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直接压片工艺的优化
《核农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优选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工艺条件,采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加工杏鲍菇秋葵咀嚼片,以杏鲍菇粗多糖、杏鲍菇超细粉、黄秋葵超细粉为原料,选取片重差异、崩解时限、硬度及脆碎度的综合评定值为评价指标,利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充填压力、充填深度、转台速度和原料粒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通过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杏鲍菇秋葵咀嚼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充填压力20k N、充填深度12 mm、转台速度20 r·min~(-1)、原料粒度260目。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综合利用杏鲍菇及黄秋葵资源提供了科学理论依据,促进了我国片剂产业的工艺创新。


低温减压贮藏对“川中岛”水蜜桃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不同减压贮藏条件(10、50和90 k Pa)对"川中岛"水蜜桃在(4±0.5)℃下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贮藏能有效地延缓水蜜桃果实品质下降。其中,经50 k Pa处理贮藏效果较好,经其处理的果实褐变程度较低,并明显延缓水蜜桃后熟速率,保持了较高的硬度,与常压对照相比,失重率降低了40.00%,腐烂指数减少了87.50%,保持了水蜜桃较佳的感官品质,对保持水蜜桃色泽、香气、味道有显著效果。


中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锦枫’的选育
《果树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锦枫’是以‘锦绣’(‘白花’ב云暑1号’)为母本、‘沪10-17蟠桃’为父本(黄肉)杂交选育出的中晚熟鲜食黄桃新品种。果实形状近圆,果皮底色为黄色,果面茸毛中,果肉黄色,肉质致密,风味甜,香气浓;平均单果质量202~214 g,最大单果质量365 g,果形指数0.93~1.01;黏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ω)12.2%~14.5%,硬度7.28 kg·cm~(-2),品质上。果实生育期115~125 d,在上海地区(东经120°52′~122°12′,北纬30°40′~31°53′)7月下旬成熟。萌芽率中,成枝力中。花为蔷薇型,无花粉。抗逆性、抗病性强。货架期5 d,冷藏20 d。适合上海周边地区栽培,第3年开花结果,丰产性中等。


基质含水量对不结球白菜生长的影响
《北方园艺 》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以不结球白菜品种"新场青""苏州青""新夏青5号"和"抗热605"为试材,在温室里采用盆栽方式,设定4个白菜品种基质含水量处理,即基质最大持水量的100%(T1,灌水量上限,下同)、80%(T2)、60%(T3)、40%(T4),通过测定不结球白菜叶片的叶绿素荧光特性、叶绿素吸收率、类黄酮含量、氮平衡指数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鲜质量、叶面积,比较不同基质含水量处理对不结球白菜叶绿素荧光与生长指标的影响,以期探索不结球白菜生长的灌溉依据。结果表明:4种不结球白菜在不同基质水分处理下,地上部鲜质量和叶片面积的变化规律为T2>T1>T3>T4,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T2、T3处理下4种不结球白菜的地上部干质量显著高于T1、T4处理;根系干鲜质量变化规律为T3>T4>T2>T1;随着基质含水量的降低,根冠比呈上升趋势,而叶片含水量呈下降趋势,类黄酮含量降低,氮平衡指数上升。基质含水量对4种不结球白菜叶绿素吸收率影响不同,且各个时期表现也不同,总体上T2处理高于其它处理。实际光量子产量和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规律均为T2>T1、T3>T4,T1、T3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不同基质含水量处理下不结球白菜的生长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差异显著,以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为最适含水量。


释放方法对异色瓢虫防控辣椒桃蚜效果的影响
《植物保护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在设施栽培条件下,释放异色瓢虫防治辣椒上桃蚜的防治条件及综合防治效果,本文研究了温室条件下,异色瓢虫不同释放密度和释放次数对桃蚜及烟粉虱种群动态、辣椒生长势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异色瓢虫高密度(0.31卡/m~2)释放两次对辣椒上桃蚜种群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低密度(0.25卡/m~2)释放3次和10%吡虫啉WP 450 g/hm~2处理的效果次之,而低密度(0.25卡/m~2)释放两次对辣椒上蚜虫的控制效果最差;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10%吡虫啉WP 450 g/hm~2处理的防效逐渐降低,而瓢虫高密度释放(处理Ⅱ)和低密度释放3次(处理Ⅲ)仍维持较高的防效,分别为90.04%和85.29%,显著高于药剂处理组;释放瓢虫的3个处理组的烟粉虱种群密度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显著低于药剂处理组;天敌释放组(处理Ⅱ和Ⅲ)和药剂处理组的植株生长势较好,叶片数和株高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天敌释放组(处理Ⅱ和Ⅲ)辣椒产量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本研究结果可为辣椒上蚜虫的生物防治提供依据.


电子束辐照对冷鲜鸡肉的杀菌效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冷鲜鸡肉为试材,研究了冷鲜鸡肉经电子束辐照后的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灭菌效应(D10值)及菌落总数和感官品质在贮藏期的变化。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后冷鲜鸡肉中鼠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D10值分别为0.483、0.932、0.715 kGy。在0~4℃贮藏条件下,4 kGy剂量辐照贮藏14 d、6 kGy及以上剂量辐照贮藏28 d后菌落总数均低于规定限值5×105CFU/g,且感官品质无显著影响。


抑制前列腺癌的食药用菌醇提物的筛选及灵芝醇提物对癌细胞的抑制机理
《菌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比较了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巴氏蘑菇Agaricus blazei、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毛头鬼伞Coprinus comatus、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灵芝Ganoderma lingzhi、香菇Lentinula edodes、桑黄Sanghuangporus sanghuang和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 10种食用菌醇提物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的影响,其中灵芝醇提物对LNCaP细胞增殖及5ɑ-还原酶活性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对LNCaP细胞释放PSA的抑制效果也好于其他食用菌。进一步研究灵芝醇提物对LNCaP细胞的抑制机理,结果表明,灵芝醇提物通过诱导细胞凋亡、使Caspase-3、Bax、P53活性升高,PARP、Bcl-2活性下降来实现对LNCap细胞的抑制作用。利用自噬抑制剂氯喹和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观察细胞自噬在灵芝醇提物抗肿瘤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体外激活细胞自噬对LNCaP细胞起到保护,从而减弱了灵芝醇提物的抗肿瘤作用。
关键词: LNCaP 抑制率 细胞凋亡 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自噬


黄芪颗粒对DON致BALB/c小鼠免疫损伤的保护作用
《中国兽医科学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黄芪颗粒对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致BALB/c小鼠免疫抑制的保护作用,将48只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黄芪对照组、DON组和黄芪-DON组.黄芪对照组和黄芪-DON组提前1周在饮水中添加黄芪颗粒(0.02 g/mL),连续5周;DON组和黄芪-DON组灌喂DON 2.4 mg/(kg·d),连续28d.每天观察体质量、采食量、脏器系数、病理组织学、血液学指标等的变化;采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IL-1β、IL-2、IFN-γ、TNF-α、TGF-β水平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上述细胞因子基因mRNA的表达,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CD4~+、CD8~+、CD3~+、CD19~+T细胞.结果显示,黄芪-DON组的体增重、采食量和脾系数显著高于DON组(P<0.05),肝系数、肾系数显著减小(P<0.05);通过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黄芪-DON组肝、肾的病变程度明显低于DON组;黄芪-DON组CD4+/CD8~+、CD19~+和血清IL-2、TNF-α、IFN-γ、TGF-β水平均显著高于DON组(P<0.05),脾中IL-2、IFN-γ、TGF-β基因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高于DON组(P<0.05).结果表明,黄芪颗粒能明显减轻DON所致肝、肾损伤,缓减DON诱导的免疫抑制,可显著提升机体的免疫水平.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黄芪 BALB/c小鼠 免疫毒性


灵芝提取物β-1,3-葡聚糖含量测定及多糖成分分析
《菌物学报 》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酶法试剂盒检测法和苯胺蓝荧光检测法对不同结构多糖中β-葡聚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对高纯度β-1,3/1,6-葡聚糖的含量检测均较为准确,但含有葡萄糖的杂多糖和多分支连接的β-葡聚糖均会对酶法试剂盒检测产生干扰,苯胺蓝荧光法检测β-1,3-葡聚糖专一性较好。通过比较不同灵芝提取物中β-1,3-葡聚糖的含量和得率可知,热水提取物和KOH提取物中β-1,3-葡聚糖的含量较高,分别为20.52%和45.86%,β-1,3-葡聚糖得率分别为0.27%和1.27%,占β-1,3-葡聚糖总提取得率的88%。HPSEC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提取物中多糖的分子量分布不同,热水提取物中主要包含2个组分,分子量分别为2.835×10~6Da和9.587×10~4Da,KOH提取物中主要包含分子量分布在1×10~5–1×10~6Da范围内的3个组分。各提取物中多糖的单糖组成均以葡萄糖为主,水提多糖中含有少量半乳糖,酸碱提取多糖中含有少量木糖和甘露糖。本研究结果显示,分步提取中沸水和KOH碱溶液提取β-1,3-葡聚糖效率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