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有色稻米功能性成分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福建农业学报 》 2021 CSCD
摘要:有色稻的花青素在稻谷的种皮内累积,使得糙米呈现出黑、紫、红、绿、黄等不同色泽。有色稻米含有许多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功能脂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花青素、酚类化合物和γ-谷维素等物质,具有重要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市场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与普通白米相比,当前对有色稻米的研究与应用相较滞后,新型有色稻米功能性食品和药品尚待开发。本文系统综述了有色稻米种质资源的分布、评价利用、功能性成分及其特性、相关基因的遗传学研究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等研究进展。分析了制约我国有色稻米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系统有效地开展有色稻米综合研究是市场和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强生物手段辅助育种可以有效提高有色稻新品种培育效率。


特晚熟浓香型优质大果杂交龙眼新品种-冬香
《中国果业信息 》 2021
摘要:"冬香"龙眼是从"冬宝9号"和"晚香"杂交后代中选育出的特晚熟、浓香、优质、大果新品种。2018年11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果实大,单果重14.6~16.7 g,均匀,侧扁圆形,果肩双肩耸起,果顶钝圆,龟裂纹较明显,放射纹不明显,疣状突起不明显,果皮青褐色。果肉乳白色,半透明,不流汁,汁液多,离核易,果肉质地脆,化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1%~24.2%,风味浓甜;可食率71.2%~73.5%,香气浓郁,留树保鲜期长,在福州可食期1个月以上。


一例鸡包涵体肝炎的诊治及体会
《福建畜牧兽医 》 2021
摘要:闽侯县某鸡场50日龄肉鸡出现白痢和突然死亡现象,经化验确诊为由腺病毒引起的鸡包涵体肝炎。采取添加抗病毒及保肝药物进行治疗,取得较好效果。


新型鹅星状病毒FJ-NP株的分离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 2021 CSCD
摘要:【目的】确定福建某鹅场雏鹅以痛风为主要病征导致高死亡率的病原。【方法】2019年8月福建省南平市某鹅场暴发一种以痛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该病在5~20日龄的雏鹅中发病率高达40%,死亡率为80%,对该场采集的3份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原分离鉴定。【结果】PCR检测结果显示3份样品新型鹅星状病毒均为阳性;细菌分离结果显示,未分离到细菌,排除细菌感染引起;接种11日龄鹅胚未出现死亡,但胚体全身皮肤出现点状出血,肾脏、肺脏均有出血点,对收集尿囊液和组织样品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只有新型鹅星状病毒阳性,未检测到其他鹅常见病毒,将其命名为FJ-NP;并对分离株部分ORF2基因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安徽(GD AHAU2、AHAU3、AHAU5)、黑龙江(AstV-Goose-2018-HLJ01)和河南(AstV-HN02-Goose-1 119-18、AstV-AH02-Goose-0715-18、AstV-HB02-Goose-0310-19、AstV-HN03-Goose-0402-19)株在同一进化分支上,与湖北、北京、福建株亲缘关系较远。【结论】成功分离到了1株新型鹅星状病毒,同时进行ORF2部分基因遗传进化分析,为福建省后续开展新型鹅星状病毒相关研究提供了素材。


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三月白
《中国果业信息 》 2021
摘要:"三月白"枇杷是从"早钟6号"和"新白2号"杂交子代中,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新品种。2018年3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单果重53.5~63.4 g,最大90.0 g以上;


文心兰杂交后代的EST-SSR和SRAP分子标记鉴定
《福建农业学报 》 2021 CSCD
摘要:[目的]采用EST-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文心兰杂交后代株系进行鉴定,以期为文心兰杂种后代的真实性鉴定提供方法.[方法]以文心兰黄金午后、百万金币及其46个杂交后代株系为试验材料,从21对文心兰EST-SSR引物和176对SRAP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具有父本特征带且带型清晰稳定的有效引物,利用筛选出的有效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扩增,根据扩增结果进行文心兰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聚类分析及遗传相似系数分析.[结果]共筛选出6对EST-SSR引物和10对SRAP引物组合用于文心兰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供试的46个杂交后代株系均鉴定为真杂种;6对EST-SSR引物共扩增到34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7.18%,10对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到81个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例为81.82%;从聚类结果可以看出,供试的杂交后代株系与母本的亲缘关系较近;遗传相似系数分析发现,杂交后代与母本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大于父本,说明供试的杂交后代在遗传上更偏向母本,与聚类结果相吻合.[结论]EST-SSR和SRAP分子标记技术均可有效应用于文心兰杂交后代真实性鉴定研究.


大麦'花22'不同生育期的饲用品质及呕吐毒素含量
《农学学报 》 2021
摘要:为了明确大麦‘花22’不同生育期的饲用品质。以‘花22’为材料,分别在拔节期、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进行刈割,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脂肪酸组成、氨基酸组成及呕吐毒素含量。结果表明:从拔节期至完熟期,随着生育期的延长,粗蛋白、粗脂肪、钙、磷含量显著下降(P<0.05);干物质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脂肪酸组成中C18:3n3含量、氨基酸组成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呈味氨基酸均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阶段性波动,其中从拔节期至灌浆后期,粗纤维、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灌浆后期期达到最大值,之后显著下降(P<0.05)。完熟期检测出呕吐毒素含量为560.50μg/kg,拔节期、灌浆后期和乳熟期未检测出呕吐毒素。综上各生育期比较,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最好,粗蛋白、粗脂肪含量达到最大值(20.44%、4.71%),粗纤维含量最低(20.40%)。拔节期‘花22’的营养品质与黑麦草相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灌浆后期、乳熟期和完熟期‘花22’的营养品质显著低于黑麦草(P<0.05)。拔节期、灌浆后期‘花22’的营养品质高于带穗玉米秸秆,完熟期的‘花22’的营养品质低于带穗玉米秸秆。在闽北种植的‘花22’完熟期不能作为青饲料使用。
关键词: 大麦 饲用品质 呕吐毒素 生育期 脂肪酸组成 氨基酸组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