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3441条记录
福州3个鲜食橄榄品种(系)的氨基酸组成与品质评价

中国南方果树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对福州市主栽的灵峰、闽清2号和清榄1号橄榄进行氨基酸组分分析和品质评价。结果表明,灵峰的氨基酸总含量最高,达到20.078 mg/g,清榄1号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最均衡。在各类氨基酸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为3个鲜食橄榄品种(系)的主要氨基酸,苏氨酸和赖氨酸的含量相对过剩,而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可能为第一限制氨基酸。在橄榄特征风味形成过程中,组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均会影响鲜食橄榄甜味的形成,精氨酸对苦味的形成存在较高的贡献率,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大量存在可能是其鲜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关键词: 橄榄 福州 鲜食品种(系) 氨基酸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知识图谱的乡村振兴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台湾农业探索 2021

摘要:[目的/意义]对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文献信息进行计量分析,通过知识图谱展示该领域研究状况,为关注该领域的专家、学者了解掌握该领域的研究情况,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方法/过程]以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为数据源,检索获得2016-2020年我国乡村振兴研究文献信息4902条,借助VOSviewer等知识图谱绘制工具,描绘乡村振兴研究领域核心作者分布及合作网络、高频关键词共现图谱等,解析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的热点与趋势.[结果/结论]2016-2020年我国乡村振兴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在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城乡一体化、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等主题,乡村基层治理、乡村产业振兴、法治保障同样备受关注,这些主题依然是未来乡村振兴研究领域的主要趋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今后开展乡村振兴研究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研究热点;共现分析;知识图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20年水禽疫病流行情况及2021年流行趋势预测与防控建议

养禽与禽病防治 2021

摘要:1.2020年水禽疫病流行情况近年来,随着水禽饲养量的增加、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种贸易活动的日益频繁,水禽疫病总体上依然呈现"老病未除、新病不断"的不良局面.然而,由于水禽养殖场不断向规模化猪场、鸡场看齐,生物安全理念的增强和生物安全措施的到位,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水禽新城疫、鸭瘟和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等一些老病总体上得到较好控制.2020年水禽疫病流行特点如下.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鸭病毒性肝炎 疫病流行情况 生物安全措施 防控建议 流行趋势预测 番鸭呼肠孤病毒 规模化猪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来物种入侵大数据采集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生物多样性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准确、快速地获取入侵生物野外调查数据,我们基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移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提出了外来物种入侵大数据采集方法,设计并研发了数据表单可自定义的野外调查工具软件——云采集。该系统以Android手机为数据采集终端,采用C#和Java语言设计开发,运用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实现野外调查发生位置的快速采集,通过定义9种调查指标的数据类型及指标(列值)默认值、图像拍摄、语音录入、排序等4个辅助属性,建立调查指标与手机客户端数据录入界面的关联,实现用户界面可定制的数据录入模式。该系统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及福建省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疫情普查等项目的调查任务中予以应用。实践检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野外调查数据的离线采集、数据同步、数据查询与输出管理,将移动智能终端采集取代传统的纸笔记录,简化了野外调查的流程,提高了入侵生物野外调查的数据质量,为外来生物入侵野外调查大数据采集提供了信息化支持。

关键词: 入侵生物 移动终端 数据采集 云采集 大数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广丰山羊肉品质、血清酶活性、瘤胃发酵和肠道发育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质水平对广丰山羊肉品质、血清酶活性、瘤胃发酵和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广丰山羊3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高(H组)、中(M组)和低蛋白质水平(L组)的精料,粗料为芒草鲜草,每组10只(公母各占1/2)。预试期14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H组的山羊肌肉pH45 min显著高于L组(P<0.05),而熟肉率则显著低于L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 M组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其他2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 L组瘤胃乙酸、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H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M组瘤胃黄色瘤胃球菌、栖瘤胃普雷沃菌、嗜淀粉瘤胃杆菌和白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H组瘤胃的溶纤维丁酸弧菌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4)L组回肠的绒毛高度以及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H/CD)显著或极显著高于H组(P<0.05或P<0.01),其他指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粮蛋白质水平能够影响广丰山羊肉品质、瘤胃发酵和肠道发育。从本试验结果来看,降低饲粮蛋白质水平能够改善山羊肉品质,提高瘤胃发酵和小肠吸收功能。

关键词: 山羊 肉品质 肠道发育 瘤胃发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薏苡仁副产物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福建农业科技 2021

摘要:对薏苡副产物的营养和功能性成分进行测定,并评估其作为一种新型仔猪饲用原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应用分光光度、紫外分光光度及其他饲料成分测定方法,测定薏苡加工后的副产物营养及功能性成分,并将该副产物添加到仔猪饲料中,通过记录和测定仔猪的生产性能和仔猪腹泻率,考察其作为仔猪新型饲用原料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薏苡仁糠粗脂肪含量为72.03mg·g-1,显著高于薏苡仁、碎薏苡仁、薏苡仁酒糟和小麦麸皮;薏苡仁酒糟粗蛋白含量为390.83mg·g-1,显著高于薏苡仁、碎薏苡仁、薏苡仁糠和小麦麸皮;碎薏苡仁和薏苡仁糠的粗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和甘油三油酸酯含量,均显著高于小麦麸皮。仔猪的饲喂结果表明,薏苡仁加工副产物添加喂饲后仔猪的平均日增重(ADG)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薏苡仁糠组的ADG最高,为0.384kg·头-1·日-1,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次是碎薏苡仁组,其ADG为0.366kg·头-1·日-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薏苡仁加工副产物添加喂饲后仔猪的料重比(F/G)均优于对照组,其中薏苡仁糠组的F/G最低,为1.588,比对照组降低12.84%,差异显著;同时薏苡仁加工副产物对仔猪腹泻均有明显的控制效果;综合仔猪生长性能、控制腹泻效果及经济效益的比较分析,饲喂效果依次为薏苡仁糠>碎薏苡仁>薏苡仁酒糟。综上分析表明薏苡仁加工副产物尤其是薏苡仁糠,完全可以替代小麦麸皮在仔猪日粮中添加。

关键词: 薏苡仁 副产物 功能性成分 生长性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IBA对红萍结孢的影响

湖南农业科学 2021

摘要:在网室条件下,采用不同浓度的IBA对生长期细绿萍1001、小叶萍4018和卡州萍3001进行喷施处理。结果表明:细绿萍1001采用IBA 10和15 μg/mL处理能够结孢,其他处理都未诱导出孢子果,而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各个处理都未见结孢;细绿萍1001 经15和10 μg/mL IBA处理后,结孢率分别为8.0%和5.0%,孢子果数量分别为4.21和2.96个,孢子果雌雄比分别为0.55和0.43,结孢率、结孢数量和孢子果雌雄比都是15 μg/mL处理显著高于10 μg/mL处理;细绿萍1001经IBA 10和15 μg/mL处理后的萍体大小和C/N比显著增加,但卡州萍3001和小叶萍4018各处理的萍体大小和C/N比都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 IBA 红萍 诱导 结孢 萍体大小 C/N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荷兰鸢尾突变株'紫韵'的花色突变相关机理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荷兰鸢尾蓝紫色花及突变紫色花的显色分子机制及色素沉积差异,该研究以蓝紫色野生型‘展翅’和紫色突变株‘紫韵’为材料,通过花色素苷测定、转录组测序和qRT-PCR方法对花色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紫色突变株‘紫韵’花旗瓣中的总花色素苷含量(392.7μg·g-1)显著低于野生型‘展翅’(543.5μg·g-1);与‘展翅’相比,‘紫韵’有3种花色素苷含量显著下降[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含量由144.42μg·g-1降为46.39μg·g-1,矮牵牛素-3-(6-鼠李糖基-2-木糖基葡萄糖苷)含量由61.86μg·g-1降为31.67μg·g-1,矢车菊素-3-(2G-木糖基芸香糖苷)含量由25.22μg·g-1降为7.65μg·g-1],但6-羟基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含量由5.88μg·g-1升为10.34μg·g-1。(2)RNA-seq分析共获得46 530个unigenes,与‘展翅’相比,‘紫韵’有43个基因上调表达,73个基因下调表达;层次聚类分析发现,花色素苷途径中共有2个差异表达基因——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IhCHS1)和花青素3-O葡萄糖转移酶(UFGT)基因(IhUFGT1),且二者均下调表达。(3)qRT-PCR分析表明,随着花的发育,IhUFGT1在2个品种中表达量均上升,始花期达到最高,且在‘紫韵’花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展翅’。研究认为,4种花色素苷含量的显著变化,可能是导致花色由野生型‘展翅’蓝紫色向突变株‘紫韵’紫色方向转变的主要原因;IhUFGT1基因在紫色‘紫韵’花中表达量比‘展翅’相对大幅度的降低,致使花色素苷含量相应变化,最终导致花色由蓝紫色转为紫色。

关键词: 荷兰鸢尾 花色素苷 转录组分析 花青素3-O葡萄糖转移酶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乡村产业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 2021

摘要:福建省是全国首批生态文明试验区,本研究总结了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基本经验及乡村产业绿色振兴的要求和对策。福建省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生态工程建设为基础面起保障作用,以管理机制改革为切入点起引导作用,以持续机制创新为驱动力起推动作用,以推广先进经验为着力点起示范作用。福建乡村振兴与产业绿色发展有4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巩固绿色基础、严守绿色发展、实现绿色目标、推动绿色创新,其主要对策包括有效保护农业生态系统、优化改造农村传统产业、加强职能部门引导服务、发挥科技兴农驱动作用、强化一二三产高效融合。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乡村振兴 农业 发展 对策 福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葫芦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CpNCED2基因的克隆及其干旱响应模式研究

核农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9-顺式-环氧类胡萝卜素双加氧酶(NCED)在西葫芦干旱胁迫环境中的调控作用,本研究基于前期构建的转录组数据库从西葫芦中分离到1条1 941 bp的cDNA,该序列包含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RF),命名为CpNCED2;基因预测编码588个氨基酸,其理论分子量(Mw)为65.73 kDa、等电点(pⅠ)为6.89。CpNCED2与同为南瓜属的中国南瓜和印度南瓜中同源蛋白的相似性均为99%,显示出高度的保守性。Pfam分析发现,CpNCED2具有NCED家族的典型特征,即含有4个保守组氨酸位点(His284、His333、His398和His575)和2个NCED蛋白保守结构域(281~289和333~340位)。利用光合仪对干旱胁迫后1、2、3、4 d西葫芦的幼苗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净光合速率(Pn)、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光化学电子传递效率(ETR)显著降低。同时发现,干旱胁迫后1、2、3、4 d西葫芦叶片中水势逐渐降低,脱落酸(ABA)含量逐渐升高,CpNCED2基因显著上调表达。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CpNCED2在西葫芦干旱胁迫应答以及ABA的代谢合成过程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西葫芦 干旱胁迫 CpNCED2 脱落酸 光合特性 表达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