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0512条记录
不同定植年限核桃园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及碳代谢功能特征

生态学杂志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核桃园土壤细菌群落随定植年限的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与Biolog ECO微平板相结合的方法,测定定植1~3、5、8~10、15和20~25年核桃园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碳代谢功能多样性,并与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高通量测序表明,核桃园土壤细菌群落存在明显表聚现象,定植5年以后,表层土壤OTUs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高于亚表层土壤。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绿弯菌门是优势菌门,随着定植时间延长,不同土层其丰度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对已明确分类的优势属而言,不同土层总体均表现出定植10年左右相对丰度最高。Biolog碳代谢功能分析表明,核桃园表层土壤细菌活性显著低于亚表层土壤。随着定植年限延长土壤细菌活性和Shannon指数先升高后降低,10~15年左右细菌代谢活性和多样性最高。表层土壤细菌对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碳源的利用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余先升高后降低;亚表层除酚酸类碳源的利用程度升高外,其余碳源的利用均下降。相关性分析表明,表层土壤细菌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与理化性质呈负相关,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理化性质呈正相关,pH、总盐和养分是影响表层土壤细菌多样性的主要因素。核桃定植1~3年和20~25年左右不同土层细菌群落多样性和对碳源利用均明显较低,加剧了土壤微生态失衡,应合理添加微生物菌肥和有机肥,以改善核桃园土壤微生态环境。

关键词: 定植年限 核桃园 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Biolo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保鲜处理对青皮核桃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农产品加工 2021

摘要:以新疆青皮核桃为研究对象,采用1%壳聚糖、0.20%壳寡糖、1%水杨酸对青皮核桃进行浸泡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作对照,在贮藏温度0~1℃,相对湿度90%~95%条件下进行贮藏,定期测定青皮核桃腐烂率、失重率,以及总酚、总黄酮、丙二醛的含量及POD活性。结果表明,0.20%壳寡糖和1%壳聚糖处理有效降低了青皮核桃的腐烂率及失重率,3种保鲜处理抑制了青皮核桃在贮藏期间MDA含量的积累,延缓总酚、总黄酮含量的下降,提高了POD活性。

关键词: 青皮核桃 贮藏品质 壳聚糖 壳寡糖 水杨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物炭对灰漠土铬Cr(Ⅲ)污染的钝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2021 CSCD

摘要:灰漠土铬Cr(Ⅲ)污染严重影响土壤生物活性,为探索灰漠土铬污染修复的有效方法。采用盆栽试验,探究生物炭对土壤铬污染的钝化效果及其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显著降低了铬污染土壤中水溶态铬、交换态Cr的含量(P<0.05),同时明显增加还原态铬的含量(P<0.05),生物活性系数随着产炭温度的下降也明显下降(P<0.05),降幅分别为26.70%、41.15%、59.45%。不同炭处理显著降低了玉米籽粒、根、茎、叶的铬含量(P<0.05),尤其是显著降低玉米植株对铬的富集系数(P<0.05),其中高温所产生的生物炭(BC600)能显著减缓Cr污染所造成的生长抑制,能明显增加玉米生物量(P<0.05),但生物量与CK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各部分Cr含量小于5 mg/kg,符合饲料原料Cr安全标准。该研究结果可为灰漠土铬污染的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生物炭 灰漠土 Cr(Ⅲ)污染 钝化 玉米 生物有效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库车小白杏仁内生细菌的筛选及其功能特性初探

中国食品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库车小白杏仁内生细菌群落多样性,挖掘其中潜在的功能微生物资源,利用Biolog-ECO微平板技术结合传统分离培养法,对库车小白杏仁内生细菌群落碳源的利用类型进行分析,并对其内生细菌进行筛选与鉴定。同时确定所得菌株的产酶特性和拮抗作用。结果显示,库车小白杏仁内生细菌群落主要利用的碳源类型为碳水化合物类和氨基酸类,约占总体的77%。其中,D-半乳糖醛酸、D-甘露醇和N-乙酰-D-葡萄糖胺为主要的碳水化合物类型;L-天门冬酰胺为主要的氨基酸类型。试验获得的47株内生细菌,分别归属于变形杆菌门、厚壁菌门、放线菌门、拟杆菌门4个门的13个属,发现潜在新种1个。多数菌株可产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果胶酶,以及具有良好的拮抗作用。上述研究表明,库车小白杏仁内生细菌群落存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相关菌株的功能特性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 杏仁 内生细菌 功能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半干旱地区日光温室无花果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农业科技 2021

摘要:无花果营养丰富,天然保健水果,药用保健价值很高.无花果产业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热资源丰富,为无花果温室高产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对无花果温室栽培在栽植技术、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初步进行了总结研究,以便更好为促进无花果技术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生产服务.

关键词: 无花果;干旱地区;日光温室;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谈生产要素对棉花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棉花科学 2021

摘要:棉花的产量质量与棉花生产(种植)方式密切相关。通过较全面的分析新疆地区棉花生产方式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方式、因素、环节及差异。提出了"关键要制定合适的棉花生产种植方案,营造有利于棉花高产优质的生产条件,保障技术精准到位"等提高棉花产量质量措施。以实现新疆棉花产量品质及效益同步提高。

关键词: 生产要素 棉花 产量 质量 影响因素 种植方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某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果实膳食风险分析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估某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产出甜瓜果实的膳食健康风险,在评估区域采集土壤及对应甜瓜果实样品各41份,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瓜田土壤及甜瓜果实Cu、Cd、As、Cr和Ni 5种重金属含量;利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以及Nemero综合污染指数法探讨重金属污染特征;通过目标危害系数(THQ)和总非致癌风险指数(HI)评价甜瓜果实中重金属的膳食健康风险。结果表明:41份土壤试样中,Cr、Ni、Cd和Cu4种重金属含量的最大值均小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As含量平均值为风险筛选值的2.75倍,且32%样点的As污染达中度水平,Cd最大值污染指数接近轻度污染临界值,所有样点综合污染程度达中度污染;41份甜瓜果实样品THQ和HI均远小于1。说明评估区域存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象,主要污染重金属为As和Cd,5种重金属对产出甜瓜果实膳食安全的影响并不高。

关键词: 甜瓜 重金属 污染水平 健康风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普通豚草防控药剂筛选

生物安全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普通豚草对新疆伊犁河谷地区的生态及旅游产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本研究于2019年5月和7月中旬筛选218国道沿路林带农田交错生境下防治普通豚草的最适除草剂和施药浓度,旨在为防治普通豚草提供技术指导。【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药后7、14、30和45 d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和株高,评价5月中旬8种除草剂的2个施药浓度对约12叶期、株高(6.20±0.13) cm的普通豚草,以及7月中旬21%氯氨吡啶酸AS的5种施药浓度对约20叶期、株高(16.26±0.68) cm的普通豚草的防治效果。【结果】方差分析表明,5月中旬株防效和鲜重防效最高的是75%苯嘧·草甘膦WG 900和1350g·hm-2,其次是30%草甘膦AS 5250和6750 g·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 4170和6255 g·hm-2、21%氯氨吡啶酸AS 300和375 g·hm-2,最低的是20%硝磺草酮SC 637.5和750 g·hm-2。7月中旬,21%氯氨吡啶酸AS对普通豚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较好浓度是600 g·hm-2,药后45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69.7%、93.4%,其次是450和525 g·hm-2,药后45 d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为47.8%、86.4%和51.7%、91.5%。【结论】综合普通豚草种子萌发情况、防治成本、药剂成分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5月中旬防治伊犁河谷地区林带生境下的普通豚草时,建议施用75%苯嘧·草甘膦WG 900 g·hm-2、30%草甘膦AS 5250 g·hm-2、48%三氯吡氧乙酸EC 4170 g·hm-2、21%氯氨吡啶酸AS 300 g·hm-2; 7月中旬防治公路林带生境下的普通豚草时,建议增加药量,施用21%氯氨吡啶酸AS至少525 g·hm-2;防治时期上,建议在5月中旬左右进行防控,可大幅降低用药量并方便农事操作。

关键词: 普通豚草 除草剂 浓度筛选 化学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旱性综合评价

分子植物育种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小麦成株期抗旱性评价方法并筛选抗旱小麦种质资源,本研究以黄淮麦区119份小麦品种(系)为材料,进行了2年3点(每点在同一地块设置正常和干旱胁迫处理)的大田试验和成株期抗旱性评价.结果 表明,与正常处理相比,在干旱胁迫下,各鉴定指标的平均值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由大到小为产量、千粒重、穗数、穗粒数和株高;以产量抗旱指数、产量抗旱系数、综合抗旱指数、综合抗旱系数等4个指标为抗旱指标,抗旱指标间均极显著正相关,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指标与株高、穗数、穗粒数、产量多呈显著正相关;基于4个抗旱指标,对品种(系)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抗旱品种(系)15份,可以在小麦育种中作为抗旱种质重点利用.

关键词: 小麦;成株期;抗旱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设施蔬菜自动对靶喷药技术研究现状与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回顾与总结国内外设施蔬菜自动对靶喷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为该技术在设施蔬菜自动对靶喷药机器人的发展应用上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相关文献资料、实地调研的方法,汇总、整理及分析.[结果]导航技术国外主要采用基于GPS、机器视觉、激光雷达等技术开发的路径识别及智能避障技术,国内主要采用电磁诱导、基于GPS、激光雷达和视觉技术的道路边缘获取与道路识别技术.病虫害检测现阶段国外主要采用图像识别、红外成像和高光谱及基于深度学习的病虫害识别技术,技术较为成熟,国内现阶段主要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利用作物颜色、纹理及形状特征进行识别.国外对靶喷药采用机器视觉、激光主动视觉和超声波技术并结合传感器对目标作物进行识别,利用变速喷药技术在生菜、番茄等作物上进行了应用,国内开发了温室自主喷药机器人,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靶标病虫害位置信息,对喷头进行单独控制,以达到精准对靶施药的效果.[结论]导航技术、病虫害识别技术及对靶喷药技术是自动对靶喷药技术的核心.导航方面在温室中利用机器视觉和激光雷达技术相比GPS技术更加可靠、灵活,精准度更高,高光谱与病虫害识别技术可提高病虫害识别的效率,对靶喷药技术中目标作物的识别与冠层稠密程度的判断是发展趋势.

关键词: 设施蔬菜;温室;导航技术;病虫害识别;对靶喷药;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