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院领导赴浦城参加"福香占"千亩示范片现场测产验收
《福建稻麦科技 》 2021
摘要:2021年10月14—15日,肖铮书记、谢华安院士、汤浩副院长等一行赴浦城,参加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与浦城米业产业研究院联合承担的优质稻"福香占"千亩示范片现场测产验收会。14日,肖铮书记一行来到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仙阳镇阳墩村示范基地,考察优质稻种植情况,与现场专家组及工作人员进行广泛交流,了解项目进展、产业研究院运行及基地建设情况。在水西村示范基地的优质稻"福香占"千亩示范片里,"福香占"群体整体长势均衡,


基于性诱和深度学习的草地贪夜蛾成虫自动识别计数方法
《昆虫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究深度学习在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成虫自动识别计数上的可行性,并评估模型的识别计数准确率,为害虫机器智能监测提供图像识别与计数方法。【方法】设计一种基于性诱的害虫图像监测装置,定时自动采集诱捕到的草地贪夜蛾成虫图像,结合采集船形诱捕器粘虫板上草地贪夜蛾成虫图像,构建数据集;应用YOLOv5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进行特征学习,通过草地贪夜蛾原始图像、清除边缘残缺目标、增加相似检测目标(斜纹夜蛾成虫)、无检测目标负样本等不同处理的数据集进行模型训练,得到Yolov5s-A1, Yolov5s-A2, Yolov5s-AB, Yolov5s-ABC 4个模型,对比在不同遮挡程度梯度下的测试样本不同模型检测结果,用准确率(P)、召回率(R)、F1值、平均准确率(average precision, AP)和计数准确率(counting accuracy, CA)评估各模型的差异。【结果】通过原始图像集训练的模型Yolov5s-A1的识别准确率为87.37%,召回率为90.24%,F1值为88.78;清除边缘残缺目标图像集训练得到的模型Yolov5s-A2的识别准确率为93.15%,召回率为84.77%,F1值为88.76;增加斜纹夜蛾成虫样本图像训练的模型Yolov5s-AB的识别准确率为96.23%,召回率为91.85%,F1值为93.99;增加斜纹夜蛾成虫和无检测对象负样本训练的模型Yolov5s-ABC的识别准确率为94.76%,召回率为88.23%,F1值为91.38。4个模型的AP值从高到低排列如下:Yolov5s-AB>Yolov5s-ABC> Yolov5s-A2>Yolov5s-A1,其中Yolov5s-AB与Yolov5s-ABC结果相近;CA值从高到低排列如下:Yolov5s-AB>Yolov5s-ABC>Yolov5s-A2>Yolov5s-A1。【结论】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应用于控制条件下害虫图像监测设备及诱捕器粘虫板上草地贪夜蛾成虫的识别计数是可行的,深度学习技术对于草地贪夜蛾成虫的识别和计数是有效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草地贪夜蛾成虫自动识别与计数方法对虫体姿态变化、杂物干扰等有较好的鲁棒性,可从各种虫体姿态及破损虫体中自动统计出草地贪夜蛾成虫的数量,在害虫种群监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机器视觉 深度学习 YOLO算法 种群监测 图像识别 自动计数


鸭IFN-βmRNA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福建农业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检测鸭IFN-βmRNA转录水平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鸭IFN-β(KT428159)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特异性引物,将鸭IFN-β基因克隆至pET-30a载体,以此构建的pET-30a-IFN-β阳性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采用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构建标准曲线,并进行引物特异性、灵敏度及重复性试验.[结果]该扩增特异性强,无引物二聚体及非特异性产物,熔解曲线单峰(Tm=87.94±0.16℃);Ct值在8.9~34.0线性拟合程度高,相关系数R2>99.5%;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2.84 copies·μL-1;重复性好,对来自临床的3种组织样品检测的组内变异系数小于0.13%,组间变异系数不超过1%.[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为鸭IFN-βmRNA表达水平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技术手段.
关键词: 鸭;IFN-β;荧光定量RT-PCR;SYBR Green Ⅰ;mRNA


优质稻新品种"内6优7075"在江西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示范种植再获丰收
《福建稻麦科技 》 2021
摘要:为了更好推进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种植与产业开发,2021年,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依托"十四·五"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开发工程项目——优质绿色高效水稻育种攻关与产业化开发,在江西省大余县池江镇庄下村建立了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内6优7075"作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栽培百亩示范片。示范片面积138亩,头季表现群体整齐,长势均衡,稻瘟病抗性好,大穗大粒,结实率高,熟期转色好,田间无明显病虫为害,再生季表现田间无明显碾压痕迹,再生性强,熟期适当,


生物炭和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为了筛选适合太子参连作地的土壤改良剂,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用量生物炭、黄腐酸钾对连作地太子参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量生物炭(3 000、5 250、7 500kg·hm-2)可提高太子参出苗率21.78%、9.32%、14.65%;施用不同量生物炭对萌芽期太子参植株生长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旺长期单株重及叶绿素含量;生物炭施用量为7 500kg·hm-2时产量增加11.51%,块根多糖含量提高44.44%;生物炭施用量为3 000kg·hm-2时皂苷含量提高23.27%。施用不同量黄腐酸钾(525、1 125、1 725kg·hm-2)太子参出苗率降低,但提高了太子参旺长期叶片数及叶片大小;施用不同用量黄腐酸钾(525、1 125、1 725kg·hm-2)时太子参产量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但其块根多糖含量分别提高51.20%、37.34%、46.84%,皂苷含量分别提高8.04%、5.72%、14.30%。


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工艺优化及生物活性测定
《江苏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嘉宝果果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工艺,并测定提取物清除·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能力以及体外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嘉宝果果皮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时间50 min、温度70℃、料液比1 g∶50 mL,此条件下嘉宝果果皮多酚的提取率可达10.10%。优化提取后的嘉宝果果皮提取物对·OH、DPPH·和ABTS+自由基的EC50值分别为0.506、0.052、0.437 mg/mL,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IC50值分别为0.003、1.348 mg/mL,说明嘉宝果果皮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及体外降糖活性,可作为功能活性成分开发应用。


新品系'606'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与品质分析
《食品工业科技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品系'606'是由黄旦自然杂交后代单株选育而成的茶树新品种,加工乌龙茶香气持久,品种风格独特,制优率高.为了解新品系'606'乌龙茶在加工过程中呈味物质的变化和滋味品质特征,本实验以茶树新品系'606'为研究对象,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等方法,对其加工过程中的氨基酸和儿茶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并与黄旦毛茶的含量和感官品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新品系'606'乌龙茶氨基酸含量总体先增后降,茶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酰胺、谷氨酸、γ-氨基丁酸、丝氨酸、天冬酰胺是不同加工过程中的差异氨基酸;儿茶素含量持续下降,做青和揉捻是主要的影响工序.甜味类、苦味类、酸味类和芳香类氨基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黄旦(P<0.01);鲜叶和毛茶中表没食子儿茶素-3-O-(3-O-甲基)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o-(3-o-methyl)-gallate,EGCG3"Me)含量(分别为12.22和7.99 mg/g)远高于其他茶树品种,可能是高EGCG3"Me的乌龙茶资源.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新品系'606'呈味物质层次感丰富,具有鲜爽醇厚、顺滑回甘、水香较显的滋味特色.本实验为乌龙茶新品系品质分析、生产加工及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品系’606’;乌龙茶;氨基酸;儿茶素;加工过程;呈味物质;品质分析


基于机器视觉的猪个体身份和行为识别
《福建畜牧兽医 》 2021
摘要:生猪的进食、排泄等行为与其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实时监控并识别猪栏中猪只的行为对猪舍管理和疾病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引入非接触式的机器视觉技术,识别并记录生猪的进食、排泄时间以及次数。通过与正常生猪标准值的对比判断生猪行为是否发生异常,对异常行为进行报警并预测是否发生疾病。结果表明,本系统的疾病预测准确率达88.23%,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贪食迈阿密虫(M.avidus)对4种海水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
《福建畜牧兽医 》 2021
摘要:通过对贪食迈阿密虫(M. avidus)对4种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特性进行研究,以探讨贪食迈阿虫对养殖鱼类的侵染特点。试验结果显示,贪食迈阿密虫对大黄鱼、大菱鲆、黄姑鱼、鲈鱼的眼、脑、脑脊液匀浆液有强烈的趋化效果(P<0.01),对皮肤黏液、鳃、肝、肌肉、肾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较弱(P>0.05);对不同鱼类组织匀浆液对贪食迈阿密虫的趋化诱导差异比较结果推测,贪食迈阿密虫对宿主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本研究有助于深化贪食迈阿密虫致病性的认识,并为海水养殖鱼类盾纤虫病的预防提供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