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低温胁迫下苦瓜叶片转录组差异基因分析及生理响应特征
《核农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苦瓜在生长季节遇到低温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限制了种植分布区域.为了研究苦瓜耐寒性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苦瓜自交系43为试验材料,在8℃低温胁迫处理后观察其表型并测定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再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从生理角度结合分子水平对苦瓜低温胁迫机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在8℃低温胁迫下,苦瓜表现出耐低温适应性,在低温胁迫下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及电解质渗透率均呈现显著变化.分析了低温胁迫0和12 h后的转录组变化,结果发现低温胁迫处理后有916个基因上调,369个基因下调.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通路注释分析,发现大量与低温胁迫相关的代谢途径.进一步筛选到10个在其他物种报道过可能与冷胁迫相关的基因,包括MYB、WRKY以及NAC转录因子等.对植物耐低温相关的候选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表达谱分析,结果与生理表型变化相吻合,同时进一步证实了RNA-seq数据的准确性.本研究基于全基因组水平分析苦瓜在低温胁迫下的转录组变化,以及耐低温相关基因动态变化和生理反应的分子机制,为揭示苦瓜中的耐寒性机理和筛选遗传改良候选基因提供了一定基础.


野生与种植博落回各部位生物碱含量分析
《福建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探究野生与种植博落回不同部位的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和总生物碱的含量差异。采集明溪野生、明溪种植、光泽野生的博落回样品,利用HPLC方法对各部位原阿片碱、别隐品碱、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和总生物碱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SPSS 18.0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野生与种植博落回除茎部中的原阿片碱含量和叶部中的别隐品碱外,其他生物碱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博落回同一部位的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小,而同一生长条件下博落回不同部位的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根部各生物碱含量更为丰富。


暹罗芽胞杆菌FJAT-45551用于农业生物防治的优化培养
《生物资源 》 2021
摘要:以具有防病促长且抑菌谱广的暹罗芽胞杆菌(Bacillus siamensis)FJAT-45551为出发菌株,分别以生物量和发酵液的青枯雷尔氏菌和尖孢镰刀菌抑菌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对其培养基成分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麸皮20 g/L,蛋白胨25 g/L,MgSO4·H2O 0. 2 g/L,CaCl20. 1 g/L,FeSO4·7H2O 0. 1 g/L,NaH2PO4·H2O 0. 5 g/L,K2HPO40. 5 g/L;最适发酵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摇床转速130 r/min、温度20℃、装液量50 mL(250 mL的摇瓶装液50 mL)、初始pH值为6. 0。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FJAT-45551发酵液对番茄青枯病菌(Ralstorinia solanacearum)FJAT-91的抑菌圈直径达30. 82 mm,较优化前的抑菌圈直径增加了9. 09 mm,抑菌活性提高了41. 83%。
关键词: 暹罗芽胞杆菌FJAT-45551 发酵条件优化 青枯病菌


丝瓜LcPPO1基因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的构建
《安徽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目的]通过CRISPR/Cas9系统构建丝瓜LcPPO1基因编辑载体。[方法]根据前期已经克隆得到的LcPPO1基因序列,设计2个sgRNA靶位点序列,退火制备sgRNA双链,分别与线性PCA1301-Cas9载体连接获得2个重组载体,将重组载体转化DH5α感受态细胞,再对其进行PCR鉴定及测序比对分析。[结果]2个sgRNA靶位点序列已经分别准确地连入PCA1301-Cas9载体,插入序列无突变。[结论]成功构建了丝瓜LcPPO1基因编辑载体PCA1301-Cas9-sgRNA1和PCA1301-Cas9-sgRNA2,为后续研究丝瓜LcPPO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丝瓜 LcPPO1基因 CRISPR/Cas9技术 基因编辑


基于转录组的百香果ARF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基于转录组数据对百香果ARF基因家族(PeARFs)进行鉴定,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保守结构域、保守基序、系统进化情况,同时比较了它们在‘福建3号’(黄果)和‘福建1号’(紫果)不同果实成熟阶段的表达差异.共鉴定得到13个PeARF成员,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365~97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约为39.95~106.33 ku,等电点为5.40~8.94.保守结构域分析结果显示,所有PeARF蛋白质均具有典型的B3和Auxin-resp结构域,仅4个成员(PeARF6、PeARF8、PeARF12、PeARF13)具有Aux/IAA结构域.保守基序分析表明,PeARFs共包含15个保守基序,每个成员包含保守基序类型和数目不同.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13个PeARFs均定位于细胞核.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PeARFs蛋白可分为4个亚家族.13个PeARFs基因在果实不同发育期呈现一定的时间和品种表达特异性,其中PeARF1、PeARF6、PeARF7、PeARF8和PeARF10在两品种中的表达均随着果实的成熟而下降,而PeARF12则随着果实的成熟而上升.本研究表明PeARFs家族中的部分成员可能与果实的成熟密切相关,结果可为进一步揭示百香果ARF基因的功能提供依据.


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的微生物转化及其对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对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进行微生物转化,以期获得一种提高其抗氧化能力的方法。以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简称T-AOC)提高率为指标,研究菌种类型、底物浓度和转化时间对微生物转化的影响,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底物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经过黑曲霉转化后,T-AOC提高最明显,底物浓度、转化时间对转化效果的影响显著,最佳底物浓度为1.0 mg/mL,最佳转化时间为2 d。在最佳转化条件下,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的T-AOC由0.506 mmol/L提高至0.818 mmol/L,而多酚含量由0.686 mg/mL下降至0.463 mg/mL。HPLC分析发现,黑曲霉转化嘉宝果叶片多酚提取物后产生了新的强极性物质。


17个紫山药地方品种的品质比较与评价
《亚热带农业研究 》 2021
摘要:[目的]筛选适宜漳州富硒地区种植的富硒高品质紫山药资源,助力福建山药产业发展。[方法]收集福建及周边省份的17个紫山药地方品种,种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马铺乡富硒家庭农场。测定了花色苷、粗多糖、尿囊素、淀粉、粗纤维、蛋白质、粗灰分、可溶性糖和硒等9个品质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1)除淀粉外,其余8个指标的变异系数(CV)均在20%以上,其中花色苷CV高达93.34%;17个地方品种全硒含量在0.040~0.271 mg·kg-1之间,均达到福建省富硒农产品硒含量分类要求。(2)相关分析表明,淀粉含量高的地方品种一般粗纤维、蛋白质、粗灰分、可溶性糖和尿囊素含量较低;蛋白质含量高的地方品种一般尿囊素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高的地方品种一般粗多糖含量较高;硒含量与所测的其他指标均无显著相关。(3)采用主成分分值进行综合品质评价,综合得分大于1的地方品种分别为来源于福建省连城县、福建省云霄县、安徽省金寨县、浙江省黄岩区、江西省丰城市的1号、12号、13号、15号、16号。[结论]来源于福建省云霄县的12号紫山药综合品质最优,富硒能力中等偏上;来源于福建省连城县的1号紫山药综合品质排名第2,富硒能力最强,二者在云霄县马铺乡种植适应性好且长势旺盛,适合进一步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