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的账务处理

中国农业会计 2011

摘要:财政支农资金"报账制"于1997年首先在湖南怀化市全面推行,1999年得到了国家财政部的肯定并逐步在全国推广实施,财政部2001年下发了关于《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报账实施办法》,标志着财政支农专项资金报账制正式实施。近年来,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质联用法检测小麦粉中毒死蜱、甲氰菊酯和嘧霉胺残留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同时定量检测小麦粉中毒死蜱、甲氰菊酯和嘧霉胺的残留,建立了小麦粉中这3种农药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样品采用乙腈提取,氨基柱净化,C18色谱柱分离,电喷雾源离子化和质谱多反应方式检测。结果表明,使用外标法定量,农药在一定范围内浓度与响应值呈显著线性关系,R2>0.99。毒死蜱、甲氰菊酯和嘧霉胺在液质联用仪上的检测限均为1.5μg/kg,定量限均为5.0μg/kg。添加不同水平毒死蜱、甲氰菊酯和嘧霉胺,3种农药在全麦粉中的添加回收率均大于80%,RSD均小于20%。该方法具有回收率高、精密度好、分析效率高和节省成本等特点,能满足小麦粉中毒死蜱、甲氰菊酯和嘧霉胺同时检测的需要。

关键词: 液质联用仪 检测 小麦 农药残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的遗传分析

中国水稻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设置长日高温、长日低温、短日高温和短日低温4组环境,对我国西南地区26份主栽粳稻品种的感光性、感温性及基本营养生长性进行了分析。西南地区各粳稻品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感光性和感温性,基本营养生长性整体表现适中,品种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回归分析发现,抽穗期长短与品种的感光性呈显著相关,感光性是影响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抽穗期长短的主要因素。以一套抽穗期主基因近等基因系以及2个QTL近等基因系为测验品种分析26份粳稻品种的抽穗期基因型。结果表明,西南地区粳稻品种携带有显性早熟等位基因Ef-1或Ef-1t,多数品种在E1位点都携带主效显性感光等位基因E1或感光性比E1稍差的E1t;在Se-1位点,大部分品种携带非感光等位基因Se-1e;另外,有22个品种还携带可部分抑制Se-1、E1表达的隐性感光抑制因子hd2。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西南地区粳稻品种的抽穗期基因型,揭示了该地区粳稻品种具有不同程度感光性、感温性和适中基本营养生长性的遗传基础,为该地区粳稻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水稻 抽穗期 遗传分析 感光性 感温性 基本营养生长性 西南地区

果园覆盖作物鼠茅栽培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果园覆盖作物鼠茅生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果园种植鼠茅,春、夏、秋3个出草高峰均可有效抑制杂草,杂草覆盖率由35%、50%、90%减少到3%、0、5%;并能缓和耕作层水分和温度变化;土壤物理性状得以改善,生草3年容重降低0.11 g/cm3,总空隙度增加,毛管孔隙度增加3.5%;土壤有机质有所增加。

关键词: 果园 鼠茅生草 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药治疗奶牛卵巢功能失调性不孕症

科学种养 2011

摘要:奶牛产后超过3个月不发情,或虽发情已配种3次以上仍不受孕;以及青年牛达到体成熟(即已达15月龄、体重350千克以上)3个月以上仍不发情,均认为是不孕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镇丘陵地区假俭草资源坪用特性初探

草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镇丘陵地区的8份野生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为试验材料,系统地观测其生长特性和越冬性,并对其草坪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份假俭草的生长特性和越冬性均有较大差异。其中以采自浦口老山的假俭草(E10)匍匐茎生长速度、分枝数、绿色期以及越冬性同其他材料相比差异最显著;匍匐茎生长速度最快的是采自南京钟山的假俭草(E11),而叶片质地最好和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的是仪征新集的假俭草(E12)。从花器宫色泽来看,采自浦口老山的假俭草(E10)具有黄色茎、白色柱头和黄色花药,而其他7个材料都具有紫红色茎、红色柱头和红色花药。对不同野生假俭草种质资源的综合评价可为假俭草的育种提供方便。

关键词: 假俭草 生长 越冬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薄壳山核桃育种研究进展

林业科技开发 2011

摘要:总结了国内外薄壳山核桃的种质资源、育种目标、育种方法以及良种繁育等方面的研究情况,并针对薄壳山核桃在我国的育种研究现状提出建议。概述了薄壳山核桃的起源与分布、品种类型以及我国的发展状况;论述了果实品质优良、丰产稳产、花期相遇、挂果早、早熟性和抗病性六个方面的育种目标;分析了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等育种方法;介绍了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等良种繁育技术。

关键词: 薄壳山核桃 育种 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源唾液乳杆菌株SIL1的特性及应用

家畜生态学报 2011

摘要:为了获得优良的猪用益生菌株,从断奶仔猪消化道分离一株乳酸菌SIL1,利用16S rRNA技术进行鉴定,研究了菌株的抗逆性,并采用PCR-DGGE及16S rRNA技术分析其对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粪便菌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断奶仔猪回肠内容物分离的菌株SIL1为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耐受pH3和胆盐含量为6 g/L的培养液,能在模拟胃肠液中生长;60℃处理30 min,不影响其生长;对体外共培养的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效果为100%。DGGE图谱显示,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经SIL1菌悬液灌胃5~10 d,粪便中的优势条带有所增加;灌胃15 d,优势条带逐渐减少,经序列分析,优势条带与菌株SIL1同源性为99%;同时,菌株SIL1治疗组小鼠体重平均增长率显著高于自然恢复组(P<0.05)。说明猪源唾液乳杆菌株SIL1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可定植于小鼠肠道,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数量的变化并促进小鼠生长,可作为优良的猪用益生菌株。

关键词: 唾液乳杆菌 抗逆性 小鼠 粪便 菌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高热病的防控策略

兽医导刊 2011

摘要:猪高热病是一种在夏、秋季节高发,以持续高热、呼吸道症状为主的疾病,具有传播速度快、流行范围广、感染发病率高、治疗效果较差、经济损失大等特点,是具有高热症状的一系列猪病的总称。有文献记载,1977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十五个省大量暴发"红皮病",又称"猪无名高热病",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地膜精播技术操作规程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是江苏省实现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实行地膜精播满足了棉花生产轻简化、规模化的需求。为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从棉田沟系、茬口要求、品种选择和种子质量要求、大田管理等方面对大麦(油菜、蒜、葱)后棉花地膜精播棉花生产的栽培管理技术进行要求和规范,尤其对大田管理中肥料类型和用量、播种质量要求以及棉花各生育阶段的管理要点和核心做了明确的要求。

关键词: 棉花 地膜精播 栽培技术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