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8323条记录
渔船风荷载计算方法的比较研究

渔业现代化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大风天气时风荷载和波浪荷载共同作用下渔船容易走锚或倾覆,作为主要荷载之一,有必要了解不同风速下渔船所受风荷载的大小。分析研究了国内外应用较广的几种关于船舶风荷载计算方法及其应用于渔船的优缺点。并选取其中两种方法计算了8154型渔船所受风荷载大小,比较计算结果发现二者纵向分力计算结果比较接近,横向分力计算结果存在一定差别,有待于进一步的验证和研究。

关键词: 渔船 风荷载 计算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HSP90基因的原核表达与鉴定

渔业科学进展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脊尾白虾热休克蛋白90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经酶切验证和DNA测序鉴定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表达宿主大肠杆菌Rosetta,优化温度、时间、IPTG和OD600表达条件进行诱导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和质谱检测,并用Quantity one软件分析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含脊尾白虾HSP90基因的重组表达载体pET-30a-HSP90,表达目的蛋白相对分子量为82.7kD,为HSP90蛋白。通过条件优化认为重组菌株Rosetta/pET-30a-HSP90的最佳诱导温度为37℃,最佳IPTG浓度为1.0mmol/L,最佳诱导时机和诱导时间分别为0.58h、7h。

关键词: 脊尾白虾 热休克蛋白90 原核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岩藻多糖的单糖及糖醛酸含量

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 2011

摘要: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岩藻多糖7种单糖及2种糖醛酸含量的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岩藻多糖用三氟乙酸水解、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衍生化,并采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仪在250nm波长下进行测定,实现了7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的良好分离。7种单糖和2种糖醛酸在1~5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8,回收率在86%~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均<10%。甘露糖和岩藻糖检出限分别为0.5μg/mL和2.0μg/mL,其余单糖和糖醛酸检出限为1.0μg/mL。该方法重现性好,能够快速地对多糖样品进行组成分析。

关键词: 岩藻多糖 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 柱前衍生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多功能渔港建设

河北渔业 2011

摘要:功能多元化是渔港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介绍美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功能多元化比较成功的渔港的相关利用情况,归纳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对我国大陆沿海渔港发展功能多元化建设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 渔港 多功能 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RNA干扰的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克隆了石斑鱼神经坏死病毒(Nervous necrosis virus,NNV)的衣壳蛋白(Major capsid protein,MCP)基因序列并构建了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与MCP基因的融合真核表达载体pEGFP-MCP,设计了3对针对MCP基因序列的小片段干扰性RNA(Small interrering RNA,siRNA)序列(NNV-001、NNV-002、NNV-003),开展了转染方法、转染剂量与转染效果的研究,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EGFP-MCP和不同剂量的siRNA共转染导入黑头呆鱼肌肉(FHM)细胞.结果表明,用无血清培养基转染、4~6 h后换液的转染方法,比不换液、只将转染混合物代替同体积培养基的转染方法效率高;当质粒的转染量为50、70、100和150ng时,100ng的转染量为最合适;在pEGFP-MCP与siRNA共转染组,3对siRNA序列都有干扰效果,均能干扰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其中NNV-002效果最好.当siRNA终浓度为200 mol/L时,显示出了较好的沉默效果.

关键词: 石斑鱼 神经坏死病毒 衣壳蛋白基因 RNA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养殖模式对三角帆蚌体内氮磷和生长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三峡童庄河库湾不投饵养殖模式和湖北公安养殖池塘中肥水养殖模式下的三角帆蚌为对象,研究了不同放养模式对三角帆蚌生长及养殖产量的影响,同时测定不同养殖模式下三角帆蚌体内和水体中TN、TP,分析三角帆蚌组织中TN、TP与不同水质环境下TN、TP的关系。结果表明:水体中N、P的水平对三角帆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同TN、TP水质条件下,三角帆蚌组织中的TN、TP没有差异,表明三角帆蚌组织中的TN、TP与水环境中的TN、TP没有相关性;传统肥水养殖模式下三角帆蚌的生长和产量都优于三峡童庄河库湾不投饵养殖模式,不投饵养殖模式珍珠的产能接近池塘传统养殖模式的下线。研究同时表明,在大水面水体采取低密度吊样三角帆蚌的放养模式,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初级生产力。这为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养殖模式 生长 珍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亚湾海域鱼类分类多样性研究

水产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20世纪80年代起大亚湾海域鱼类调查研究的历史资料,采用Nelson分类系统对鱼类物种组成进行了系统整理,从不同分类阶元分析了大亚湾海域鱼类的多样性。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分类多样性指数(Δ+和∧+),目级和科级水平丰富度(R)以及目级和科级水平相似性系数(C)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指数,其中分类阶元包含指数TINCLi为本文首次提出。结果显示,大亚湾海域共记录鱼类22目94科206属,以鲈形目种类居绝对优势。采用分类阶元包含指数分析,大亚湾海域鱼类组成目、科、属所分别拥有的(科、属、种),(属、种)和(种)的平均数目分别为(4.27、9.36、14.55),(2.19、3.40)和(1.55),高于东海陆架,而低于东沙群岛海域,并且与纬度梯度成反比,证明低纬度海域的鱼类分类多样性低,种类组成主要集中分布于较少数的分类类群。使用PRIMER 5.2软件计算了平均分类差异指数Δ+和分类差异变异指数∧+,数值分别为62.2和110.0,其中Δ+低于东海陆架区(65.7),高于东沙群岛海域(55.2),说明大亚湾海域鱼类的亲缘关系比东海陆架区海域鱼类近,比东沙群岛海域鱼类的远,并且分布较不均匀。3个海区的相似性系数比较结果显示,在目级水平上,大亚湾海域鱼类组成同东沙群岛接近,而科级水平上同东海陆架区更为接近。本研究在种以上的分类阶元审视大亚湾海域鱼类组成,以期增加对大亚湾鱼类多样性的认识,为该区域鱼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分类阶元包含指数 分类多样性 相对丰富度指数 相似性指数 大亚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硫复合保鲜剂结合冰温气调保鲜南美白对虾

食品与机械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改善南美白对虾容易褐变的情况,使用无硫复合保鲜剂(F)、臭氧水(C)预处理南美白对虾,与亚硫酸氢钠(Y)预处理对比、进行气调(MAP,75%CO2/25%N2)包装,冰温(-1.5±0.5)℃贮藏,通过多酚氧化酶(PPO)活力、挥发性盐基氮(TVB-N)、菌落总数(TPC)和感官评定等指标评价各处理方式对南美白对虾的褐变抑制和保鲜效果。F组、C组、Y组分别在第12,10,13天开始出现显著褐变,F组、Y组保鲜效果相似,使冰温条件下的货架期延长约2.5倍。无硫复合保鲜剂结合冰温气调包装(MAP)的处理方式是南美白对虾保鲜的安全有效手段,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无硫复合保鲜剂 亚硫酸氢钠 臭氧 气调包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对鲤不同组织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水产学杂志 2011

摘要:中草药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氧化和抗疲劳等作用。在水温23℃下,给饲养在水族箱中平均体质量85.88±2.45g的鲤(Cyprinus carpio L)投喂添加了复方中草药AB(由甘草等组成)、CD(由茵陈、板蓝根等组成)的配合饲料和一个对照组,连续饲喂28d后,停食一天,采集实验鱼血清和组织(肝胰脏、脾、鳃)样本,测定溶菌酶含量。结果显示,29d时,CD组血清及各组织溶菌酶含量均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AB组除肝胰脏组织外,血清和其余组织中的溶菌本科含量也和对照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种中草药之间溶菌本科含量除肝胰脏组织外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这两种复方中药均有不同程度促进鱼类免疫力的作用。

关键词: 鲤(Cyprinuscarpio L.) 中草药 溶菌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海野生斑节对虾亲虾卵巢发育过程中的脂肪酸组成

热带海洋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生物学和生理生化方法研究我国南海北部野生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亲虾在卵巢发育不同阶段的卵巢、肝胰腺和肌肉的脂肪酸(fatty acid,FA)组成及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亲体肝胰腺、卵巢和肌肉的脂肪酸中棕榈酸(16:0,17.61%—33.6%)、棕榈油酸(16:1n-7,8.08%—14.36%)、18:0(6.46%—17.15%)、油酸(18:1n-9,9.64%—18.81%)、花生烯酸(20:4n-6,arachidonic acid,ARA,4.8%—10.83%)、二十碳五烯酸(20:5n-3,eicosapntemacnioc acid,EPA,4.64%—11.98%)及二十二碳六烯酸(22:6n-3,docosahexaenoic acid,DHA,2.23%—9.3%)占主要比例。在卵巢发育不同阶段,卵巢中的12:0、14:0、16:0、18:0、20:0及总的饱和脂肪酸(saturation fatty acid,∑SFA)的含量逐渐上升,成熟期达到最高,产卵后下降;肝胰腺16:0和饱和脂肪酸(∑SFA)呈波动上升趋势;肌肉中的14:0、16:0、18:0、20:0及∑SFA呈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变化,在接近成熟期(IV—V)降到最低,产卵后回升到最高。在肝胰腺、卵巢、肌肉组织发育过程中,16:1、18:1n-7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ono unsaturation fatty acid,∑MUFA)的含量均呈现波浪式上升,成熟期(V)达到最高。18:2n-6、ARA及n-6 FA含量起伏波动,先升后降,成熟前期(III—IV)达到最大值,在成熟期达到最小值。卵巢中EPA、n-3 FA呈现出下降趋势,成熟期(V)接近最低,EPA、DHA及总的n-3 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 unsaturation fatty acid,∑PUFA)含量在卵黄囊发生期(III)波动上升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步下降,VI期(产卵后)最低或回落到未成熟期水平。DHA/EPA、∑n-3/n-6及∑PUFA/SFA的比值波动变化,在卵黄囊发生期(III)或成熟期(IV—V)上升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步下降,VI期(产卵后)最低或恢复到未成熟期(I)水平。在自然海区性成熟的斑节对虾亲体组织中,∑SFA:∑MUFA:∑PUFA比例近似为35%:30%:35%;n-3与n-6、∑PUFA与∑SFA及DHA与EPA达到近似的平衡状态。研究结果为斑节对虾亲虾人工配合饲料的配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 卵巢发育 卵巢 肝胰腺 肌肉 脂肪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