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HPLC法同时测定鸡排泄物中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残留
《安全与环境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鸡排泄物中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残留的简便高效液相色谱法。该方法采用NH2柱作为色谱分析柱,V(乙腈):V(水)=97:3溶液为流动相。样品经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富集后,在紫外检测器214 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保留时间分别为10~11 min和18~19 min。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质量浓度在0.1~5.0μg/mL范围内,决定系数分别为0.999 9和0.999 5。在空白样品中添加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质量比为0.5 mg/kg、1 0 mg/kg和2.0 mg/kg时,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的回收率分别为77.52%~87.56%和68.95%~87.6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在5.54%~10.29%。环丙氨嗪的检测限为0.1 mg/kg,三聚氰胺的检测限为0.1 mg/kg。以鸡排泄物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提取液对环丙氨嗪和三聚氰胺提取效率及净化效果的影响,符合兽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关键词: 畜牧、兽医科学其他学科 环丙氨嗪 三聚氰胺 鸡排泄物 高效液相色谱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Stx2B-Tir-Stx1B多价融合蛋白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更好防治由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疾病,尝试研制基因工程疫苗,其中亚单位疫苗时具有很大优势。构建表达tir和stx1b的融合基因,将tir基因中间295个氨基酸残基(Tir295)与stx1b亚基基因72个氨基酸串联构建pGEX-stx2b-tir-stx1b重组质粒,将其转化于BL21(DE3),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该融合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目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含量的30%左右。重组蛋白纯化后皮下途径免疫小鼠,能够诱导高滴度(105)的IgG,鼻腔内途径免疫小鼠不仅能够诱导高滴度(104)的IgG,还能诱导高达102的IgA。二免后攻击50LD50的EHECO157∶H7,相对于对照组,免疫组粪便中排菌量明显降低、排菌时间明显缩短。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免疫原性良好,并且由Tir、Stx2b和Stx1b三部分抗原组成,可刺激机体产生针对转位紧密素受体(Tir)和志贺毒素(Stx)的抗体,在EHECO157亚单位疫苗设计或单克隆抗体抗制备中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EHECO157∶H7 转位紧密素受体 志贺毒素 融合基因 免疫原性


转高赖氨酸含量基因(Cflr)小麦植株的获得及种子中蛋白质和赖氨酸的含量分析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获得种子总蛋白和赖氨酸含量都提高的转基因小麦新种质,构建了高赖氨酸蛋白基因(Cflr)的植物表达载体pAHC25-Cflr,用基因枪法将其导入扬麦158,通过PCR、RT-PCR和半定量PCR对转基因小麦植株T0及T1代进行了检测,同时对种子总蛋白含量与结合态系赖氨酸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外源基因已稳定整合到转化植株T0和T1代基因组中,并在小麦不同转基因株系的T1代中获得了表达,但不同株系的表达丰度不同。在检测的12株转基因株系中,有11个株系籽粒蛋白质的含量与其受体品种有显著差异,其中有6个株系的增幅在10%以上,最高的增加了22.6%;有10个株系种子干重的结合态赖氨酸含量有明显提高,8个株系与受体品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最高的Y1-2增幅达39.5%;从种子的蛋白质赖氨酸含量来看,有9个株系较受体品种有显著提高,其中4个株系与受体品种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增幅最高的Y1-12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比受体品种提高了22.9%。


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复合涂膜保鲜草莓的效果
《江苏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草莓为试验材料,经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助剂复合涂膜,0~4℃贮藏11 d,探讨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助剂对草莓贮藏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助剂涂膜草莓的腐烂率和失重率分别比空白对照减少20.0百分点和3.9百分点,而可滴定酸和V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0.18百分点和0.17 mg/g,但对还原糖含量没有显著影响。草莓涂膜冷藏保存11 d,以还原糖含量和可滴定酸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涂膜剂最佳组成为:1.0%壳聚糖、0.2%SiOx、1.5%丙二醇、1.0%聚乙烯醇(PVA)。在最佳组合条件下,壳聚糖添加纳米SiOx助剂可显著提高草莓贮藏期。


均匀设计优选超声波提取甘薯叶黄酮的研究
《食品科技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应用均匀设计法优化了超声提取甘薯叶黄酮类物质的工艺条件,考察了乙醇浓度,液固比和超声时间3因素对甘薯叶黄酮类物质提取率的影响,并对甘薯叶黄酮提取物进行HPLC-DAD分析。结果表明:甘薯叶超声与未超声提取液都具有类似的黄酮类化合物所特有的吸收带I、II,且各吸收峰的相对强度也具备黄酮类化合物的特征。利用DPS7.05软件对超声提取甘薯叶黄酮进行二次多项回归分析,获得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64.5%,液固比44.3 mL/g,超声时间15 min,在此优化条件下甘薯叶黄酮提取率为5.48%。


加强党建工作 推动事业发展
《群众 》 2010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作出了重大部署,号召全党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创新,增强党的生机活力。根据这一要求,江苏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党支部在院党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江苏现代畜牧产业发展需求和院、所科研工作中心,针对畜牧所是年轻老所的特点,创新


古田山多菌蚊物理防治方法筛选试验
《食用菌 》 2010
摘要:试验根据多菌蚊成虫对光线、颜色、性激素的不同趋性,采用黄板、蓝板、杀虫灯和性诱剂四种不同的物理方法,来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诱杀方式。两个栽培大棚的物理诱杀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诱杀灯的诱杀效果最显著,黄板、蓝板效果其次,性诱剂效果最差。


秸秆腐熟剂对土壤微生物及养分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本研究室于常温下筛选研制的秸秆腐熟剂在土壤中的施用效果,通过盆钵模拟培养试验,设置腐熟剂的不同施用方式(单独施用腐熟剂、配施葡萄糖、配施尿素、配施尿素与葡萄糖),研究小麦秸秆还田施用秸秆腐熟剂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养分含量变化,为该秸秆腐熟剂的产品化及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秸秆腐熟剂以不同施用方式进入土壤后,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与活性相应发生显著变化,AWCD、Shannon多样性指数(H)、物种丰富度(S)均增大,早期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增加,腐熟剂与尿素的配合施用使土壤的基础呼吸和微生物代谢熵显著下降(P<0.05);腐熟剂施用加快了小麦秸秆的腐解速度,腐熟剂施用90d后,土壤中全磷、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腐熟剂与尿素的配合施用增幅显著(P<0.05)。在秸秆还田时,施用腐熟剂有助于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与多样性的提高,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腐熟剂与尿素配合施用的效果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