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产网络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为例
《情报探索 》 2011
摘要: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情况为例,对信息资源共享途径、信息资源采集、特色馆藏建设、信息资源整合以及提高网络信息资源利用率辅助措施等5个方面进行介绍,并分析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旨在为水产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提供借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五味子提取物对用t-BHP损伤的异育银鲫原代肝细胞的影响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叔丁基氢过氧化物(t-BHP)诱导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不同的给药顺序,通过检测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GPT)、微量丙二醛(MDA)、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肝细胞的增殖活性,研究了五味子提取物对急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以浓度为1 mmoL/L的t-BHP作用肝细胞2 h诱导肝损伤模型,加入五味子提取物后能通过提高上清液中GSH-PX和SOD酶活力以及抑制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生成来减轻t-BHP对肝细胞的损伤,减少GPT的释放,使GPT活力水平的升高受到明显抑制,显著提高了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或P<0.01);预防治疗组(DT)中五味子提取物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效果明显要优于预防组(D)和治疗组(T)。说明五味子提取物对由t-BHP造成的肝细胞急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关;中药与损伤剂的给予顺序会影响五味子提取物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改良离子色谱法测定咸鱼中亚硝酸盐的研究
《南方水产科学 》 2011
摘要:文章优化了现有国家标准咸鱼中亚硝酸盐的离子色谱测定方法。咸鱼样品先经硝酸银(AgNO3)除去大部分氯离子(Cl-),IC-Ag预处理柱排除剩余Cl-的干扰,再用Ion Pac AS23(4 mm×250 mm)分析柱和IonPac AG23(4 mm×50 mm)保护柱,以4.5 mmol.L-1碳酸钠(NaCO3)和0.8 mmol.L-1碳酸氢钠(NaHCO3)的溶液为淋洗液,流速为1.0 mL.min-1,抑制型电导检测器检测。结果显示,用该改良方法测定不同品种咸鱼亚硝酸根离子(NO2-)的线性范围为0.01~2.00 mg.L-1,相关系数为0.999 9,加标回收率为83.0%~101.6%,方法检出限为0.2 mg.kg-1。该方法前处理简便、快速,能更加准确测定咸鱼制品的亚硝酸盐质量分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建鲤GHR基因多态性及与增重相关的SNP位点的筛选
《水生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生长激素是调控动物生长的关键因子,它通过与膜蛋白生长激素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因此生长激素受体基因的变异对动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实验根据已分离的4个建鲤jlGHRs基因,通过测定来自6尾建鲤的序列,共找到38个SNP位点。使用PCR-RFLP方法检测了353尾建鲤在其中5个SNP位点(1a内含子3 A43G、1a外显子8 A361G、1b外显子8 C12T、2a外显子8 A555G和2b外显子8 A315G)的基因型,分析了不同基因型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位点均与增重显性相关;1a内含子3 A43G还与体高/体长和体厚/体长显性相关;1b外显子8 C12T与体高/体长和尾柄高/尾柄长显性相关;1a外显子8 A361G和2a外显子8 A555G也与尾柄高/尾柄长显性相关。数据分析还显示增重标记个数富集4个以上的个体明显比标记少的个体生长快,在选育群中增重标记数有2个的个体最多占30%,而增重标记数4个以上的只占14%,说明存在着较大的选育空间。实验筛选的5个位点可以作为建鲤分子育种的有效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雌雄(餐)鲦肌肉营养成分的分析比较
《河北渔业 》 2011
摘要:对雌雄(餐)鲦(Hemicculter Leuciclus)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对其营养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雌雄(餐)鲦肌肉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8.20%,18.80%;雌雄(餐)鲦氨基酸总含量为18.91 mg/g、20.14 mg/g,雌雄(餐)鲦必需氨基酸(EAA)、呈味氨基酸(FAA)与氨基酸总量的比值无显著差异;雌(餐)鲦的EAAI分值(60.24)略低于雄(餐)鲦(62.23).根据氨基酸评分时,(餐)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苏氨酸,而根据化学评分时,(餐)鲦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酪氨酸+苯丙氨酸.研究表明(餐)鲦的营养价值较高,具有较好的食用价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兴凯湖4种野生鲌类营养成分的比较分析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对兴凯湖4种野生鲌类(翘嘴鲌Culter alburnus、蒙古鲌C.mongolicus、兴凯鲌C.dabryi和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的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种鲌类鲜样肌肉中粗蛋白含量为17.92%~19.86%(质量分数,下同),其中红鳍原鲌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翘嘴鲌和兴凯鲌(P﹤0.05),而与蒙古鲌含量相近(P﹥0.05);4种鲌类鲜样肌肉中粗脂肪含量为0.12%~0.68%,其中红鳍原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它3种鲌类(P﹤0.05),4种鲌类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4种鲌类干样肌肉中18种氨基酸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红鳍原鲌(75.08%)﹥兴凯鲌(73.05%)﹥翘嘴鲌(72.38%)﹥蒙古鲌(67.20%);必需氨基酸总量高低顺序为红鳍原鲌(33.04%)﹥兴凯鲌(32.89%)﹥蒙古鲌(32.45%)﹥翘嘴鲌(31.89%);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低顺序为翘嘴鲌(24.64%)﹥红鳍原鲌(24.52%)﹥兴凯鲌(23.07%)﹥蒙古鲌(17.34%);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6.59~69.14,其构成比例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的标准。这表明4种鲌类都属于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种类齐全的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质鱼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菱鲆与耐高温性状相关的微卫星示记筛选
《海洋科学进展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微卫星分子标记(SSR)技术分析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耐高温相关特性,为耐高温大菱鲆的分子辅助育种提供合适的分子标记.将大菱鲆经过高温实验处理,区分为耐高温组与高温敏感组,用于实验分析.采用Salah.M法抽提大菱鲆肌肉组织的DNA,根据已知的30个大菱鲆微卫星位点的侧翼保守序列设计引物,进行微卫星引物PCR(SSR-PCR)扩增.对PCR扩增出的差异条带进行个体统计,最后进行微卫星位点与耐高温性状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1个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耐高温性状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有3个微卫星位点与大菱鲆耐高温性状存在正相关性,其中位点Sma-USC27 286 bp的等位基因片段与耐高温性状的正相关性极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383(P<0.01),其余2个位点为一般显著性相关.微卫星位点Sma-USC27所扩增出的差异等位基因片段可作为分子标记指导耐高温大菱鲆的辅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车牛山岛铠平鲉繁殖群体生物学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2009年12月在海州湾车牛山岛调查采集的60尾标本,初步研究该海域铠平鲉群体的繁殖群体生物学特征。铠平鲉繁殖群体体长范围64~119mm,体质量范围6.4~60.2g,年龄组成Ⅱ~Ⅷ龄,性比1.5∶1,以Ⅳ龄和Ⅴ龄组占优势,成熟个体最低年龄为Ⅱ龄,最高年龄为Ⅷ龄。绝对怀卵量变动于327~7 706粒之间,平均3 387粒;相对怀卵量变动于29~204粒/g,均值126粒/g。绝对怀卵量与纯质量的关系为E=126 W-326.27,与体长的关系为E=6×10-7 L4.352。以矢耳石切片为材料鉴定年龄并用Von Bertallanffy方程描述其生长,结果显示雌雄生长差异显著,生长方程分别为雌性Lt=135.5×(1-e-0.158×(t+3.578)),雄性Lt=136.9×(1-e-0.148×(t+3.289))。根据生态参数判断,铠平鲉属于偏k-选择型鱼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