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醋栗干酪加工工艺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牛奶为主要原料,以黑醋栗浓缩汁为辅料生产黑醋栗干酪,对黑醋栗干酪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确定黑醋栗干酪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黑醋栗最佳添加量为5%,最佳的工艺参数是干燥温度为55℃,压榨时间为12 h,发酵时间为7 h,发酵温度为3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揭膜对棉田土壤温度、棉花产量及环保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2个棉花新品种为材料,研究适时揭膜(UPF)对棉田土壤温度,蕾铃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及残膜回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UPF对棉田具有降温作用,UPF的平均土壤温度低于全生育期覆膜(MPF)0.47℃,从土壤深度上看,△t5 cm>△t10 cm=△t15 cm,从时间上看,△t14:00>△t20:00>△t8:00,综合土壤深度和时间2因素,△t5 cm,14:00最大(0.71℃)、△t10 cm,8:00最小(0.27℃);UPF蕾铃数前期小于MPF,后期大于MPF;UPF的产量、单株铃数、单铃质量、衣分均高于MPF,株高低于MPF,其中小区产量、单株铃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每公顷棉田UPF可回收残膜57.78 kg,回收率达到85.56%。UPF有利于棉田土温降低、棉花后期生长及残膜回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TM影像光谱指数的棉花病害严重度估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 2011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获取多时相试验区TM影像和大田同步调查棉花黄萎病,将TM影像光谱指数与病害严重度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棉花病害严重度估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病害严重度的增加,TM影像光谱指数B2,B4,SATVI,OSAVI,MSAVI,TSAVI,SVNSWI,SNSWIa,SNSWIb,SVNI,DNSIa,DNSIb,NDSWIa,NDSWIb,RNSWIa,RNSWIb,DVNI,EVI,TVI,SAVI,DVI,NDVI,RVI和PVI逐渐减小,B1,B3,B7和RI逐渐增加,NDGI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而B5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病害严重度与TM影像光谱指数B1,B3和R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4,OSAVI,MSAVI,TSAVI,SVNSWI,SNSWIa,SNSWIb,SVNI,DNSIa,DNSIb,NDSWIa,NDSWIb,RNSWIa,RNSWIb,DVNI,EVI,TVI,NDGI,SAVI,DVI,NDVI,RVI和PVI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ATVI呈显著负相关,与B2,B5和B7均未达显著相关.建立的8个TM影像光谱指数估算棉花黄萎病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以DVI和DNSIb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精度最高,表明利用多时相TM卫星影像光谱指数进行棉田病害定量诊断是可行的.
牛输卵管上皮细胞的纯化培养与生长特性研究
《中国畜牧杂志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依据牛输卵管上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对EDTA/胰酶消化敏感性不同,分离纯化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并以其进行生长曲线和细胞凋亡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输卵管上皮细胞在DMEM/F12培养基中生长旺盛,第3代细胞在2.5×104个细胞/孔的起始浓度下,生长周期明显,7 d左右可以达到100%汇合。第11代细胞达到100%汇合的时间较第3代细胞延长3 d左右,细胞出现滞长现象。用膜联蛋白V-FITC/PI双标记流式细胞术检测输卵管上皮细胞凋亡,发现输卵管上皮细胞在生长期细胞凋亡速度慢,在接触生长期中短期内饥饿培养对凋亡影响不大。9代以前细胞凋亡率每代增加约1%左右,但9代后凋亡率明显加快,在9代时为15.5%,11代时已经达到了20.7%,13代为26.4%。因为细胞凋亡时细胞的核质出现退化,提示以输卵管上皮细胞作为核移植供体材料或建立早期胚胎发育的共培养体系时,应该使用10代以前的细胞为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胡萝卜及其制品中棒曲霉素测定方法的研究
《中国酿造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该文对胡萝卜制品中棒曲霉素的分析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以液-液萃取为前处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胡萝卜制品中棒曲霉素。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通过对乙酸乙酯提取次数、净化次数、水分含量、干燥时间的研究,优化了传统的液-液萃取测定棒曲霉素的方法。该方法处理和测定棒曲霉素回收率好,而且对胡萝卜样品和胡萝卜浆(或汁)均适用。胡萝卜样品的回收率为86.6%~98.3%;胡萝卜汁样品的回收率为86.8%~99.1%,相对标准偏差≤4.2%。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熟机采杂交棉新陆早44号制种技术
《中国棉花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杂交棉以其生长势旺、抗逆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良等优点成为新疆棉区棉花增产的新突破口。本地制种的种子发芽率、地域适应性较内地引进的杂交种都要高。新陆早44号(原代号新垦杂1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以本所自育抗病品系MP1为母本、自育抗病品系FP1为父本,人工去雄杂交而成的新组合。2009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了配合该在新疆本地区的大面积制种和品种示范,现将新陆早44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SSR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转育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回交亲本
《棉花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将常规育种选择方法和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对用于回交转育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的33个早熟陆地棉品系进行筛选。用9个主要性状观察值和260对SSR引物扩增结果均可将33个品系聚为2大类4亚类,这些亚类之间的表型特征差异较明显。从基于分子标记结果划分出的A1、A2、B1、B2亚类中挑选出关键性状综合表现较好的优良品系,并参照主要性状观察值的聚类结果剔除表现型相似的品系,筛选出8个典型代表优良品系,用以进一步回交转育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棉花胞质雄性不育系 回交转育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湖羊与中国美利奴军垦细毛羊子宫组织形态学研究
《畜牧与兽医 》 2011 北大核心
摘要:本试验旨在对绵羊多胎湖羊与单胎细毛羊孕角子叶面积、子叶内DNA含量及子宫、胎儿重量与早期妊娠之关系的分析,揭示绵羊多胎妊娠的生物学基础,以便在生产上采取相应措施,从而达到提高绵羊繁殖力的目的。
关键词: 湖羊 中国美利奴军垦细毛羊 子宫子叶面积 子宫腺上皮厚度 子宫重量 胎儿重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性、聚类和相关性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为新疆陆地棉品种选育、选择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参考依据。【方法】对29个陆地棉品种(系)的主要性状进行变异性、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结果】29个陆地棉品种(系)聚为2大类4亚类,这些亚类之间的表型特征差异较明显;其始节位、果枝数、667 m~2株数、株高的变异系数较大,产量及其构成次之、纤维品质构成最小;皮棉产量与单株铃数、单铃重、667 m~2株数、衣分、始节位、果枝数、绒长呈正相关,与株高、籽指、衣指、比强度、整齐度、伸长率和马克隆值呈负相关,其中衣分、667 m~2株数与皮棉产量达到了显著水平。【结论】衣分和667 m~2株数是影响皮棉产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单株铃数、单铃重,因此南疆种植陆地棉应选择高衣分品种、适当增大栽培密度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