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建省辣木茶产业分析报告

东南园艺 2021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实地走访、电话调查等形式,对福建省辣木种植及辣木茶生产等情况开展调查,走访相关行政科研单位3家、企业7家,收集了2014年至2019年福建省辣木茶产业数据,分析和总结了福建省辣木茶产业发展过程、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福建省辣木茶产业在2014年至2016年经过短暂发展后迅速下滑,其主要问题在于产业发展不理性、政策干扰大、行政限制严重、研发投入不足、产品优势不凸显等方面。建议规范行业内部秩序、持续支持产业发展、加大研发投入、加强产品宣传,综合调动各方面资源,促进辣木和辣木茶产业发展。

关键词: 福建省 辣木茶 产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炉温和平衡时间对HS-GC-MS分析戴云山羊肉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顶空条件是影响顶空(H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的重要因素,炉温和平衡时间是顶空条件设置中最主要的2个因素,为确定福建戴云山羊肉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的最佳顶空条件,分析了炉温和平衡时间对GC-MS检测羊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羊肉挥发性物质总峰面积和种类数随炉温升高而明显增加,醛类物质含量总体上随炉温升高而降低,醇类、烃类等其余物质含量总体上随炉温升高而升高。120℃炉温条件下随着平衡时间的延长,检出的挥发性物质总峰面积和种类数明显上升,但平衡时间达到40 min时,检出的成分种类数保持稳定,且醛类、呋喃类等各大类物质成分含量相对稳定。

关键词: 炉温 平衡时间 HS-GC-MS 羊肉 挥发性风味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防治

福建农业科技 2021

摘要:从福建某发病规模猪场保育猪的肺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根据分离细菌的形态观察、生化试验、培养特性、PCR鉴定和动物攻毒试验,结合发病猪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表明该分离菌为偏向厌氧型链球菌,具有在血平板上培养良好且能致小白鼠发病死亡等特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链球菌对万古霉素、亚胺培南、利奈唑胺和菌必治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氟苯尼考、头孢噻肟、呋喃妥因和替加环素中度敏感,对卡多西环素、多粘菌素、青霉素、链霉素、恩诺沙星等药物不敏感。猪场根据药敏结果,采取紧急防治措施,疫情5d后得到有效控制。

关键词: 猪链球菌 分离鉴定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平和县琯溪蜜柚裂果的水肥因素调查与分析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在前期施肥数据挖掘和大样本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平和县292个有效调查蜜柚果园的挂果量、水分供给及养分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期为调整人为可控因素降低琯溪蜜柚裂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高海拔有利于减轻裂果,挂果量增加则使裂果加剧,高挂果量果园中严重裂果园(Ⅲ类裂果,20%以上的果实出现裂果,严重影响品质)所占比例比低挂果量果园高30个百分点左右;2)裸地栽培会使裂果程度加重,裸地果园Ⅲ类裂果占比高达53.93%;3)砂土果园Ⅲ类裂果占比高出黏土果园17.90个百分点,坡地果园Ⅲ类裂果占比高出低洼地果园11.22个百分点;4)随着4—5月灌溉次数的增多,裂果程度逐渐减小,少量多次灌溉园Ⅲ类裂果占比分别比不灌溉园和浇溉1~2次园低37.04和12.20个百分点;5)随着产量水平的提高,Ⅲ类裂果占比由28.87%增加至60.82%;6)高肥料用量园Ⅲ类裂果占比高出低肥料用量园26.90个百分点,膨果期NPK用量占全年用量比例高的果园Ⅲ类裂果增加更明显;7)钙肥用量从高量到低量时Ⅲ类裂果由29.49%升到50.79%,增加水溶性钙肥和在膨果期增施钙肥能明显减轻裂果。综合分析,水肥管理是影响平和县琯溪蜜柚裂果的重要因素,可通过人工进行干预,从而有效缓解裂果程度。生产中应积极推广节水措施,在干旱时能调节水分供应,4—5月遇旱应注重补水;同时,因地制宜调整肥料结构,增加水溶性钙肥,合理分配各时期钙肥用量,膨果期注重增施钙肥;果园春夏秋免耕留草或杂草、地膜覆盖,保持土壤湿润。

关键词: 琯溪蜜柚 裂果 钙肥 灌溉 平和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的研究与应用

农业与技术 2021

摘要:设计不同状态下的温室大棚,研究连续2a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以及不同重茬年限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对草莓种植产量、品质以及发病率的影响。选择福建省某县草莓大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窄畦宽垄双行种植方式,进行不同重茬年限的草莓种植试验。通过试验数据可知,针对重茬1a、2a、3a草莓大棚施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均体现出良好的种植效果。与正茬以及熏蒸处理方式相比,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重茬1a草莓种植产量分别高出77kg·hm-2、567kg·hm-2,重茬3a后,使用生物复合草莓抗重茬剂草莓发病率1.48%,比正茬处理草莓发病率高1.48%,比熏蒸处理草莓发病率高1.18%。但是若草莓重茬年份不断增加,使用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种植的草莓各项指标均有所降低。针对此项研究结果建议,若草莓种植中重茬年份增加则适当增加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的使用量,以此保证草莓种植效果,对重茬1a草莓连续2a使用复合草莓抗重茬剂能够有效降低发病率,显著提升草莓种植的品质与产量,更好地发挥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在促进草莓种植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草莓抗重茬生物菌剂 熏蒸处理 发病率 产品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政和县吊瓜产业经济效益分析与发展对策

东南园艺 2021

摘要:吊瓜种植是近几年政和县高山区发展起来的新兴特色农业产业,因其具有好种、好管、好收、好卖和投入少、收益快的产业优势,吊瓜种植产业在政和县发展迅速,产业规模发展初见成效。本文以政和县天汇源种植专业合作社吊瓜基地为调查对象,收集该基地2019~2021年的生产成本和销售情况,结合统计学方法,开展了吊瓜产业经济效益分析,解析吊瓜种植的投入成本和利润。结果表明,利用山坡地种植吊瓜,经济效益可观,发展该产业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当地的经济效益。同时围绕政和县目前吊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推进吊瓜产业发展的对策,为政和县吊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助力政和县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吊瓜产业 经济效益 制约因素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作马铃薯后代品系营养品质评价

福建农业学报 2021 CSCD

摘要:【目的】培育适宜在冬作区种植且具有早熟、耐寒、高产、优质等综合性状的马铃薯新品种。【方法】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耐寒、高产、优质的闽薯2号为母本,早熟、优质的中龙薯1号为父本,对其27份杂交后代品系进行研究,分析其维生素C、还原糖、干物质、蛋白质、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等主要营养品质的变异程度。【结果】27份杂交后代品系的营养品质性状的变异程度较大,其中:维生素C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异系数(CV)分别为22.4%和18.3%。干物质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异程度较小,CV值分别为10.8%和14.9%。矿质元素中,镁和铁的变异程度较大,CV值分别为17.0%和24.2%;钾和锌的CV值分别为10.2%和12.1%。17种氨基酸组分的CV值范围在12.9%~38.0%,CV值超过25%的组分有天门冬氨酸、谷氨酸、胱氨酸、精氨酸和脯氨酸;总氨基酸的CV值为14.6%。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7份杂交后代品系进行营养品质评价,初步筛选出1320040、1320001、1320009等12份高营养品质材料。【结论】27份杂交后代品系的营养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试验筛选出的12份高营养品质材料可为进一步选育冬作马铃薯优良新品种奠定物质基础。

关键词: 马铃薯 后代品系 营养品质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与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新品系‘606’是由黄旦自然杂交后代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加工乌龙茶香气持久,品种风格独特,制优率高。为了解新品系‘606’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和滋味品质特征,本实验以茶树新品系‘606’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等方法,对其加工过程中的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黄旦毛茶的含量和感官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品系‘606’乌龙茶氨基酸含量总体先增后降,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丝氨酸、天冬酰胺是不同加工过程中的差异氨基酸;儿茶素含量持续下降,做青和揉捻是主要的影响工序。甜味类、苦味类、酸味类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黄旦(P<0.01);鲜叶和毛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o-(3-o-methyl)-gallate,EGCG3"Me)含量(分别为12.22和7.99 mg/g)远高于其他茶树品种,可能是高EGCG3"Me的乌龙茶资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新品系‘606’呈味物质层次感丰富,具有鲜爽醇厚、顺滑回甘、水香较显的滋味特色。本实验为乌龙茶新品系品质分析、生产加工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品系‘606’ 乌龙茶 氨基酸 儿茶素 加工过程 呈味物质 品质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多花黄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

福建农业科技 2021

摘要:通过多年对多花黄精种子生产技术的实践和研究,总结了多花黄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包括产地环境选择、母株种植、母株田间管理、授粉与护果、种子采收和加工、种子质量及检验、标识和包装、贮藏和运输、生产档案管理等种子生产关键技术规范,该技术规程可为福建省及类似环境区域多花黄精的种子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种子 生产技术 规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杀虫剂防治甘蔗螟虫田间药效初探

湖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为筛选防治蔗螟高效、低毒、安全的药剂,选择5种常用杀虫剂对甘蔗螟虫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20 g/hm2(有效成分,下同)防治效果最好,达85.2%;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3000 g/hm2防效达82.7%;0.1%呋虫胺颗粒剂225 g/hm2、0.5%噻虫胺颗粒剂300 g/hm2、2%吡虫啉颗粒剂1500 g/hm2等处理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超过70%.各处理与空白对照相比均不同程度增产,以5%丁硫克百威颗粒剂3000 g/hm2处理增产率最高,达11.1%,但经方差分析其与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120 g/hm2、2%吡虫啉颗粒剂1500 g/hm2增产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这些新型低毒杀虫剂对蔗螟的控害效果明显,可交替轮换使用.

关键词: 蔗螟;杀虫剂;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