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浅析一种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
《南方农机 》 2021
摘要: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肥效快且有很高的养分利用率,能够有效避免肥料在较干表层土中施入导致无法有效溶解、挥发失效、影响施肥效果的问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尿素态、铵态氮肥施入地表造成挥发损失的问题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减少肥料应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所以推广应用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对于提高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应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实践,主要探讨分析了一种适宜于多工况条件下的高效水肥一体化灌溉设备,该设备不仅有着很高的工作效率,而且能够在多工况条件下应用,有效调节施肥量,动力比较轻便,尤其适于蔬菜种植以及果树种植灌溉方面的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穴盘苗力学特性及穴盘拔秧性能的试验研究
《农机化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使用不同生长期的辣椒穴盘苗进行茎秆拉断试验,模拟取苗机构进行夹紧力试验,并根据苗龄、基质含水量、基质成分3个因素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的穴盘拔取正交试验.试验发现:拉断辣椒穴盘苗所需的拉断力随夹秧位置的提高而逐渐降低,茎秆的抗拉能力高于枝叶,茎秆越粗壮抗拉断能力越强;取苗时,土壤黏附力是影响拔取力和夹紧力的主要因素;基质配比对从穴盘中取出穴盘苗所需的拔取力影响高度显著,含水率对拔取力影响较为显著,苗龄对拔取力无显著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直接拔取的方式从穴盘中取出穴盘苗是可行的,但夹具的夹紧力要根据穴盘苗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夹持部位应尽量靠近基质块上表面,避开茎秆基节;取苗时,苗龄50天以上,基质中泥炭、蛭石、珍珠岩的比值为1:1:1,含水量为50%,最为合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地区千日红繁育栽培及其利用价值
《园艺与种苗 》 2021
摘要:千日红是苋科千日红属一年生草本花卉,其花期长、花繁色艳,是观赏绿化、美化环境、用作干花、切花、插花的优良资源。全草及花序可入药,可提取天然食用色素、挥发油等,花序还可作花茶饮用。千日红集观赏、药用、保健、食用价值为一身。但目前多用作观赏栽培,其他应用价值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该文介绍了千日红的繁育栽培方法,包括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等,并总结概括了千日红的利用价值,为其推广栽培及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扁桃-冬小麦间作系统树冠截光程度对小麦产量和灌浆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果粮间作模式下树冠遮阴对间作冬小麦灌浆期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粮间作模式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为研究对象,设置重度遮阴和轻度遮阴2个处理,以单作小麦为对照,对间作区域光合有效辐射(PAR)、小麦产量及灌浆期叶片光合色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光响应曲线、荧光动力学参数、群体光合速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间作区域遮阴程度受树冠结构和间作区域距树体距离共同影响,主干分层形扁桃(重度遮阴)近冠和远冠间作区域小麦灌浆期PAR日均值为自然光强的18.61%和25.90%,小冠圆头形扁桃(轻度遮阴)对应值为56.00%和64.53%。与扁桃间作导致小麦旗叶Chla+b含量和Chla/b比值降低; PAR日均值≤56.00%自然光时,小麦旗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 PAR日均值≤25.90%自然光时,旗叶光系统Ⅱ的实际光合效率(ΦSP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及群体光合速率日均值均显著降低; PAR日均值≥64.53%自然光时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补偿现象。综上,扁桃-冬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光合能力及产量与遮阴程度密切相关,重度遮阴导致小麦单叶和群体光合能力及产量显著降低;轻度遮阴条件下,小麦旗叶光合能力无显著变化,群体光合速率存在明显的补偿现象,对产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扁桃-冬小麦间作 树形 遮阴强度 间作区域 光合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除草剂减施效果评价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除草剂添加助剂减量施用对核桃-小麦间作模式下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为麦田除草剂减量施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的方法,定点取样调查各处理的杂草株数、鲜质量,评价除草剂减施对冬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药后45 d,6%双氟·唑草酮OD减施30.00%及其减施30.00%+助剂’激健、20%双氟·氟氯酯WG减施30.00%及其减施30.00%+助剂激健、10%苯磺隆WP减施30.00%及其减施30.00%+助剂激健对核桃-小麦间作麦田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2.33%~97.97%和98.78%~99.57%,且对小麦安全,无药害。【结论】6%双氟·唑草酮OD、20%双氟·氟氯酯WG和10%苯磺隆WP减施30.00%可有效防核桃-小麦间作麦田播娘蒿、灰绿藜等阔叶杂草,且对小麦生长安全,可在大田合理轮换使用。
关键词: 核桃-小麦间作 冬麦田 阔叶杂草 除草剂减施 药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卧式青核桃脱皮机关键部件优化与试验
《食品与机械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分析卧式青核桃脱皮机整机及关键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选择不同结构类型的板刷、刀片以及不同的刀片排列方式进行脱皮试验。确定卧式青核桃脱皮机的关键部件为:c型板刷、f型刀片及h型刀片排列方式其运行参数为:主轴转速25~35r/min,喂入量1 000~3 000kg/h。当喂入量为2 000 kg/h,主轴转速为30r/min,脱皮间隙为35mm,脱皮角度为2°时,新新2青核桃脱净率为92.12%,破损果率为4.28%,温185青核桃脱净率为90.32%,破损果率为6.17%,扎343青核桃脱净率为94.69%,破损果率为4.77%。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5种植物免疫诱导剂在黄瓜上应用效果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5种植物免疫诱导剂对黄瓜光合生理变化和抗病性的影响,为植物免疫诱导剂在黄瓜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测定5种植物免疫诱导剂对黄瓜光合生理变化、抗病性和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结果】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可提高叶绿素含量、促进黄瓜植株花期提前,产量相比对照提高3.5倍;植物免疫诱抗蛋白提高黄瓜植株光合性能,防治黄瓜白粉病效果达99.07%;蛋白免疫制剂提高了POD和CAT活性,是CK值的1.8和2.5倍,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70.68%。【结论】植物免疫诱抗蛋白和那氏齐齐发诱导剂可显著促进黄瓜增产且可提高黄瓜植株对白粉病抗病性,适宜在黄瓜生产中应用。
关键词: 植物免疫诱导剂 黄瓜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诱导抗病性 防御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