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平和琯溪蜜柚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及带走量分析

安徽农学通报 2021

摘要:通过采集红柚、白柚和黄金柚等琯溪蜜柚主栽品种,分析果皮和果肉中矿质元素含量,计算琯溪蜜柚所带走的矿质元素含量,比较不同琯溪蜜柚品种果实间矿质元素含量差异,为琯溪蜜柚科学施肥提供依据。

关键词: 琯溪蜜柚 果实 矿质元素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免疫状况鸽场血清相关抗体水平测定与分析

福建畜牧兽医 2021

摘要:对20个不同免疫程序鸽场的300份血样分成四组(A、B、C、D)进行新城疫、H5亚型禽流感、H7亚型禽流感、H9亚型禽流感的免疫抗体测定。结果 A组的4项抗体分别为5.65log2、5.60log2、5.75log2、6.73log2;B组的4项抗体分别为5.41log2、0、0、6.82log2;C组的4项抗体分别为5.20log2、0、0、6.20log2;D组的4项抗体滴度分别为4.50log2、0、0、0。不同组合抗体效价的比较可为鸽场制定相应的疫苗免疫程序提供依据。

关键词: 抗体监测 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花茶组叶片生化成分评价及其最佳采收期研究

热带作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以26份来源于6种金花茶组植物、不同表型防城金花茶和不同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建立同时测定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4种黄酮成分的HPLC法,以及优化了测定茶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和总皂苷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以上8种成分含量,结合主成分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生化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成分含量在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中存在差异,其中无名金花茶8种成分含量均较高,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次之;8年生1—12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叶片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并在10月含量达到最高;5年生不同种(S1~S14)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尖果)>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小果金花茶;8年生不同月份(S15~S26)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10月采>2月采>3月采>4月采>5月采>7月采>6月采>1月采>8月采>12月采>11月采>9月采,其中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及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花黄且大等表型的金花茶叶片与2—4月份和10月份采集的8年生金花茶叶片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排序位列前10;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26份样品分为5类。综上所述,金花茶叶片的生化成分与金花茶植物种类和采收期有关,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和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的表现型的综合生化成分较高,初步确定防城金花茶叶片的适宜采收期为2—4月份和10月份,所建立的多指标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为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生化成分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金花茶组 多成分测定 化学计量学 品质评价 采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地区黄秋葵根结线虫的SCAR鉴定及其防治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根结线虫病是黄秋葵生产中的重要地下病害,危害黄秋葵植株的生长,降低其产量。采用序列特异性扩增区聚合酶链反应(SCAR-PCR)技术鉴定不同地区黄秋葵上根结线虫的种类,并通过4种不同措施防治黄秋葵根结线虫。结果表明,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市和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黄秋葵根结线虫的种类为南方根结线虫,10.2%阿维噻唑膦颗粒剂的防治效果最好,为今后黄秋葵根结线虫病的防治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黄秋葵 根结线虫 SCAR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门氏菌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蔬菜栽培土壤中的应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建立沙门氏菌可视化环介导恒温扩增体系(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并在快速检测蔬菜栽培土壤中应用,为蔬菜栽培土壤中沙门氏菌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根据沙门氏菌特有侵袭蛋白A (invA)基因序列设计可视化LAMP检测引物,并优化LAMP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和人工污染试验对LAMP检测方法进行验证,最后与国标检测方法对比检测蔬菜栽培土壤中沙门氏菌来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结果】优化后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除沙门氏菌的LAMP反应为阳性外,其余6个非沙门氏菌菌株的LAMP反应均为阴性,表明本LAMP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结果显示本LAMP检测方法最低可以检测到7 CFU/25μL的沙门氏菌DNA;人工污染试验结果显示本LAMP检测方法灵敏度达4×102 CFU·g-1,与国标检测方法对比检测蔬菜栽培土壤中沙门氏菌具有相同的准确性,但检测时间从5~7 d缩短至8 h内。【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快速、准确、灵敏的可视化恒温扩增体系,可以应用于蔬菜栽培土壤中沙门氏菌的快速检测。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栽培土壤 沙门氏菌 侵袭蛋白A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琯溪蜜柚汁胞粒化因素调查及发生规律初步研究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汁胞粒化严重影响了琯溪蜜柚果实的食用品质和商品价值。为了摸清蜜柚粒化的影响因素,在2017年福建省平和县蜜柚整体粒化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采取访谈与实地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平和县不同蜜柚果园的生长结果状况、生产管理措施、果实汁胞粒化程度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1)合理协调好单果质量和挂果量之间的关系可有效降低粒化程度,挂果量多有利于减轻粒化,单果质量增加使粒化加剧,在单果质量超过1.5 kg的果园中严重粒化园(Ⅲ类粒化园,粒化指数>0.2,果实严重粒化,严重影响品质)所占比例比单果质量低于1.3 kg的果园高30个百分点左右;且随着树龄的增大,果树粒化程度先减小后增大,幼龄园(3~10年)和高龄园(25年以上)的Ⅲ类粒化园占比分别比适龄园(10~25年)高出24.97和24.02个百分点;2)高量使用氮磷钾化肥或氮肥园与低量使用园相比,Ⅲ类粒化园占比增加25个百分点左右,在膨果期高量使用氮磷钾化肥和硝态氮的果园中Ⅲ类粒化园占比分别可达23.68%和20.21%;3)延迟采摘使得粒化加剧,相对正常采摘其Ⅲ类粒化园占比增加了约15个百分点;4)增加有机肥使用量使粒化程度降低,其中有机态氮磷钾使用量从高量到低量,Ⅲ类粒化园占比由8.65%增加到25.00%;5)海拔、品种等其他因素也会对蜜柚粒化造成一定影响,Ⅲ类粒化园占比随着海拔的增高可由20.86%降低至13.56%,白肉蜜柚与黄肉蜜柚的粒化程度相对红肉蜜柚有所缓解。综合分析,单果质量、施肥状况、树龄是影响蜜柚粒化的重要因素;为减轻粒化程度,建议根据种植区域和树龄等特点,因地制宜调整肥料结构及各时期施肥配比,降低氮肥比例,增加有机肥,在蜜柚膨果期适当减少氮磷钾化肥及硝态氮的使用;同时调整挂果量、控制单果质量,选择适当时期采果。

关键词: 琯溪蜜柚 汁胞粒化 单果质量 挂果量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茶树新品系BJGF1-2茶类适制性鉴定及香气成分分析

茶叶学报 2021

摘要:BJGF1-2是从‘白鸡冠’自然杂交后代中选育的茶树新品系,为明确其茶类适制性及香气成分,2017-2019年春季采摘BJGF1-2鲜叶,分别按红茶、绿茶、白茶、乌龙茶工艺进行制样,对样品进行感官审评,并对香气成分进行检测。结果表明:BJGF1-2红茶表现为薄荷香,主要香气成分为水杨酸甲酯、香叶醇、苯乙醇、β-芳樟醇、苯甲醇、氧化芳樟醇Ⅱ(呋喃型)等,感官审评结果比对照高0.2分;BJGF1-2绿茶表现为嫩香稍带花香,主要香气成分为水杨酸甲酯、顺-已酸-3-已烯酯、吲哚、顺-茉莉酮、橄榄醇、香叶醇、橙花叔醇等,感官审评结果比对照高0.2分;BJGF1-2白茶表现为毫香显,主要香气成分为水杨酸甲酯、香叶醇、β-芳樟醇、苯甲醛、苯乙醇、苯甲醇、β-紫罗酮等,感官审评结果比对照高0.4分;BJGF1-2乌龙茶表现为花香显,主要香气成分为水杨酸甲酯、吲哚、橙花叔醇、顺-已酸-3-已烯酯、香叶醇、己酸已酯等,感官审评结果比对照高1.6分。BJGF1-2制红茶、绿茶、白茶和乌龙茶总分均比对照高或与对照相当,说明BJGF1-2是一个多茶类兼制的茶树新品系。

关键词: 新品系 茶类 适制性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例鸡细小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共感染病例的检测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对福建省南平市某肉鸡场不明病因造成肉鸡死亡的病原进行确诊。【方法】通过对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腺病毒(Fowl adenovirus, FadV)、鸡细小病毒(Chicken parvovirus,ChPV)、新城疫病毒(Newcastlediseasevirus, N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infectiousanemiavirus,CIAV)、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nfectiousbursalDiseasevirus, IBDV)、喉气管炎病毒(Laryngotracheitisvirus,LTV)、禽肾炎病毒(Avian nephritis virus,ANV)等病原进行PCR检测,并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CR检测结果及测序结果显示:鸡细小病毒ChPV、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鸡传染性贫血病病毒CIAV为阳性,其余病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ChPV的同源性为92.17%~100%,与IBV的同源性为76.9%~84.3%,与CIAV的同源性为91.19%~92.14%;遗传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到的IBV毒株及CIAV毒株均独处于一个单独的分支,分离到的ChPV毒株与广西参考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从南平市某鸡场检测到ChPV、IBV、CIAV等3种病原的共感染病例,分离到的IBV毒株的S1基因及CIAV毒株的VP1基因可能已经发生变异。

关键词: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鸡细小病毒 共感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松溪县'九龙大白茶'老枞树保护及其开发经营策略

茶叶 2021

摘要:'九龙大白茶'是源于松溪县的一个适制白茶的优异茶树良种,具有发芽特早、芽头特长、毫色特白等特点.为了促进松溪县'九龙大白茶'老茶树的保护与开发,本文提出了其提质复壮技术措施,并结合松溪县实际情况,提出'九龙大白茶'开发经营策略.

关键词: 松溪县;九龙大白茶;老茶树;提质复壮;开发经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絮凝剂复配处理经格栅沉淀后猪场污水的研究

福建畜牧兽医 2021

摘要:为了寻找絮凝剂对猪场污水絮凝效果的最佳复配方案,以经格栅沉淀后的猪场污水为对象,分别比较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氯化铝、氯化铁、聚合硫酸铁(PFS)等5种絮凝剂的絮凝效果。选用其中效果较好的聚合硫酸铁与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进行复配,通过复合絮凝试验得到最佳配比,PFS投加量1.6 g/L、C-PAM投加量0.6 mg/L,并按先PFS后C-PAM的顺序投加,对猪场污水悬浮物(SS)和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6.8%和99.2%。

关键词: 格栅沉淀出水 絮凝剂 复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