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全极化SAR数据的玉米后向散射特征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江苏省睢宁县为研究区域,选择2009年7月23日已覆盖该区域的Radarsat-2全极化影像数据,着重分析玉米全化方式后向散射特性,并将玉米生长参数与后向散射系数进行相关分析,建立统计模型,最后利用不同地物后向散射特征的差异,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玉米种植分布情况。结果显示,玉米叶面积指数和HH极化后向散射系数、HH/HV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经过验证,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提取玉米种植分布情况,制图总体精度达到84.1%。说明全极化雷达数据能提供更为丰富的地物后向散射信息,是农作物遥感监测的重要数据来源。


几种改良剂对砷镉铅复合污染水稻土的修复
《江苏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水稻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改良剂(自制有机肥、泥炭、钢渣)2个用量(1 000.00 mg/kg和3 000.00mg/kg)对修复砷镉铅复合污染水稻土的效果,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结果表明:①高用量有机肥和高用量泥炭处理水稻的经济产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仅高用量有机肥、高用量钢渣及低用量泥炭处理的土壤有效态砷含量显著(P<0.05)低于对照。②两种用量的钢渣、低用量有机肥和低用量泥炭处理后精米中砷镉铅含量均低于中国无公害大米标准。③相关分析表明土壤pH和有机质的提高分别是收获后水稻精米中Pb、Cd含量较低的原因之一。


基于Web的中国地方鸡品种生物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构建独立的中国地方鸡品种生物信息查询系统是解决海量地方鸡品种信息存储和快速搜索策略问题的基础。该系统结合鸡的遗传与育种实际,立足中国特色资源,采用ASP编程技术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技术,以Windows 2003 Server为开发平台,将相关异质数据快速生成生物信息二次数据库,与Web系统链接,通过后台进行实时更新,并添加数据分析功能,初步实现系统的应用。详细介绍了中国地方鸡品种生物信息查询系统的设计、开发以及实现过程,为农业信息化奠定基础。


稻秸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研究自然降雨条件下稻秸全量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养分径流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麦季径流水量可达2 185.05 m3/hm2,秸秆还田(T1)处理可降低径流水量4.43%(p>0.05);常规施肥(T0)条件下,每1 hm2麦田径流流失全N(TN)和全P(TP)总量分别为30.90,3.00 kg,流失率分别达13.73%和3.34%;较T0处理而言,T1、T2(秸秆还田减肥)处理不仅减少TN和TP流失量分别达15.95%,33.50%和13.98%,15.71%(p<0.05),也能降低TN流失率分别达15.95%,16.87%(p<0.05)。同时,T1处理能够显著降低TP流失率达13.98%(p<0.05)。


不同葡萄品种的VvmybA1基因型及其特征性DNA片段的序列分析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59个葡萄品种的VvmybA1基因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所有果皮为红色或紫黑色的葡萄品种中,除了‘黑奇’为VvmybA1c的纯合型外,其它都是VvmybA1a与VvmybA1b或VvmybA1a与VvmybA1c的基因位点的杂合状态。大部分果皮为白色的品种为VvmybA1a纯合型,但有7个果皮呈白色的品种基因位点为VvmybA1a与VvmybA1b或VvmybA1a与VvmybA1c杂合型。相关特征性DNA片段序列分析发现葡萄品种间存在个别碱基的差异。


鸡爪槭新品种‘金陵黄枫’
《园艺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金陵黄枫’是由鸡爪槭实生苗选育获得的彩叶新品种。生长旺盛期叶色呈金黄色。树体生长健壮,适应性广,抗病虫能力较强,无特殊病虫危害,适宜高温多湿的长江流域,尤其江苏省及周边地区园林绿化种植。


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肺组织TLR2、TLR4及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基因表达的变化
《江苏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Toll样受体(TLR)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动物的天然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机体抵抗感染的第1道屏障。该研究通过建立猪肺炎支原体感染模型,探讨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肺组织TLR2、TLR4及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mRNA的表达及意义。选取80日龄无注射气喘病疫苗苏钟猪14头,随机分为攻毒组和对照组,攻毒组气管内注射猪肺炎支原体组织强毒,对照组气管内注射灭菌生理盐水。感染后观察临床症状,攻毒后18 d时X射线透视猪肺部,记录体重;攻毒后28 d时检测抗体,记录体重,扑杀剖检,采集肺脏。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肺组织TLR2、TLR4及TNF-α、IL-1β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猪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生长缓慢,体重下降;X射线透视,肺部出现典型阴影;攻毒组猪出现典型的病理变化;TLR2、TLR4及TNF-α、IL-1β表达显著升高(P<0.05)。表明: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后TLR2、TLR4及促炎症因子TNF-α、IL-1β表达量增加,导致肺部炎症;猪肺炎支原体感染与TLR2、TLR4的变化有密切联系,启示肺炎支原体可能通过TLR信号传导通道。


温度对厨余垃圾和人粪尿污水混合液的水解酸化影响
《中国沼气 》 2011
摘要:文章考察了4个温度条件(25℃,35℃,45℃,55℃)对厨余垃圾和人粪尿污水混合液水解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水解36 h后,温度越高,水解液中氨氮浓度越高,至96 h,55℃处理氨氮浓度达到1700 mg.L-1;不同温度条件下,水解酸化速率不同,VFA的产量也不同,45℃,55℃的VFA产生速率较快,24 h便达到最高峰,分别为101.7 mmol.L-1和78.5 mmol.L-1,但VFA最大产量在35℃处理96 h获得,达到139.8 mmol.L-1;35℃处理混合液MLSS降解率最高为30.44%,但对粪大肠菌群无灭杀作用,55℃温度下粪大肠菌群去除率最高,去除率达99%。以上结果表明,35℃是厨余垃圾和家庭污水混合液酸化水解的最佳温度,但要解决后续灭菌消毒的问题。


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的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
《南方农业学报 》 2011 CSCD
摘要:【目的】对微波膨化苹果脆片进行响应曲面法优化分析,以获得其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对预干燥后的苹果片进行微波膨化,探讨切片厚度、含水量、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4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苹果脆片膨化率的影响,并采用响应曲面法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切片厚度、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对苹果脆片膨化率影响显著,膨化时间和微波功率的交互作用对膨化率影响显著;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切片厚度6mm,含水量18%,微波功率中档,膨化时间30.0s。【结论】采用响应曲面法可以优化微波膨化苹果脆片生产工艺,只要掌握适宜的切片厚度、微波功率及膨化时间,就能获得质地和风味俱佳的苹果脆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