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典型栽培模式下空心菜对砷和矿质元素的富集特征差异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典型栽培模式下空心菜对砷(As)和矿质元素的富集特征差异,采用大田原位试验,研究了受As污染耕地(68.9 mg/kg)上28个空心菜品种在水生和旱生2种栽培模式下其可食部位对As和Ca、Mg、Fe、Mn、Cu、Zn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模式下,空心菜对As和矿质元素富集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空心菜可食部位中As和Fe、Mn、Cu、Zn含量呈现水生栽培模式高于旱生栽培模式,而Ca、Mg含量则为水生栽培模式低于旱生栽培模式。水生栽培模式下As和Fe、Mn、Cu、Zn的平均富集系数分别为0.043和0.002、0.067、0.401、0.052,旱生栽培模式下为0.004和0.001、0.042、0.093、0.040。由此可见,水生栽培模式下空心菜对As和Fe、Mn、Cu、Zn富集效率明显均高于旱生栽培模式,而对于Ca、Mg富集效率呈现相反的趋势。空心菜对As和矿质元素的富集能力存在明显的种间差异,具体表现:水生栽培模式下,28个空心菜品种可食部位中As、Ca、Mg、Fe、Mn、Cu、Zn含量最高品种分别比最低品种高出26.0、1.8、1.3、4.1、1.4、53.7、0.9倍,而旱生栽培模式分别为11.0、1.4、1.0、8.4、2.9、7.8、1.1倍。依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得,同一类群空心菜品种因栽培模式的不同对As的富集效率呈现不一致,表明筛选As低积累空心菜品种应充分考虑栽培模式这一影响因素。根据GB 2762—2017中蔬菜As的限量标准(0.5 mg/kg),水生模式下28个空心菜品种As超标率为89.3%,旱生模式下为7.1%。综合分析,As污染土壤上,水生栽培模式有利于空心菜对As和微量元素富集,旱生栽培模式则有利于中量元素的富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22
摘要:[目的]研究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利用根围促生细菌芽孢杆菌研发十字花科蔬菜微生物种子包衣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菜心种子萌发试验,统计分析其根长、株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观察菜心幼苗生长情况.[结果]采用的6种芽孢杆菌均具有提高菜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最终筛选出对菜心幼苗生长有良好促进效果的芽孢杆菌以及其最适处理浓度是枯草芽孢杆菌(湖北)10000倍液和枯草芽孢杆菌(河北)10000倍液.[结论]根围促生细菌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生作用,可以作为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丸粒化包衣的材料.
关键词: 根围促生细菌;芽孢杆菌;种子萌发;种子丸粒化;菜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鸡肉品质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2
摘要:鸡肉作为肉类蛋白营养的主要来源之一,在国民肉类食物消费中的占比逐渐增加,其风味及口感愈发受消费者关注。受新冠疫情和禽流感的影响,冰鲜鸡的市场比重越来越大,然而肉鸡冰鲜产品普遍存在冷藏后期品质下降明显的突出问题。因此,在肉鸡生产中提高肉鸡生产性能的同时,肉鸡品质的改良也是当前我国肉鸡育种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研究资料显示,不同研究报道对鸡肉品质的评价和检测方法存在着差异,所得结果各有异同。本文综述了鸡肉品质的评价方法(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和感官评价等)、检测指标(pH值、肉色、嫩度、系水力、氨基酸、脂肪酸等检测)及肉品质影响因素(品种、日龄、饲粮组成、饲养管理、宰前应激等),为鸡肉品质评价系统的确定及改善鸡肉品质提供参考和基础资料。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H值对壳寡糖-柠檬酸盐-果胶自组装的影响
《食品科技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不同pH值条件下壳寡糖-柠檬酸盐-果胶复合溶液的浊度、宏观/微观状态,结合复合物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超微结构分析,探讨了pH值对壳寡糖-柠檬酸盐-果胶自组装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会影响壳寡糖、柠檬酸盐与果胶分子之间的静电与氢键作用,且随着pH值的提高,复合溶液浊度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pH值为5时浊度高达89.72%,链状复合物相互交错叠加、出现沉淀物;当pH3或pH6时,复合溶液可保持均匀、稳定状态。该结果可为壳寡糖在果汁及其他含聚阴离子食品体系的运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稻"粤农丝苗"白叶枯病抗性遗传分析及主效QTL qBB-11-1的精细定位
《作物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白叶枯病是对水稻危害最大的细菌性病害,严重危及我国乃至全球粮食安全。挖掘新的抗病基因是改良水稻对白叶枯病抗病性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广东省及华南稻区主栽的优质抗病水稻品种粤农丝苗为材料,利用抗病品种粤农丝苗和感病品种丽江新团黑谷为亲本构建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及回交群体,进行接种鉴定及基因定位分析。遗传分析表明:粤农丝苗的抗性由不完全显性的白叶枯病抗病基因控制;重组自交系抗病表型结合重测序结果初定位到一个抗性QTL qBB-11-1,位于11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利用片段重叠群分法将qBB-11-1精细定位在InDel标记P89和P54之间,物理距离约为63kb,区间内包含6个候选基因,且粤农丝苗中的白叶枯病抗性基因可能是未被报道的新基因。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主栽品种粤农丝苗的抗性基因挖掘与利用将对华南稻区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RNA-seq筛选影响猪肉品质的关键候选基因
《中国畜牧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影响从江香猪和大白猪肉质差异的关键候选基因.实验以90日龄的从江香猪和大白猪为对象,利用转录组(RNA-seq)技术分析2个猪种背最长肌中差异基因表达谱,对差异表达基因(DEGs)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qRT-PCR进行验证和筛选出肉质调控的关键功能基因.结果表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2个猪种DEGs 318个,其中上调基因有184个,下调基因有134个;GO分析发现,富集最显著的前30个GO条目,主要参与生物过程和细胞组分功能;KEGG分析发现,富集最显著的4条通路均与肉质相关,包括一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AMPK Signaling Pathway)、转录因子信号通路(FoxO Signaling Pathway)、丙酮酸代谢(Pyruvate Metabolism)和脂肪酸代谢途径(Fatty Acid Metabolim).通过筛选与验证,得到影响2个猪种肉品质的关键候选基因,其中同属硒蛋白家族的硒蛋白W(SelW)和硒结合蛋白1(SBP1)在2个品种猪中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SelW在大白猪中高表达,而SBP1在从江香猪中高表达.本研究基于RNA-seq技术揭示了大白猪和香猪背最长肌中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筛选肉质形成相关的信号通路和关键功能基因,为猪肉品质的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RNA-seq 从江香猪 肉品质 SleW SBP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改进YOLOX模型的柑橘木虱检测方法
《广东农业科学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的"癌症",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而木虱是黄龙病传播的主要媒介,对木虱的监测和精准消杀是防控黄龙病及抑制其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方法]传统方式消灭木虱主要是靠人工喷洒药物,人力成本高但防控效果并不理想.采用基于改进YOLOX的木虱边缘检测方法,在主干网络加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在通道和空间两个维度对重要特征进行进一步提取;将目标损失中的交叉熵损失改为使用Focal Loss,进一步降低漏检率.[结果]本研究设计的算法契合木虱检测平台,木虱数据集拍摄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红橙园,深度适应农业农村实际发展需要,基于YOLOX模型对骨干网络和损失函数做出改进实现了更加优秀的柑橘木虱检测方法,在柑橘木虱数据集上获得85.66%的AP值,比原始模型提升2.70个百分点,检测精度比YOLOv3、YOLOv4-Tiny、YOLOv5-s模型分别高8.61、4.23、3.62个百分点,识别准确率大幅提升.[结论]改进的YOLOX模型可以更好地识别柑橘木虱,准确率得到提升,为后续实时检测平台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柑橘 改进YOLOX模型 木虱防控 人工智能 目标检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广东省水稻种质资源系统收集与鉴定评价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6-2018年"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广东省项目组对省内59个县(市、区)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了系统调查与收集,共收集到水稻资源269份,并对其中的261份进行了鉴定评价.调查发现,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基本遍布整个广东地区,在珠三角周边的深圳市、东莞市、中山市和珠海市等4个地级市未收集到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对收集的水稻资源进行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收集到的水稻地方品种主要以籼稻为主,鉴定评价获得抗水稻白叶枯病与稻瘟病资源23份(中山12、包选2、银湖香占等).综合表型性状筛选出海稻86、地禾粘、兰溪选、三饶香米等4份分别具有耐盐、耐旱、高直链淀粉与香味等特性的水稻地方品种资源,对水稻育种种质改良,选育高产、优质、广适的新品种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丁酸梭菌及产丁酸代谢改造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202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是一种专性厌氧菌,可通过多基因过表达、同源重组、基于非复制型质粒和非复制型质粒的同源重组等多种遗传操作方式对其进行改造.丁酸是丁酸梭菌发酵的产物之一,丁酸用途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可提高动物抵抗力,减少抗生素的使用.用丁酸梭菌发酵产丁酸,其产量仍然较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有必要通过代谢工程对丁酸梭菌产丁酸的途径进行优化.对丁酸梭菌的主要代谢途径、遗传操作体系及丁酸合成途径的优化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丁酸梭菌进一步改造的思路和想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丁酸梭菌;代谢途径;丁酸;改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靶向代谢物组学检测不同日龄断奶仔猪血清中B族维生素含量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 》 2022
摘要:B族维生素(VB)是维持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在生命体的重要代谢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被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由于血清成分复杂且部分VB含量极低,现有方法较难准确监测血清中VB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多反应监测(UPLC-MS/MS-MRM)的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成功检测了不同日龄仔猪血清中VB1、VB2、VB3(Nicotinamide,烟酰胺)、VB6(Pyridoxal,吡哆醛)、VB9共5种VB含量.结果显示,随着日龄的增加,断奶仔猪血清中的VB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在35日龄时断奶仔猪血清中的VB含量较28日龄升高,在63日龄时较35日龄降低并高于28日龄断奶仔猪,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断奶仔猪血清中烟酰胺的的含量最高,检出范围为422.95~1805.58 ng/mL;VB2的含量水平次之,检出范围为182.33~561.33 ng/mL;断奶仔猪血清中VB1的检出范围为23.36~72.95 ng/mL;吡哆醛的检出范围为3.48~27.90 ng/mL;断奶仔猪血清中VB9的的含量最低,检出范围为5.22~22.72 ng/mL.综上,本研究利用ULPC-MS/MS-MRM技术开展靶向代谢组学分析,高效、定量地检测了猪血清样品中5种VB的含量,以期为后续畜禽的VB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B族维生素;断奶仔猪;血清;靶向代谢组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