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753条记录
七叶一枝花育苗栽培技术

现代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七叶一枝花是一种较为名贵的中药材,野生资源奇缺,近几年人们对七叶一枝花野生种植转为人工育苗种植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视.本文介绍了七叶一枝花育苗栽培技术,包括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七叶一枝花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育苗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两种蛋白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消化器官的影响

福建畜牧兽医 2021

摘要:试验旨在研究两种蛋白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和消化器官的影响。按文中试验设计方案进行试验,测定肉鸡1~42 d生产性能、42 d免疫器官指数和消化器官相关指标。结果表明:1)各组平均体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死亡率、欧洲生产效率指数等生产性能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42 d体重均大于对照组。2)各组肉鸡42 d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各组脾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试验3组和试验4组脾脏指数显著降低(P<0.05)。3)各组42 d肉鸡腺胃重、十二指肠长度和回肠长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空肠长显著增加(P<0.05),试验2组肌胃重、空肠重和回肠重显著增加(P<0.05),试验4组空肠长显著降低(P<0.05)。可见,日粮中添加角蛋白酶或进口蛋白酶,均可提高肉鸡42 d体重。日粮中添加400 g/t角蛋白酶,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肉鸡消化器官的生长发育。

关键词: 蛋白酶 肉鸡 生产性能 免疫器官指数 消化器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生长阶段墨瑞鳕肌肉中氨基酸品质主成分评价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1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墨瑞鳕肌肉中氨基酸含量的差异及其品质评价。方法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墨瑞鳕处于鱼苗、成鱼和亲鱼等3种阶段时肌肉中氨基酸含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氨基酸品质进行评价。结果不同生长阶段墨瑞鳕肌肉及饲料均含有17种氨基酸,均以谷氨酸含量最高,胱氨酸含量最低,而且肌肉与饲料中氨基酸呈强正相关(r2为0.986820.99919)。主成分分析显示墨瑞鳕肌肉中17种氨基酸可以降维成2种主成分,苯丙氨酸和赖氨酸是墨瑞鳕的主要特征氨基酸,构建的氨基酸品质主成分评价函数式为F=0.756Y1+0.243Y2,运算结果为幼鱼的得分指最高(4.223),亲鱼次之(-1.854),成鱼最低(-2.369)。结论幼鱼阶段墨瑞鳕肌肉中氨基酸品质最优,亲鱼次之,就氨基酸而言,建议不同生长阶段墨瑞鳕饲料中氨基酸成分的配制以幼鱼及亲鱼饲料作为参考更有效。

关键词: 墨瑞鳕 氨基酸品质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与建议

福建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农业研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目前已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圃有3个、省级种质资源圃1个、院级种质资源圃(库)18个,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58个种类38 212余份、农业微生物646种47 567余份、药用植物资源45种327份、畜禽种质材料4种15份以及水产种质材料1种4份等。通过剖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对于提升福建省种质资源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种质资源 保护与利用 现状与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闺’乌龙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研究

茶业通报 2021

摘要:‘春闺’是从‘黄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的新品种,制作闽南乌龙茶有特殊的花香。为探明‘春闺’品种乌龙茶初制加工过程中主要香气成分的变化,本研究利用HS-SPME/GC-MS方法对春闺乌龙茶制作过程中各样品挥发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春闺品种鲜叶经过做青后,醇类、酯类、酮类、含氮化合物等香气含量均是有不同程度提高的,而醛类组分、烷烃类化合物、醚类化合物相对含量等是大幅度降低的;在整个春闺乌龙茶的制作过程中香气挥发物总量至第三摇后达到最高,香气挥发物种类由鲜叶的87种,增加至111种;经过摇青工艺后,芳樟醇、橙花叔醇、水杨酸甲酯、茉莉内酯、己酸己酯、(顺)-己酸-3-己烯酯、α-法呢烯、α-罗勒烯、石竹烯、吲哚及2-甲基-6-亚甲基-1,7-辛二烯-3-酮成分等大量增加,而壬醛、癸醛、β-柠檬醛、丙酸-2-甲基-2-乙基-3-羟基-己酯、2-乙基-1-己醇、D-柠檬烯、十三烷等大幅度降低。

关键词: 春闺 闽南乌龙茶 加工过程 香气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芽胞杆菌FJAT-2349脂肽对枇杷采后炭疽病菌抑制作用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探究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2349脂肽对枇杷采后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平板抑菌试验和活体接种试验测定脂肽对枇杷采后炭疽病的抑制效果,通过电镜分析脂肽对枇杷炭疽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芽胞杆菌菌株FJAT-2349能够有效抑制枇杷采后炭疽病菌的生长,抑制率达87.8%.该菌株产生的脂肽由iturin、fengycin和surfactin组成,其中fengycin为主要成分.该脂肽对枇杷炭疽病菌抑菌圈直径可达22 mm,且抑制效果呈剂量效应.电镜结果显示,解淀粉芽胞杆菌菌株FJAT-2349脂肽会导致菌丝肿胀变形、细胞壁变薄或消失、细胞内容物减少,从而影响枇杷炭疽病菌菌的正常生长.活体接种试验表明,该脂肽能够推迟枇杷炭疽病发病时间1 d,降低枇杷炭疽病的发病率,其中治愈性脂肽处理组和预防性脂肽处理组接种枇杷炭疽病菌第4天的相对防效分别为29.2%和72.7%,平均病斑直径为4.67~5.00 mm,低于清水对照组(6.89~7.25 mm),表明先用脂肽预防性处理枇杷,能更有效地降低枇杷采后炭疽病的发生率,减轻枇杷采后炭疽病的发病程度.[结论]解淀粉芽胞杆菌FJAT-2349脂肽能够有效地抑制枇杷采后炭疽病菌.

关键词: 芽胞杆菌脂肽;枇杷炭疽病菌;抑菌;发病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福蘑58'的选育报告

菌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双孢蘑菇'福蘑58'是W2000单孢分离筛选的新品种.菌落形态为贴生型,菌丝在10-32℃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4-28℃.结菇温度10-22℃,最适结菇温度14-20℃.子实体单生为主,丛生少,较结实,不易开伞,菌盖扁半球形,表面光滑,颜色较白,直径3.5-5.0cm,高度2.4-2.8cm.在适宜栽培条件下,平均单产比亲本菌株W2000提高10%-15%,鲜菇质量与W2000相当,比W192提升明显,成品菇比例较高,品质优良,适合鲜销市场及罐头加工.该品种可用于周年工厂化、设施化及季节性农法栽培.

关键词: 双孢蘑菇;新品种;单孢分离;菌株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蘑菇新型颗粒原种配方的优化

生物技术通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研发菌丝含量高、菌丝活力强、萌发点多、松散均一的双孢蘑菇新型颗粒原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以相对菌丝量为指标,考察了颗粒基质配方的C/N、起始pH、含水量和珍珠岩添加量对双孢蘑菇颗粒原种的影响,并优化新型颗粒原种配方;以谷粒原种为对照,通过多项指标比较了新型颗粒原种扩繁栽培种效果。结果表明,双孢蘑菇颗粒基质配方的C/N越小,相对菌丝量越大;珍珠岩添加量越少,相对菌丝量越大;颗粒原种最优配方组合A1B1C3D3,优化配方为菜籽粕78 g,麸皮10 g,粪草发酵料20 g,硅藻岩20 g,珍珠岩5 g、轻质碳酸钙15 g,起始pH 7.6,含水量54%;新型颗粒原种颗粒数280-300 n/g,多于小米原种颗粒数180-200 n/g,显著多于麦粒原种颗粒数16-18 n/g,新型颗粒原种相对菌丝量为326.5 mg/g,分别是小米原种相对菌丝量252.9 mg/g的1.29倍和麦粒原种139.2 mg/g的2.35倍。在接种量为0.2%条件下,新型颗粒原种扩繁透气袋栽培种平均菌丝满袋时间为15.8 d,短于小米原种的18.4 d和麦粒原种的19.6 d。说明新型颗粒原种较谷粒原种扩繁栽培种具有优势。

关键词: 双孢蘑菇 原种 颗粒菌种 配方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激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21

摘要: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里赋予科研单位的管理自主权,进一步完善以科研业绩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激励分配机制,是当前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文章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该院激励评价体系的建设现状,分析其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科研院所激励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原则和路径切入,构建了一套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激励评价指标体系,为积极推进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激励分配机制改革提供了一种制度设计,是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 科研院所 激励 机制 评价 指标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省百香果病毒病的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东南园艺 2021

摘要:本文介绍了福建省百香果病毒病的发生为害特点,并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控技术措施。

关键词: 福建 百香果 病毒病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