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间歇通电改善微生物电解池辅助的餐厨垃圾和菌糠的嗜热厌氧共消化

环境卫生工程 2024

摘要:1研究亮点*电活性微生物在间歇性通电18 h-ON时富集;*与底物和丙酮酸代谢相关的基因在18 h-ON中上调;*18 h-ON增强了氢营养产甲烷途径;*18 h-ON的净能量效益和能量转换效率最高。2背景餐厨垃圾与菌糠分别是城市和农业固体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餐厨垃圾与菌糠的厌氧共消化比单独使用餐厨垃圾作为厌氧消化(AD)的底物更能平衡营养成分且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关键词: 厌氧发酵 电活性微生物 胞外电子转移 基因丰度 微生物群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分条件变化对典型园林灌木叶片水势及光合特征的影响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北京市拥有丰富的灌木资源,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低耗水、抗旱性强等特点,有效地开发利用灌木资源应用于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节约园林灌溉用水量,还可降低园林养护成本。以北京市典型园林灌木大叶黄杨(冬青卫矛,Euonymus japonicus)、金叶女贞(Ligustrum×vicaryi)、紫叶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var.atropurpurea)和棣棠(Kerria japonica)为研究对象,对4种灌木进行模拟干旱试验,分析干旱条件下,不同灌木的叶片水势、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等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各灌木水分胁迫对水势的影响呈上升趋势,紫叶小檗变化最为明显,干旱组水势升高幅度为55.56%。(2)4种灌木中,大叶黄杨净光合速率对水分的适应能力较强,在干旱后期较干旱前净光合速率从1.3μmol·m-2·s-1增大到11.0μmol·m-2·s-1。(3)金叶女贞气孔导度开放值变化较其余3种灌木最大,2022年8月21日达到531.26 mmol·m-2·s-1,而干旱组大叶黄杨变化最大,较干旱初期气孔导度上升30.75%。因此,适度干旱对于4种灌木的生长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灌木 干旱胁迫 叶片水势 光合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果园风送喷雾风力调控试验台设计及试验

农机化研究 2024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果园风送喷雾技术与装备正在朝着精准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果园喷雾控制对象主要为喷施药量和风力供给量,果树冠层内外药液沉积分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送系统风力供给,只有风力和药量均得到精确控制,才能实现果园对靶精准喷雾。为此,基于轴流风机设计了风机转速、进风口面积和出风口导流板倾斜角度可独立调控的果园风送喷雾风力调控试验台,通过直流电机调速实现风机转速调节;进风口采用百叶结构,通过调节百叶倾斜角度实现进风口开度大小调节;出风口采用塔式结构,通过22路舵机控制出风口不同喷头位置处导流板倾斜角度独立调节,并基于C#语言开发了上位机界面。利用试验平台开展了风机转速、进风口面积和出风口导流板倾斜角度独立调控风力变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出风口风速风量变化与风机转速和进风口面积调节呈正相关,出风口风速在垂直方向分布位置随导流板倾斜角度增加发生改变,同时分别建立了出风口最大风速与风机转速和进风口面积之间的关系模型。喷药过程中,可通过风机转速与导流板倾斜角度联合调节或进风口面积与导流板倾斜角度联合调节实现出风口风速风量在果树冠层垂直方向分布位置和大小调节。研究结果为实现根据果树冠层体积和枝叶稠密度变化进行风力在线调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加快果园精准喷雾技术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果园精准施药 风力调控试验台 风送喷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田土壤理化参数快速获取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4 CSCD

摘要:[目的/意义]土壤是农业基本的生产资料,其质量与农业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由于以往对农田的高强度利用以及土壤侵蚀等原因,导致部分农田出现土壤有机质明显下降、地力减弱和生态功能退化等现象。土壤理化参数作为揭示土壤空间特征、评估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对农田可持续利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壤理化参数信息的快速获取极为必要。[进展]探讨了农田土壤理化参数获取技术的研究意义,总结了当前用于农田土壤理化参数信息获取的主要技术,包括以电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为主的实验室快速检验技术,以电磁感应、探地雷达、多光谱、高光谱和热红外为主的近地快速感知技术,以直接反演法、间接反演法和结合分析法为主的卫星遥感技术,以及近年的新型快速获取技术,如生物传感、环境磁学、太赫兹光谱和伽马能谱等,梳理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情况。[结论/展望]结合农田环境的作业需求,依据未来研究的侧重方向提出发展建议,包括开发便携化、智能化和经济型的近地土壤信息获取系统及设备,实现土壤信息的原位快速检测。优化低空土壤信息获取平台的性能,完善数据的解译方法;联合多因素构建卫星遥感反演模型,利用多种共享开放的云计算平台实现数据的深度挖掘。深入探索多源数据融合在土壤理化参数信息获取中的研究与应用,构建泛化能力强、可靠性高的土壤信息感知算法和模型等,从而实现土壤理化参数信息快速、精准和智能化获取。

关键词: 土壤理化参数 光谱分析 电磁感应 探地雷达 卫星遥感 快速感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菌Y26的鉴定、发酵优化及其杀线虫活性测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本实验室前期从黄瓜根际土壤分离出的一株细菌Y26,测定其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的生物活性,经发酵液处理后的根结线虫校正死亡率为95.12%,卵孵化的相对抑制率为83.51%,故菌株Y26可作为根结线虫生防菌资源;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菌株Y26为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通过Plackett-Burma法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得到菌株Y26发酵优化的条件是:玉米粉2.14%,豆饼粉3%,K2HPO4 0.57%,MgSO4·7H2O 0.21%,种龄12 h,pH为7.2,接种量2%,培养温度28℃,装瓶量为50 mL/250 mL,发酵优化后,菌液中芽胞浓度提高25.69%,10%发酵液对根结线虫的校正死亡率从优化前的78.03%提高到93.32%。研究结果表明,经发酵优化后的Y26菌液杀线虫活性显著提高,可作为杀线生物菌剂开发应用。

关键词: 根结线虫 短小芽胞杆菌 鉴定 发酵条件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气象条件下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PM2.5与臭氧(O3)的质量浓度及其相关性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利用2022年北京市植被区与非植被区监测点PM2.5和O3质量浓度数据以及气象数据,揭示气象因素对PM2.5和O3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象因素影响PM2.5与O3间相关性。全年以及不同季节中,温度对PM2.5-O3相关系数的影响作用最强。所有温度区间、湿度>55%、气压<985 hPa条件下的相关性表现为植被区高于非植被区。当温度<0℃或湿度>75%时,PM2.5和O3质量浓度负相关程度最高,温度>20℃或湿度<35%时,正相关程度最高。介于955~985 hPa气压范围的PM2.5和O3质量浓度呈正相关,低于或高于此范围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其中955~970 hPa气压范围的正相关程度最强,高于985 hPa气压范围的负相关程度最强。高温、高湿的气象条件,PM2.5和O3质量浓度存在正效应;低温、低湿的气象条件,二者存在负效应。

关键词: 城市森林 PM2.5 臭氧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菜WO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WOX转录因子是植物特异性转录因子。已有研究表明,WOX家族成员在植物生长发育和非生物胁迫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生菜(Lactuca sativa L.)中,WOX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在生菜中鉴定到14个可能的LsaWOX基因,分析了他们的基因结构、蛋白保守基序、三级结构、染色体定位和顺式作用元件等,并将其划分为三个主要分支(如远古支系,中间支系和WUS支系)。本研究对生菜中WOX家族成员进行了鉴定和初步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生菜中WOX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菜(Lactuca sativa) WOX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大闸蟹自动分级分选设备研究与开发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降低大闸蟹品质分级劳动成本,提高大闸蟹分级分选准确率及效率,开发一种基于机器视觉、自动称重技术的大闸蟹自动分级分选设备,利用深度学习技术获取大闸蟹公母、残缺等表型特征对大闸蟹进行品质分级。设备包含活蟹装载仓模块、自动输送模块、图像采集模块、动态称重模块、自动分拣模块,具备自动分料、传输、品质分级功能。经试验测试,大闸蟹公母识别准确率为98.45%,残缺识别准确率为93.28%,重量识别准确率为94.68%,识别准确率和分拣效率可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稳定性良好。结果表明该设备能自动、准确地完成大闸蟹的分级分选,可为农业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大闸蟹 机器视觉 自动称重 分级分选设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侵染茄子的番茄斑萎病毒分子鉴定与分析

植物保护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调查发现北京地区一温室栽培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出现严重病毒病.利用基于小RNA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和RT-PCR方法,明确了引起茄子病害的病毒种类为番茄斑萎病毒,将其命名为TSWV-eggplant分离物.进一步克隆了该病毒的基因组全长(S RNA、M RNA、L RNA),并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分离物的S RNA与美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M RNA与中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而L RNA与韩国分离物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本研究发现的TSWV分离物与国内已发生报道的分离物不同,该分离物是否存在不同分离物之间基因组的重组需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番茄斑萎病毒 茄子 高通量测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位快速检测重金属镉的研究进展

粮油食品科技 202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镉是一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虽然基于原子吸收光谱仪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大型仪器的常规检测方法准确度高,但不能满足快速现场检测和高通量筛查的需求。镉的原位快速检测技术,可以在粮食安全、农业物联网、生物育种和环境监测等领域提供一种新型、高效、实时的方法,特别是在筛选不同镉吸收和积累特性的植物品种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从检测技术原理和特点入手,总结了针对动植物体内重金属镉的快速原位检测的不同技术,如电化学传感技术、荧光传感技术、光学传感器技术等,及其在食品安全监测、风险评估和在生物体内的迁移、转化和积累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的科研工作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重金属 原位 快速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