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匀播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匀播方式和施氮量对冬小麦群体、光合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选用‘新冬22号’(‘XD 22’)和‘新冬46号’(‘XD 46’)为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区播种方式设匀播(UN)和常规条播(DR)2个处理,副区施氮量设0(N0)、150(N150)、300(N300)、450(N450)和600(N600)kg/hm2 5个水平,测定冬小麦分蘖成穗、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干物质转运、分配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1)一定范围内,随着施氮量增加,小麦单株茎数、成穗数和群体叶面积指数(LAI)增大;与DR相比,UN小麦单株茎数、成穗数、群体叶面积指数也增大,尤其增大了灌浆期叶面积指数。2)随着施氮量增大;匀播提高了小麦叶片净光合速率,尤其提高了冠层中、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3)随着施氮量增大,小麦花前茎鞘、叶片干物质积累量、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和转运率、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穗数、穗粒数及产量均先增大后减小;与DR相比,UN提高小麦植株营养器官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穗数、穗粒数和产量,2个品种于N300和N450水平下产量达到最大;在N0、N150、N300、N450和N600水平下,‘新冬22号’UN比DR分别增产11.79%、5.36%、4.55%、5.24%和8.73%;‘新冬46号’分别增产10.98%、7.07%、14.81%、14.55%和16.10%。综上所述,匀播方式改善了群体结构,提高群体中、下层的光合特性,促进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及向籽粒中的转移,进而提高产量,尤其施氮量为300和450kg/hm2增产效果最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酚类物质变化及其与酶促褐变的关系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分析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及其与酶促褐变的关系,为研究葡萄干清洗褐变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分析酚类物质与葡萄干多酚氧化酶反应的活性变化,判断参与酶促反应的底物,采用相关性方法,分析影响葡萄干清洗褐变的主要酚类物质。【结果】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有质量变化的酚类物质有槲皮素、儿茶素、咖啡酸、山奈酚、P-香豆酸、绿原酸、阿魏酸、原儿茶酸、香草酸、龙胆酸、芥子酸、丁香酸、没食子酸。其中槲皮素、绿原酸、咖啡酸、P-香豆酸、山奈酚、儿茶素为葡萄干清洗前后参与酶促褐变的主要酚类物质。【结论】无核白绿葡萄干清洗前后,葡萄干褐变度与槲皮素,咖啡酸,山奈酚,儿茶素含量呈显著性相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乳酸菌的筛选及高产酸菌株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选育
《食品与发酵工业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筛选优质乳酸菌,建立乳酸菌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方法,获得高蛋白酶活性的高产酸菌株.该研究从新疆4种传统酸奶中分离出12株疑似乳酸菌,经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和测序分析,确定分离株分属于乳植杆菌属(Lactiplantibacill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4个种.通过透明圈法和酶活力测定,筛选出5株产蛋白酶的乳酸菌,并对其中1株蛋白酶活性最高而产酸能力较弱的德氏乳植杆菌保加利亚亚种Y8菌株采用ARTP诱变技术进行了育种,获得1株蛋白酶活性稳定且高产酸的菌株Y8-6,为进一步开发相关优质乳酸菌资源及其在食品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声波辅助提取桑葚籽油的研究
《农产品加工(上半月) 》 2021
摘要:以桑葚籽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料液比、超声功率、超声温度、超声时间对桑葚籽出油率的影响,并建立回归模型,确定最佳桑葚籽油提取工艺.得到回归方程为:Y=29.34+1.314-3.48B+2.28C-0.46D-1.72AB-0.25AC+1.40AD+1.18BC-0.25BD+0.62CD-4.52A2-4.61B2-2.98C2-2.15D2,最适桑葚籽油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16,超声功率272 W,超声温度51℃,超声时间4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桑葚籽出油率为30.14%,与模型预测值基本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
关键词: 桑葚籽;桑葚籽油;超声;响应面;出油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矮、密、早"栽培历史、现状和展望
《中国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疆棉区通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于1994年前后形成基于合理密植、植株矮化、早发早熟的棉花"矮、密、早"栽培模式。该模式以促早发早熟为主攻目标,充分利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化学调控,以及机械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并与配套棉花品种结合,通过密植矮化促早管理,促进生长发育与光能利用同步,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用群体效应增源、扩库,提高有效光合面积和光合生产能力;克服了春季低温、秋季降温快等不利环境影响。"矮、密、早"栽培模式实现了棉花早发早熟、高产优质,使新疆皮棉产量由1981年的511.5 kg·hm-2提高到1994年的1 200.0 kg·hm-2,并于2019年达到1 966.5 kg·hm-2,年均增产7.2%以上,为中国和世界探寻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了典范。本文对"矮、密、早"栽培模式演进过程作了回顾,重点论述了该模式的技术内容和高产机理,并对该模式的发展作了展望,以期为今后棉花栽培模式的不断创新提供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性诱剂对苹果蠹蛾监测及综合防治技术
《新疆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苹果蠹蛾主要危害苹果、海棠、桃等,蛀果率达到50%以上,严重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通过利用性诱剂进行监测后,苹果蠹蛾在乌鲁木齐北郊一年发生2代,羽化高峰期在5月15-5月20日和7月25日前后,此时喷施1.8%阿维菌素:2.5%溴氰菊酯(1.2∶1)3000倍液混配,药后14d防效达到92.16%,防治效果最好,性诱剂的监测不但能更加准确的掌握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并能够精准施药防治,使得防治效果进一步提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野生欧洲李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21
摘要:[目的]为建立野生欧洲李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体系。[方法]以野生欧洲李叶柄为外植体,探究了消毒时间、碳源种类及其浓度、暗处理时间、基本培养基种类、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配比和取材时间等因素对叶柄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结果]最佳取材时间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75%酒精消毒45 s+0.1%升汞消毒7 min,最低污染率为3.33%;暗处理21 d时,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最优配方为:B5+0.2 mg/L6-BA+2 mg/L NAA+30 g/L蔗糖+7 g/L琼脂。[结论]为野生欧洲李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奠定了理论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城镇居民肉类多元化消费与价格的关联度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分析收入与消费支出、消费量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变化对肉类消费量、消费支出的影响,分析肉类消费趋势,为从需求侧多因素研究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特征以及消费需求趋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新疆城镇居民对牛、羊、猪、禽肉类消费的相关数据作为材料,采用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和LA/AIDS模型,测算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支出的收入弹性、消费的支出弹性、自价格弹性、交叉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分析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规律。【结果】1995~2018年的23年间,牛羊肉消费量占比提高了4.12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比上升了7.33个百分点。牛肉替代羊肉消费的趋势明显,牛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重增加了9.29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增加了18.91个百分点。而羊肉消费量占肉类总消费量的比下降了6.07个百分点,消费支出占肉类总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了11.56个百分点。猪肉作为辅助性消费的性质明显,消费量占比基本稳定在20%,消费支出占比在15%左右。【结论】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稳步增长,收入与肉类消费支出和需求表现出正相关,消费交叉价格弹性、自价格弹性和支出弹性反映出肉类消费的基本特征和内在关联性。新疆城镇居民肉类消费结构以牛羊肉为主。市场肉类消费变化受价格弹性影响明显,牛、羊、猪、禽肉类之间价格关联性强。羊肉在肉类消费中的重要性弱化,显现出多元化的消费格局,收入变化对肉类消费支出影响程度的差异性不显著。
关键词: 城镇居民 肉类消费 价格 双对数线性支出模型 LA/AIDS模型 关联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呼图壁县葡萄果树研究所-提供挂果三年以上各种大规格桃树、苹果、杏、香梨和特抗寒大樱桃树
《农村科技 》 2021
摘要:全疆农民朋友们:您们好!为了配合新疆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特向全疆农民朋友提供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专利注册《陈老师》牌商标的最新优良果树苗木(注册商标号:1996720)。所长陈永东是一位教书育人40多年的退休老教师,办所30年来视信誉为生命,所供苗木早已在天山南北开花结果,使千千万万的农民朋友走上了致富道路。第一大类:樱桃:特抗寒大樱桃:隆重推出在北疆任何地区可直立越冬能抗寒-48℃的大樱桃,单果重7~8克,酸甜可口,售价高。露地每亩年收入可达10万元左右。还有不抗寒樱桃十几个品种。第二大类:桃类(共有最新最优50个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