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生长素NA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采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NAA对生长期的细绿萍1001、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进行处理,探索生长素NA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浓度为1、5、10、15和20μg·mL-1均能诱导细绿萍1001结孢,NAA浓度为15μg·mL-1时的结孢率为34.7%,浓度为10μg·mL-1时结孢率为15.0%,浓度为20μg·mL-1时结孢率为12.3%,浓度为5μg·mL-1时结孢率为9.3%,浓度为1μg·mL-1时结孢率为5.0%,对照的结孢率为0%.NAA浓度为15μg·mL-1的结孢率最高,与其他处理及对照均有显著差异;NAA浓度为15μg·mL-1的结孢数量为6.56,NAA浓度为10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52,NAA浓度为20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35,NAA浓度为5μg·mL-1的结孢数量为4.31,NAA浓度为1μg·mL-1的结孢数量为3.83,对照的结孢数量为0;NAA浓度为15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65:1,NAA浓度为10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6:1,NAA浓度为20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5:1,NAA浓度为5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2:1,NAA浓度为1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为0.51:1,NAA浓度为15μg·mL-1的孢子果雌雄比例最高,与其他处理及对照都有显著差异;其他品种、处理都未能诱导出孢子果.1、5、10、15和20μg·mL-1的NAA浓度处理后细绿萍1001的萍体大小和碳氮比(C/N)有明显提高,其余处理和对照无显著提高;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经处理后萍体大小和C/N比都无显著提高.
关键词: 红萍;激素;生长素NAA;结孢;诱导


枯草芽孢杆菌CS27的5 L发酵罐培养条件及保藏载体筛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CS27是一株饲用微生物添加剂菌株。为提高5 L发酵罐枯草芽孢杆菌CS27的生物量,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优化发酵工艺条件,最终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搅拌速度180 r·min-1、pH值6.5、溶氧量10%、温度32℃、最适培养时间21 h,在此发酵条件下枯草芽孢杆菌CS27菌体生物量可达1.45×1010 cfu·mL-1,并筛选出吸附效果较好的沸石作为保藏载体,为枯草芽孢杆菌CS27工厂化应用及保藏提供理论基础。


9种种衣剂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顶(茎)腐病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 2021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种衣剂对鲜食玉米主要病虫害的防效及其对玉米的安全性,为福建省玉米生产筛选合适的种衣剂。【方法】选用5种杀虫剂类型种衣剂和4种杀虫剂/杀菌剂组合物类型种衣剂,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供试种衣剂对玉米出苗率、保苗率、苗期草地贪夜蛾及乳熟期顶(茎)腐病、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除35.00%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粉剂(好年冬)之外,其他8种种衣剂对玉米种子出苗率、田间保苗率无不良影响。种衣剂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路明卫)5 g·kg-1和IPP1 25 g·kg-1拌种处理对玉米苗期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显著,防效分别为64.15%和59.40%;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顶苗新)5 g·kg-1+5 g·kg-1拌种处理对顶(茎)腐病的发生有较好防治效果,病株率防效达56.07%。从玉米产量来看,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35 g·L-1精甲霜灵·咯菌腈悬浮种衣剂(满适金)5 g·kg-1+2 g·kg-1、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快苗5 g·kg-1+2 g·kg-1、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5 g·kg-1+5 g·kg-1处理种子能促进玉米增产,其籽粒增产率分别为5.92%、 2.05%和6.24%,鲜穗增产率分别为3.17%、5.58%和3.55%。【结论】50.00%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4.23%种菌唑·甲霜灵微乳剂可作为福建地区鲜食玉米生产合适的种衣剂,不仅对玉米生长安全,病虫防效显著,而且能增加玉米产量。
关键词: 鲜食玉米 种衣剂 草地贪夜蛾 顶腐病 茎腐病 安全性


响应面法优化余甘子种质资源ISSR反应体系
《福建农业学报 》 2021 CSCD
摘要:【目的】优化余甘子种质资源ISSR-PCR反应体系,为余甘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研究提供基础。【方法】以缅甸、印度、广东、云南、福建等5份来源不同的余甘子种质资源的基因组DNA组成混合的DNA模板,综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分析引物浓度、2×Taq Master Mix添加量、DNA模板量、退火温度等反应条件对ISSR-PCR反应体系的影响,优化建立余甘子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引物浓度和2×Taq Master Mix添加量对扩增效果有较大影响,DNA模板量影响较小;引物浓度和DNA模板量交互作用明显;余甘子ISSR反应体系为引物浓度0.4μmol·L-1,2×Taq Master Mix添加量13μL,DNA模板量30 ng,扩增结果与响应面分析模型理论值相对误差仅为9.39%;退火温度为50.5~52.7℃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条带质量变好,数量变多,退火温度为52.7℃时可获得多样性好的清晰条带。【结论】获得ISSR-PCR反应体系为引物浓度0.4μmol·L-1,2×Taq Master Mix添加量13μL,DNA模板量30 ng,退火温度52.7℃,扩增循环数35循环,扩增获得的条带清晰、稳定,多样性好,该体系适于余甘子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等分析研究。


花生壳生物炭用量对猪粪堆肥温室气体和NH3排放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研究不同花生壳生物炭添加比例对猪粪堆肥过程中温室气体和NH3排放的影响。利用强制通风静态堆肥技术,研究0(对照)、3%、6%和9%花生壳生物炭添加比例(质量比)对猪粪堆肥过程CO2、CH4、N2O和NH3排放和堆肥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炭能够延长堆肥高温期持续天数,使pH提高0.09~0.13个单位,EC提高11.7%~50.6%;各堆肥处理CO2、CH4和N2O排放速率均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CO2、CH4和N2O排放速率均与pH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生物炭用量的增加,猪粪堆肥过程中CO2排放速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以3%生物炭添加比例处理最高,其平均CO2排放速率比对照增加12.9%;N2O排放和NH3挥发均以9%生物炭添加比例处理最低,分别比对照降低12.5%和29.9%。综上,在整个堆肥过程中,花生壳生物炭的添加降低了N2O和CH4的累积排放量,且随花生壳生物炭添加比例的增加,温室气体减排效应增大。


矮牵牛梅林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
《福建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为建立矮牵牛梅林的高频再生体系,以叶器官为材料,研究不同生长调节剂配比、叶片不同部位和不同形态愈伤对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6-BA和NAA及其配比极显著影响矮牵牛梅林不定芽再生率,其中NAA 0.3mg·L-1极显著促进了矮牵牛梅林不定芽的再生,6-BA和NAA浓度超过1.0mg·L-1和0.5mg·L-1时,刺激玻璃化的发生。叶片不同部位极显著影响不定芽的再生,芽分化率由高到低依次是叶柄>带主叶脉>不带主叶脉,愈伤组织形态决定芽分化能力和质量,叶柄直接分化丛芽是梅林再生的优良外植体,分化率达98.3%。芽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3mg·L-1,其产生不定芽无玻璃化且分化率高,为68.3%。叶片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3mg·L-1,其不定芽分化率为68.3%且未产生玻璃化苗;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培养基,生根率达100.0%;继代增殖培养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mg·L-1+NAA 0.1mg·L-1,丛生芽多且大小均匀。


生境对书峰乡马蓝叶片生理指标及药效成分的影响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21
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栽培生境下马蓝叶片生理及药效成分的差异,为福建青黛道地产区书峰乡马蓝的种植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书峰乡阳生、半阴生和阴生3种栽培生境下种植马蓝,对不同生境下2次采样(7月30日、9月30日)的马蓝叶片形态、生理指标及药效成分含量进行比较.[结果](1)2次采样马蓝叶片大小、单叶质量和含水量表现为:阴生>半阴生>阳生.(2)2次采样马蓝叶片总叶绿素含量为:阴生>半阴生>阳生;阴生马蓝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显著小于阳生和半阴生;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为:阳生>半阴生>阴生;丙二醛(MDA)含量为:阳生>半阴生>阴生,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变化与MDA不一致;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含量变化基本表现为:阳生>半阴生>阴生.(3)9月30日即最后一次收割时,阳生马蓝的吲哚苷、靛玉红含量较半阴生和阴生有较大幅度提高,阴生马蓝叶片药效成分含量最低.[结论]在"建青黛"道地产区,阴生或半阴生生境有利于马蓝的生长,但阳生生境更有利于其药效成分积累.
关键词: 马蓝;叶片;栽培生境;生理指标;药效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