、国槐抗性较强,银杏、栾树中等,旱柳、油松较差;中、高质量浓度NO2处理时,油松、白皮松抗性较强,银杏、旱柳中等,国槐、栾树较差。

关键词: NO2 人工熏气 绿化树种 污染抗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联合收获机轻量级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现有农机装备数字孪生系统开发难度大、配置要求高以及资源占用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轻量级网络的联合收获机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包含物理、虚拟、数据交互、模型计算以及人机交互等多个子系统的实现方法。基于数字孪生的技术特点和联合收获机的作业特性,设计了一种基于JavaScript语言的轻量级数字孪生系统框架。通过采用Solidworks和CMdevelopment kit工具进行数字孪生系统的模型轻量化处理及坐标系整合,实现了在不影响模型精度和功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系统对硬件要求和内存占用量。以雷沃GM100型联合收获机为对象,开发基于轻量级网络的联合收获机数字孪生系统,为联合收获机孪生系统性能分析、实时监控、瞬时计算以及远程操纵提供联合仿真、分析以及验证平台。为验证数字孪生系统性能和功能,开展了孪生系统性能测试及油耗预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更新频率20 Hz下,响应时间在78 ms以内,内存占用量在331 MB以内;性能测试中,系统在运行状态下CPU和GPU的平均占用率分别为17%和30%;即使在高强度操作下,系统帧率仍可保持在75.6 f/s;在正常作业下油耗预测模型平均误差为0.34 L/h,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51%。本系统提供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数字孪生轻量化构建方案。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数字孪生 轻量级 运动逻辑建模 齐次矩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菊黄酮醇合成途径调控因子CiMYB3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现代园艺 2024

摘要:为深入研究菊花CiMYB3转录因子参与调控黄酮醇合成响应非生物胁迫应答提供科学依据,以野菊为材料,克隆了一个MYB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命名为CiMYB3,并对CiMYB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RT-qPCR技术分析了其在低温(10℃)处理下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iMYB3基因编码区长度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编码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36.08 k D,等电点为6.27,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表明野菊CiMYB3是R2R3-MYB SG7成员,多重进化树分析表明,野菊CiMYB3与栽培种‘杭菊’Cm MYB3亲缘关系最近,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野菊黄酮醇合成的调控。此外,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CiMYB3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T-qPCR结果表明,CiMYB3在叶片中的表达量最高;在低温胁迫24 h后,野菊幼苗中CiMYB3显著受到低温胁迫的诱导表达,且在第6天达到峰值。表明菊花黄酮醇合成调控因子CiMYB3参与了野菊低温胁迫的响应,可能在低温调控黄酮醇合成中具有潜在功能。

关键词: 野菊 MYB 转录因子 低温胁迫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OPSIS和耦合协调度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遴选

农业工程学报 202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科学确定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的重点区域是切实发挥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的关键.该研究以山东省乐陵市为研究区,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TOPSIS)构建考虑农田基础设施、耕地地力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状况的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迫切性评价体系,并基于维度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空间特征划定改造提升项目区.结果表明:1)乐陵市已建高标准农田占耕地面积的87.93%,西南和东部地区建设基础较好,南部和中部薄弱;高等地力农田面积较少,分布于中南地区和东北地区;水资源利用状况总体呈现"中部高、北部和南部低"的特征.2)农田基础设施、耕地地力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状况3个维度间的耦合协调度指数为0.41~0.85,高值聚集分布于西南部、东部和东北部,低值聚集分布于南部和西北部,中值交叉分布于中西部和中南部地区.3)基于耦合协调度指数及其空间特征遴选出12个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区,根据指数分级结果从低到高确立为近期(8633.23 hm2)、中期(11004.64 hm2)、远期(9102.62 hm2)建设项目.结合各项目区立地条件和高障碍度、高频率障碍因子,建议围绕资金整合、水源保障、设施配套、地力提升、结构改良等方面分类推进.该方法对于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区域选择以及重点建设方向确定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 高标准农田 改造提升 迫切性评价 耦合协调度 选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副梢成花特性及促进副梢成花的方法

落叶果树 2024

摘要:甜樱桃萌芽率高,成枝率低,生产上发现甜樱桃不仅在一年生枝上能够成花,一年生枝的副梢当年也能形成花芽,且翌年正常开花坐果,果实品质无异。发挥这一特性的作用,可促使甜樱桃幼树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提早丰产。探讨了促进甜樱桃副梢成花的技术措施:在新梢长至15~20 cm时留5~7片叶摘心促发副梢与成花。

关键词: 甜樱桃 新梢 副梢成花 摘心 花芽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形势下智能化养猪在猪场设计建设中的应用

今日养猪业 2024

摘要:【目的】探讨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在规模化猪场生产各环节的应用,为智能化在养猪业的应用和推广提供参考,助力养猪业降本增效。【方法】通过对智能化养猪内涵的分析,结合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历程,指出智能化养猪是趋势所在。通过介绍智能化设备和技术在养猪场应用的各个场景和环节,分析智能化在养猪业的应用情况。【结果】智能化设备和技术能够在猪场的精准饲喂、环境控制、生物安全防控、水电控制等方面发挥较大的作用,但是单个设备需要互联网对接,通过云平台进行管理。【结论】智能化养猪是大势所趋,能够助力猪场降本增效;智能化设备的投入与应用要建立在设计、建设科学的基础之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 智能化养猪 猪场设计建设 降本增效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国有企业产权登记管理工作探究

经济研究导刊 2024

摘要:国有企业产权登记工作是国有资产管理的基础工作.当前,国有企业的产权形式已经由全民所有制逐步向混合所有制转变,部分行业国有企业的权属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企业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企业产权归属不清、国有资产交叉管理等问题,影响了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及利益分配.因此,国有企业要认识到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中产权登记工作的重要性,从而通过有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方法,尽可能发挥国有产权管理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因此,从产权登记的范围、关键点入手,阐述目前产权登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性的解决对策,以保障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国有企业的长效发展.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产权登记 工作探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变量喷药控制系统测试试验台设计与实验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

摘要:基于目前变量喷药控制系统测试装置性能单一,室内开展喷雾试验无法对雾滴进行回收导致用电安全等问题,设计一款变量喷药控制系统测试试验台。对试验台进行相关性能测试,试验台压力测量精度97.53%;建立基于管道压力、电磁阀响应频率和不同脉宽调制三因素单喷头流量关系模型,根据管路实时压力变化进行喷头流量调控;试验台雾滴回收率达90%。该试验台对开展室内变量喷药控制系统测试,防止雾滴飘移,提高室内试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果园 变量喷药控制系统 测试试验台 雾滴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MBR工艺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河北渔业 2024

摘要: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是一种由膜分离技术和生物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新型废水处理系统,在尾水处理中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单一的MBR不能满足水产养殖尾水处理的需求,与其他工艺结合是强化MBR可行的方式,因此出现了许多新型的MBR.本文针对水产养殖MBR的发展历程、组合工艺、相关重要参数以及膜污染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MBR在水产养殖尾水处理中的研究方向及重点提出展望.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水产养殖尾水 组合工艺 膜污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技术土壤研究进展与展望

土壤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可以解决由城市化引发的诸多环境问题,但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大量土壤资源却很匮乏.人工技术土壤(Constructed Technosols,CT)是利用有机和无机固体废弃物创造的用于种植植物的新土壤,可通过调整组成材料和配方满足不同的植被类型、土地用途和立地条件等要求,最终回归城市,用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CT可同时缓解大量城市固废的处置难题和解决城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的土壤缺乏问题,具有低碳、低成本、低影响的特点,还可产生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CT对植物生长、碳捕获、生物多样性保护、径流污染物滤除方面的作用和人为生物调控方面介绍了CT的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应用潜力,并对CT的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提出了一些CT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建议.旨在推动城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绿色基础设施低碳发展,增加城市碳固存,改善城市地区生态环境和增进人民健康福祉.

关键词: 人工技术土壤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 低碳 固体废物资源化 生物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