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814条记录
草菇4℃贮藏期间的品质及生理生化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菇V23子实体为供试材料,将其在4℃冰箱中进行贮藏,并测定在0、6h、12h、24 h、30h、36 h、48 h和60 h各个时间点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表明:草菇的感官品质在贮藏前24 h内就显著降低,而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中性蛋白酶活性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近,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草菇保鲜及低温自溶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草菇 低温贮藏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莓生长素合成限速酶FaYUC11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克隆草莓YUC家族新基因,探究其在草莓中的具体调控作用。【方法】以‘久香’草莓为材料,利用同源克隆技术克隆草莓果实大小调控相关的新基因,利用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结合定量RT-PCR技术,分析新基因在草莓果实膨大调控中的作用。【结果】从‘久香’草莓果实中克隆到1个草莓果实大小调控相关的新基因,命名为FaYUC11(Gen Bank登录号:JX417083.1),用草莓幼果微注射法建立了病毒诱导FaYUC11基因沉默的转基因草莓体系,结果发现,FaYUC11基因沉默后果实的膨大和正常生长均受到影响,并且导致果实瘦果(种子)中游离生长素含量下降、果实纵横径增长率降低。【结论】FaYUC11基因是草莓生长素合成途径中的关键基因,该基因通过调控生长素的合成继而调控果实的膨大。

关键词: 草莓 FaYUC11基因 生长素合成 基因沉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菇4℃贮藏期间的品质及生理生化研究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菇V23子实体为供试材料,将其在4℃冰箱中进行贮藏,并测定在0、6 h、12 h、24 h、30 h、36 h、48 h和60 h各个时间点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的改变。结果表明:草菇的感官品质在贮藏前24 h内就显著降低,而失重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中性蛋白酶活性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相近,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本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揭示草菇保鲜及低温自溶的内在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草菇 低温贮藏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抗病草莓新品种‘申琪’

园艺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申琪’是以‘红颜’为母本、‘章姬’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抗炭疽病草莓新品种。株形半开张,长势强旺,早熟稳产,果实长圆锥形或长窄楔形、整齐度好,第Ⅰ、Ⅱ级序果单果平均质量26.0g,果形指数1.53;果面鲜红、富光泽,果肉浅红色,肉细、汁液多、适口性佳,香气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0.5%~13.0%。较抗草莓炭疽病,中抗灰霉病;繁苗易,适合上海及长江流域地区促成栽培。

关键词: 草莓 优质 抗病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和糖肽结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NESP)是一种复杂的糖蛋白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衰引起的贫血,含有5个N-连接和1个O-连接的糖基化位点。本研究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NESP的肽质量指纹图谱和糖肽结构。采用胰蛋白酶将所有糖基化位点酶解成肽段,分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两性离子亲水相互作用色谱(ZIC-HILIC)分析。与HPLC相比,ZIC-HILIC对O-糖肽的分离效果较理想,质谱信号响应也更强。在此基础上,尝试采用ZIC-HILIC对非特异性蛋白酶链霉蛋白酶E(Pronase E)酶解肽段进行分析。根据MS/MS碎片信息,一共鉴定了3种类型的O-糖肽,其糖链组成为GalNAcGal(Neu Ac)_2、GalNAcGal(NeuAc)_1和GalNAcGal。

关键词: 新红细胞生成刺激蛋白 糖基化 质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能蛋水平对5~8周龄鹅摄入能量及粗蛋白表观利用率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探讨生长期肉鹅适宜的饲粮能量与粗蛋白需求量,试验选取体重相近的4周龄皖西白鹅和罗曼鹅母鹅各40只,采用2×2×2因子设计,测定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为11.49 MJ/kg和12.12 MJ/kg,粗蛋白水平分别为14%和16%时试验鹅的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水平对鹅摄入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影响不显著(P>0.05)。(2)饲粮能量水平为11.49 MJ/kg时鹅摄入的能量和粗蛋白表观利用率极显著高于12.12 MJ/kg水平(P<0.01)。其中,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4%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31.38%、71.89%和9.63%、7.27%(P<0.01);当饲粮粗蛋白水平为16%时,罗曼鹅和皖西白鹅摄入粗蛋白和能量的表观利用率分别高出48.95%、46.40%和12.87%、5.86%(P<0.01)。(3)饲粮粗蛋白水平与能量对鹅摄入养分的表观利用率无交互作用(P>0.05),但饲粮能量水平与鹅品种对鹅摄入能量的表观利用率交互作用明显(P<0.01)。(4)代谢能为11.49 MJ/kg,粗蛋白质为14%的饲粮可满足5~8周龄肉鹅生长发育的需要。由于罗曼鹅与皖西白鹅在摄入饲粮能量和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上差异极显著(P<0.01),因此这两个鹅品种各自饲粮能量与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还需经过更加精确的养殖试验才能予以确定。

关键词: 皖西白鹅 罗曼鹅 能量 蛋白质 表观利用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CRISPR/Cas9系统编辑水稻SBE3基因获得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系

分子植物育种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BE3是位于水稻第2号染色体上的水稻淀粉分支酶基因,该基因表达量的降低引起水稻抗性淀粉(resistant starch,RS)含量的提高。本研究应用CRISPR/Cas9系统对SBE3基因进行编辑,根据基因编码区序列(CDS)在第8外显子区域设计长度为20 bp的引导序列,化学合成引导序列并构建成sgRNA,将其插入到Cas9质粒骨架载体中,转化农杆菌。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方法将构建好的p CAMBIA1300:SBE3sgRNA:Cas9表达载体转入水稻受体材料沪LPR18中。使用PCR扩增转基因阳性植株中含有CRISPR/Cas9靶点的片段并测序验证,确定12个突变单株,其中2个是纯合型,通过后代分离,得到没有潮霉素基因筛选标记的SBE3纯合突变单株,测定其抗性淀粉含量高达10%以上。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已经通过CRIPR/Cas9技术获得稳定的高抗性淀粉水稻纯合突变体材料,为高抗性淀粉育种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和创建方法。

关键词: 水稻 SBE3 CRISPR/Cas9 抗性淀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欧蔬菜农药登记和限量标准差异及技术壁垒措施解析-以西兰花为例

植物保护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我国出口欧盟的蔬菜产品屡受欧盟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本文以农药残留超标出口受阻的典型蔬菜品种西兰花为例,研究中欧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及农药登记情况,通过对比西兰花农药登记情况、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农药管理差异,分析中欧差距,为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出以下建议:加快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农药登记和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法规;增强农药信息开放性;积极应对欧盟WTO/SPS通报;以及设置贸易壁垒限制劣质产品的进口.

关键词: 中欧 蔬菜 农药登记 最大残留限量 技术性贸易壁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流控法去除低温保护剂对卵母细胞发育的影响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8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减小低温保护剂去除过程对卵母细胞造成的渗透损伤和毒性损伤,本文利用微流控芯片对猪二次减数分裂中期(MⅡ-stage)卵母细胞低温保护剂的去除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首先分析了微流控去除方法中去除时间、去除液成分及浓度对卵母细胞存活率及体外发育情况的影响,然后将微流控去除方法与传统的一步法、两步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微流控法中去除总时间为8 min时,卵母细胞存活率(95.99%±4.64%)及桑椹胚率(74.17%±1.18%)与新鲜细胞(98.53%±2.94%;78.22%±1.3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 mol/L蔗糖去除液最有利于卵母细胞低温保护剂去除后的存活及体外发育;微流控法去除低温保护剂后,卵母细胞的存活率、体外发育情况等,均好于传统去除方法。本文研究结果提示,以微流控法去除低温保护剂可减小对卵母细胞的损伤,从而可能进一步提高卵母细胞的低温保存效果。

关键词: 低温保护剂 微流控芯片 卵母细胞 去除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灵芝孢子粉中麦角甾醇的测定分析及其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

菌物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条件,首次实现在完成灵芝孢子粉中麦角甾醇含量测定的同时,对灵芝孢子粉中脂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麦角甾醇准确、稳定、特异性好,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基线平直、色谱峰丰富且具备较好的分离度,该方法适合在分析测定灵芝孢子粉中麦角甾醇(282nm)含量的同时,对其脂溶性成分(245nm)的指纹图谱进行分析,为整体评价灵芝孢子粉及其产品的质量提供依据。运用建立的方法对收集的各孢子粉样品进行分析,表明破壁与否及破壁时间长短对灵芝孢子粉中麦角甾醇及脂溶性成分的溶出有显著的影响,实验认为最佳的破壁时间为20–30min;低温冻藏可以有效地保护样品中的成分;随着产粉时间的延长,孢子粉中麦角甾醇的含量变化不大,脂溶性成分总体上有所增加;不同原料来源孢子粉中麦角甾醇的含量和脂溶性成分指纹图谱的差异都很大,且麦角甾醇的含量与指纹图谱色谱峰的丰富程度没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不能仅以麦角甾醇的含量来表征灵芝孢子粉的质量,二者的综合分析对灵芝孢子粉质量的评价才更有意义。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高效液相色谱法 麦角甾醇 指纹图谱 脂溶性成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