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2个群体秀丽白虾生物学特征及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太湖和巢湖2个群体秀丽白虾的生物学特征和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月份太湖秀丽白虾的体长优势组为40~50mm(占样本数的69.3%),体重优势组为0.5~2.0g(占样本数的83.4%),体长(L,mm)、体重(W,g)的关系式为:W=2.6×10-5L2.8777;6月份巢湖秀丽白虾的体长优势组为45~55mm(占样本数的73.8%),体重优势组为1.5~2.5g(占样本数的69.0%),体长(L,mm)、体重(W,g)的关系式为:W=2.8×10-5L2.8471。15个随机引物的RAPD研究结果表明,太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49.16%,巢湖群体多态位点比例为48.78%;太湖、巢湖2个群体内遗传相似系数分别为0.8817和0.8735,2个群体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0311,群体间没有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
关键词: 太湖 巢湖 秀丽白虾 生物学特征 遗传多样性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株草鱼呼肠孤病毒弱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免疫原性初步分析
《水生生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江西南昌患出血病草鱼体内分离出的草鱼病毒(暂命名为JX09-01)能使草鱼肾脏细胞(CIK)、草鱼肝细胞(L8824)、草鱼吻端成纤维细胞(PSF)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感染CIK细胞固定后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质内有大量病毒聚集,形态和排列方式与已报道的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GCRV)相似。针对GCRV 873株S6基因设计的简并引物可以从病料组织和感染细胞中扩增出目的条带,而针对GCRV HZ08株S6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未能扩增出目的条带。对JX09-01株的S6全基因进行序列分析表明,其核苷酸序列同GCRV 873株和HZ08株的同源性分别是99.3%和30.4%,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是98.6%和30%,说明草鱼病毒JX09-01株为草鱼呼肠孤病毒。用JX09-01株接种当年8—10 cm左右的草鱼,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不能致草鱼死亡。用传代至15代的CIK细胞病毒液进行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强毒株的免疫保护率达到86.7%。实验结果初步显示,新分离到的JX09-01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弱毒株,可作为弱毒疫苗的候选毒株。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囊藻毒素-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研究了微囊藻毒素-LR(MC-LR)对罗非鱼肝脏活性氧自由基含量(ROS)及相关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实验设计了5个剂量组(对照组、50、100、250、500μg·kg-1MC-LR),并在2、12、24、36、84h检测了ROS含量、SOD和CAT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MC的作用下,肝脏组织能够产生大量的ROS。SOD和CAT这两种抗氧化酶在清除过量ROS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SOD酶动态变化的过程表现为在36h突然上升后恢复的趋势,而CAT酶活性在24h和84h有两个高峰。实验结果为以抗氧化酶如SOD、CAT作为监测MC-LR引起罗非鱼毒性作用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为进一步从抗氧化系统的角度研究MC对鱼类的毒性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波流作用下网格锚泊的单个重力式网箱缆绳张力
《中国水产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中国沿海常用的周长40 m×10 m的HDPE重力式网箱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渔具模型试验狄克生准则,选用大比例尺(λ=1/10)和小比例尺(λ′=1/2)设计制作模型网箱。网箱锚泊系统采用的网格形式与实际使用的一致。模型试验于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海洋环境工程实验室风浪流水槽[50 m(L)×10 m(W)×5 m(D)]进行。实验时前端缆绳水平方向与波流夹角为0°,波浪周期1~2.2 s,波高10~30 cm,对流速0 cm、10 cm和15 cm作用下主缆绳、系框绳以及浮框绳的张力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纯流作用下,前端缆绳张力最大;(2)在纯波作用下,后侧缆绳张力最大,最大张力(Tmax)与波高(H)的关系为:T max=C1H+C2(C1、C2为常数);(3)在波流联合作用下,前端缆绳张力最大,缆绳最大张力(Tmax)与波高(H)的关系为:TCeC4Hmax=3(C3、C4为常数);(4)在波流作用时,左右前端缆绳一般会产生差异,最大差值约30%。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现代渔业与渔业补贴制度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 2011
摘要:建设现代渔业需要发展现代渔业经济,需要配套的渔业补贴制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帮助中国渔业产业进行升级,发展现代渔业,促进市场繁荣,保证国内水产品市场供应,保护中国渔业资源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文章探讨了现代渔业背景下的渔业产业特征和国际渔业形势,分析了中国现行补贴制度,并就未来的补贴方向提出建议:增加对渔民转产转业的补贴、禁渔期对渔民收入的补贴;加强对水产养殖的补贴力度;加强对渔业相关科研、成果转化的补贴力度;增加对渔业加工、渔业产品开发等企业的补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河流域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建设及管理对策
《人民黄河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为加大黄河流域鱼类种质资源的保护力度,沿黄各省(区)及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在黄河干、支流和主要湖泊建立了多个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保护区的建立对濒危鱼类保护和渔业资源恢复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保护区建设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促进保护区管理与地区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增加资金投入、完善保护区管理体制等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温和余氯对黑棘鲷仔鱼存活的影响
《海洋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静水试验法,模拟研究了电厂温排水排放导致的海水升温和余氯残留对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存活的影响。试验水温设4个梯度:18、22、26、30℃,余氯设6个浓度水平:0.025、0.05、0.1、0.2、0.4、0.8 mg/L,同时以过滤海水为对照组,每一个水温条件下的余氯浓度均设3个平行样本,取黑棘鲷初孵仔鱼进行试验,试验共进行96 h观测。试验结果表明,当水温升高至30℃时,对仔鱼的存活会产生显著性影响,24 h的死亡率为23.4%,48 h的死亡率骤升至98%,而18、22、26℃3组96 h时死亡率均未超过10%。24 h时4种水温条件下余氯对黑棘鲷仔鱼的LC50值分别为0.816、0.460、0.433、0.319 mg/L,可见水温升高会增强余氯对仔鱼的致死效应,而随着时间延长,余氯对仔鱼的LC50值进一步降低,至96 h,其值分别为0.242、0.211、0.140、<0.025 mg/L。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水温由26℃升至30℃时,或当余氯浓度高于0.2 mg/L时,或曝露时间超过48 h,均会对黑棘鲷初孵仔鱼产生明显致死效应,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水温、余氯、曝露时间对仔鱼死亡率具有显著性影响(P<0.05),且水温-余氯、水温-曝露时间之间具有显著性交互作用(P<0.05)。
关键词: 黑棘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i) 余氯 水温 广义相加模型 双因素方差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长丰鲢新品种实用养殖技术
《科学养鱼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长丰鲢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采用人工雌核发育、分子标记辅助和群体选育相结合的综合育种技术培育的养殖新品种,具有生长快、体型好、适应性强等优良性状,该新品种已在湖北、湖南、安徽、陕西、宁夏、广东等18个省市开展了推广养殖,平均亩增产16%以上,增产效果十分明显,现将该品种池塘实用养殖技术作一介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