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耐瘠薄高油大豆品种合丰41号的选育研究

种子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报导了合丰 4 1号的研究与试验结果及育种经验。合丰 4 1号是采用有性杂交、定向选择及异地鉴定的方法育成的优良品种。具有耐瘠薄、高油、高产稳产、适应性好等突出特点 ,深受生产欢迎 ,一般产量 2 4 0 7~ 30 0 0 kg/ hm2 ,增产幅度为 10 .5%~ 12 .9% ,具有 4 2 0 1.5 kg/ hm2 的产量潜力。该品种的育成在育种目标制定和育种方法等方面均有成功经验

关键词: 耐瘠薄 高油 大豆合丰41号 选育研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致富之宝——脱毒马铃薯

农民致富之友 2001

摘要:种植结构调整应以市场为导向,将大豆、玉米、马铃薯作为三大作物产业支柱,三角排布是适应市场的最佳结构。马铃薯作为一种粮、菜兼作的经济作物,面积不易过大,要适当调整,即1/3大豆、1/3玉米、1/3马铃薯,形成稳定的铁三角,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总不致于三种作物同时处于低谷,这三种作物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和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1

摘要:本试验对黑龙江省北部第 4积温带 ,不同播期对大豆生长发育 ,干物质积累 ,叶面积动态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晚播生育日数比正常播期缩短 ,后期单株荚数、粒数、百粒重均低于正常播期 ,最后导致产量下降 ;早播由于地温低 ,有粉种现象 ,保苗率降低较大 ,特别是对抗寒性较差的品种影响更大 ,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低于正常播期 ,大豆产量亦比正常播种明显低。从试验结果看出在本区以 5月 7日前后播种最为适宜 ,平均产量比早播高 11.8% ,比晚播高 8.0 %。

关键词: 大豆 播期 生长发育 产量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唑蚜威防治大豆蚜虫试验报告

大豆通报 2001

摘要:试验结果证明 :1 5%唑蚜威乳油对大豆安全无不良影响。该药剂具有较强的内吸和双向传导作用 ,防治大豆蚜虫效果高 ,且药效持效期较长 ,是防治大豆蚜虫的一种较理想的药剂。 667m2 用药量 4g~ 5g为宜。

关键词: 大豆蚜虫 唑蚜威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纤维亚麻新品种黑亚12号选育报告

中国麻业 2001

摘要:黑亚 1 2号是 2 0 0 1年 2月最新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的纤维亚麻新品种。原茎、纤维、种子产量分别为 5 1 40 .0 kg/ hm2 、6 96 .4kg/ hm2 和 5 2 3.9kg/hm2 ,分别比对照增产 1 2 .6 %、2 0 .4%、和 1 0 .2 %。长麻率 1 6 .8% ,比对照高 1 .4个百分点。纤维强度 2 5 9.4牛顿。该品种为优质高产新品种。

关键词: 亚麻 新品种 黑亚12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嫁接方法在李园更新改造中的比较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摘要:应用嵌芽接、T字形芽接和劈接三种嫁接方法对李园进行高接改造,嫁接成活率以嵌芽接最高,达90.23%,其次为劈接和T字形芽接,分别为75.34%、63.81%,但从生长量及花芽形成情况等综合分析,总体效果以劈接最为理想,进入结果期早,可达到迅速更新的目的。

关键词: 李园 高接改造 嫁接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化学防治配套技术研究

北方园艺 2001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结果证明 :角斑净可溶性粉剂、霜霉王一号可湿性粉剂是当前防治保护地黄瓜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效果较好的杀菌剂。保护地黄瓜角斑病、霜霉病混合发生初期 ,在菜农难以识别的情况下 ,应用该两种杀菌剂各 50 0倍液 ,每间隔 3d(天 )轮换交替喷施 1次 ,连续交替喷施 3次 ,防治黄瓜角斑病、霜霉病效果分别为 92 .8%和 88.4 % ,基本上可控制两病的发生与蔓延 ;同时增产明显 ,平均增产 1 8.9% ,经济效益显著。该项化学防治配套技术的应用 ,克服了不能对症施药 ,乱用药和增加施药次数的弊端 ,从而达到控制两病害的发生与蔓延

关键词: 保护地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 霜霉病 防治 配套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水稻花培新品种龙粳10号的选育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2001

摘要:以龙花84-106、藤系138和雪光为杂交亲本,育成了适宜寒地稻区种植的集优质、抗病、丰产于一体的水稻新品种龙粳10号。结果表明,在品种选育中,合理选择亲本材料,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并加强稳定材料的特性鉴定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 水稻 花培 寒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寒地种稻钵育摆插的关键技术措施

现代农业 200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合玉19玉米新品种选育

玉米科学 2001

摘要:合玉 19(合 96_70 6 4)由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 1993年育成 ,组合南 5×东北虎。该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 ,需≥ 10℃积温 2 34 0 13℃·d。 1995~ 1999年在各级产量试验中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多抗 ,适宜在我省第二积温带及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 ,种植密度一般以每公顷 4 5~ 5 0万株为宜。制种时 ,父母本可同期播种 ,父母本种植比例为 1∶4。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合玉19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