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30504条记录
4套水稻稻瘟病鉴别品种对江苏地区主要稻瘟病菌株的抗性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构建适于目前江苏地区稻瘟病的水稻鉴别品种,区分不同菌株的毒力,该研究用江苏地区19个主要稻瘟病菌群的菌株,分别在水稻苗期和孕穗期以人工接种的方法,对水稻稻瘟病的中国鉴别品种(CRDS)、日本清泽单基因系鉴别品种(TMGLs)、中国农业科学院构建的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鉴别品种(LTHNILs)和国际水稻研究所构建的C039系列近等基因系(C039 NILS)进行鉴定。病情调查和统计结果表明,苗瘟与穗颈瘟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r=0.599,P<0.01)。清泽单基因系和丽江新团黑谷近等基因系对各菌株的抗性差异都较明显,可作为较好的鉴别品种。江苏地区目前毒力较强的稻瘟病菌群是ZD1和ZF1生理小种,尤其是ZF1菌群,这4套稻瘟病鉴别品种对该小种的4个菌株均表现较高的感病率。根据目前江苏地区的水稻品种和稻瘟病菌群特征,将LTHNILs和TMGLs的爱知旭、K3、福锦、K59搭配使用,较适宜作为江苏地区的水稻稻瘟病鉴别品种。

关键词: 稻瘟病 鉴别品种 生理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近25年常熟市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常熟市为例,选取1984年、1999年和2009年3期的1∶10万Landsat/TM影像资料,运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方法,获取土地利用信息,分析该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与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常熟市近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特征为耕地流出强度大,年均递减率高,后备资源不足,人均耕地面积少,建设用地比重增加,土地利用不平衡。说明该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经济发展驱动因素、城市化因素、人口因素、政策因素、农业集约化因素密不可分,应从人口、政策、规划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

关键词: 3S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驱动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灰飞虱来源的水稻条纹病毒病害特异性蛋白基因遗传多样性

华北农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来自江苏、云南、山东、河北等地灰飞虱来源的21个水稻条纹病毒分离物的病害特异性蛋白(sp)基因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序列测定表明,所有分离物的sp基因大小相同,均由537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8个氨基酸和1个终止密码子。采用DNAStar软件进行分析,21个RSV分离物核苷酸和推导的编码蛋白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1%~100%和95.5%~100%。与已报道水稻来源的27个RSV分离物一起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RSV-sp基因核苷酸序列变异相对较大,除灰飞虱来源的或者云南来源的分离物相对独立成组外无明显的规律性。从功能上分析,其遗传多样性首先与寄主相关,从寄主角度可以划分为灰飞虱和水稻两个寄主群;其次与地缘相关,在灰飞虱寄主群中可以分成中国云南及云南以外的两个地理亚群,在水稻寄主群中可以划分为中国云南和云南以外的多个地理亚群。

关键词: 水稻条纹病毒 sp基因 遗传多样性 寄主群 地理亚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湖南农业科学 2010 CSCD

摘要:以农业院校会计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学生对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的认同程度。结果显示:同学们希望专业课程能够更多地考虑社会需求,学校应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专业课实践教学的内容,以提高同学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此,农业院校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更灵活、更科学,以满足实践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 农业院校 会计专业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草还田对小麦产量、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水土保持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小麦品种扬麦16为供试材料,设置常规处理(A)、稻草还田(B)、稻草还田减肥(C)、肥料运筹(D)和少免耕(E)5个处理组合。研究不同处理对小麦产量、农田地表径流NPK流失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还田使小麦产量比常规处理下降2.6%;(2)麦季农田总地表径流水量为2.06×106kg/hm2;(3)稻草还田能够明显降低农田地表径流水体NPK流失量,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N和K的流失量由高到低均依次为少免耕、常规处理、肥料运筹、稻草还田和稻草还田减肥,不同处理地表径流总P流失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肥料运筹、少免耕、常规处理、稻草还田和稻草还田减肥;(4)稻草还田能够增加农田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特别小麦抽穗期和成熟期稻草还田处理土壤速效NP含量均显著大于常规处理;(5)稻草还田使小麦产量略有下降,使农田地表径流水体NPK流失量明显降低,能够显著提高农田土壤速效NP含量。

关键词: 稻草还田 小麦产量 地表径流 NPK流失 土壤速效养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秸蚯蚓堆制后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变化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水稻秸秆与畜禽粪便(牛粪、猪粪和鸡粪)等干重混合物(RCD、RPM、RCE)接种蚯蚓(Eisenia foetida)进行堆制,研究堆肥产物的物理、化学及微生物特性变化。结果表明,蚯蚓堆制30 d后,稻秸牛粪、稻秸猪粪堆肥产物MBC含量显著下降;3种稻秸粪便混合物经蚯蚓堆制后,堆肥产物微生物代谢熵、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尤以RCD的变化明显。稻秸牛粪、稻秸猪粪及稻秸鸡粪混合物经蚯蚓堆制后,总固形物平均重量损失分别增加6.45%、4.22%和3.82%;pH值均降低,其中RCD显著降低。蚯蚓堆制有助于提高堆肥产物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同时使碳氮比降低。水稻秸秆混入部分畜禽粪便经蚯蚓堆制可减少堆肥时间并提高堆肥质量,混入的粪便以牛粪最好,猪粪次之,鸡粪最差。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蚯蚓堆制 物理化学特性 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即食调味鱼块加工栅栏因子优化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即食调味鱼块温和加工条件,最大限度地延长产品货架期,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和中心组合设计优化了即食调味鱼块加工栅栏因子,建立了科学的数学模型,获得最优栅栏因子组合为乳链球菌素0.6g/kg,乳酸钠1.0g/kg,山梨酸钾0.6g/kg,白醋0.8%,复合磷酸盐8g/kg,复合香辛料1%,微波功率880W,微波作用时间10min。

关键词: 调味鱼块加工 栅栏因子 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雄性不育种质特性及其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果树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2004-6-12’(魏可实生)、‘2004-2-30’(巨峰实生)及魏可(对照)葡萄花器官特征、花粉萌发率、花粉粒形态、成熟花粉粒内部结构以及花药、小孢子发育过程细胞学特征的观察,研究了葡萄雄性不育的特性。结果表明,‘2004-6-12’和‘2004-2-30’的花粉无生活力,花粉粒P/E值分别为(1.13±0.05)和(1.12±0.04),均为近球形,且无发芽孔和发芽沟;花粉粒横切面边缘光滑,外壁纹饰分别为网状和穴状。魏可(对照)花粉粒极轴值与赤道轴值之比(P/E值)(2.11±0.08),为长球形,萌发沟为三孔沟型,外壁纹饰为孔穴状。‘2004-6-12’和‘2004-2-30’小孢子败育主要发生在单核早期,但‘2004-6-12’在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就表现出部分异常,表明2者的小孢子败育可能与绒毡层提前解体有关。

关键词: 葡萄 雄性不育 花粉特性 细胞学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抽穗期是水稻(Oryza sativa)品种的重要农艺性状之一,适宜的抽穗期是获得理想产量的前提。鉴定和定位水稻抽穗期基因/QTL,分析其遗传效应对改良水稻抽穗期至关重要。以籼稻品种9311(Oryzasativa ssp.indica‘Yangdao 6’)为受体,粳稻品种日本晴(Oryza sativa ssp.japonica‘Nipponbare’)为供体构建的94个染色体片段置换系群体为材料,以P≤0.01为阈值,对置换片段上的抽穗期QTL进行了鉴定。采用代换作图法共定位了4个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分别位于第3、第4、第5和第8染色体;QTL的加性效应值变化范围为–6.4––2.7,加性效应百分率变化范围为–6.4%––2.7%;qHD-3和qHD-8加性效应值较大,表现主效基因特征。为了进一步定位qHD-3和qHD-8,在目标区域加密16对SSR引物,qHD-3和qHD-8分别被界定在第3染色体RM3166–RM16206之间及第8染色体RM4085–RM8271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13.9cM和6.4cM。研究结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水稻抽穗期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 抽穗期 数量性状位点(QTL) 水稻 代换作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金针菇集装箱冷库栽培技术初探

中国食用菌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栽培实践,介绍了金针菇集装箱冷库栽培过程中菌种制备、培养料配方、装袋和灭菌、接种和培养及出菇情况,讨论了集装箱式冷库栽培金针菇的可行性,为金针菇出口型企业的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针菇 集装箱冷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