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鲵柱状黄杆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 Bank中柱状黄杆菌16S r RN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获得16S r RNA基因片段,并克隆到p MD-18T载体上作为阳性标准品。通过对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黄杆菌的SYBR Green I荧光定量PCR诊断方法 ,以此为基础研制试剂盒。试剂盒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对嗜水气单胞菌、荧光假单胞菌、迟缓爱德华、弗氏柠檬酸杆菌均无阳性信号扩增,重复性好,灵敏度可达12拷贝/μL。结果表明,研制的柱状黄杆菌SYBR Green I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具有特异、灵敏、快速、重复性好等特征,适合于大鲵临床样品的检测。
关键词: 大鲵 柱状黄杆菌 荧光定量PCR 16S rRNA基因


强优势高油分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24的选育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国家863计划油菜项目"强优势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要求其育成品种产量或产油量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或含油率比对照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杂交油菜品种油研924在长江中游2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达179.73 kg/667 m2和84.29 kg/667 m2,比同组参试品种平均产量和产油量分别增产5.22%和13.4%,比对照中油杂2号分别增产10.06%和23.68%,达到强优势杂交油菜品种标准;2年平均含油率为46.63%,比同组所有参试品种平均含油率高3.44个百分点,比中游杂2号平均含油率高5.14个百分点,生产试验含油率达49.21%。是一个强优势高油分品种。芥酸含量0.25%,硫甙含量20.27μmol/g(饼)。国家区试汇总资料总体评价为产油量高,丰产性好,品质达双低标准,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好,熟期适中。


刺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水分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种子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刺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水规律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刺槐种子在吸胀24 h后种子吸水率达到58.75%,并在44 h后种子开始萌发;种子吸水率随浸种时间的变化趋势近似呈"S"型曲线,种子萌发过程共经历吸水准备期、快速吸水期、缓慢吸水期和吸水饱和期4个阶段;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SOD、POD、CAT活性在萌发过程中的反应均表现为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吸胀期的活性显著升高,而萌动期降低;GR活性变化规律与SOD、POD、CAT活性的变化正好相反。综合分析表明,SOD、POD、CAT和GR活性均能够较好地指示刺槐种子萌发阶段。


北美温带玉米杂交种选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玉米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SSR标记对北美温带玉米杂交种选育的24个自交系和我国生产应用的10类骨干代表系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54对SSR引物在48份玉米自交系间共检测到290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出3~9个等位基因,平均为5.4个。每个位点的多态性信息量(PIC)变化于0.29~0.86之间,平均为0.70。标记索引系数(MI)变化范围0.86~7.45,平均为3.86。供试北美温带选系和其他类群的玉米种质均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3个杂交种选系的遗传相似系数中3号选系最小(0.776),说明3号较其余两个杂交种选系的遗传差异大。根据SSR标记聚类分析、主坐标分析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北美温带选系和其他种质的48份玉米自交系划分为6大类群,分类结果与系谱来源基本一致。


稻草青贮乳酸菌菌种的筛选
《广东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贵阳及周边地区采集试验样品100份,利用MRS培养基进行培养,分离出乳酸菌菌株。经过低pH耐性试验、耐碱性试验、形态特征鉴定、培养特征鉴定和生化特征鉴定,对分离的乳酸菌菌株进行筛选,从100份样品中共筛选出乳酸菌菌株39株。通过添加乳酸菌菌株的稻草青贮试验,对稻草青贮饲料的含水量、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酸性洗涤纤维(ADF)、pH值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63号菌株能显著提高稻草青贮饲料的品质,是一种优质的乳酸菌添加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检测精米、玉米与土豆样品中噻呋酰胺残留
《分析测试学报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分散固相萃取(QuEChERS)为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快速检测精米、玉米和土豆中噻呋酰胺残留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电喷雾电离、负离子扫描,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以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进行检测,基质匹配标准品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噻呋酰胺在1.0~1 000μ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r2=0.999 0)。在0.01~1.0 mg·kg-1加标水平范围内,噻呋酰胺在精米、玉米和土豆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9.1%~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3.5%~8.7%,检出限(LOD)为0.009~0.015μg·kg-1,定量下限(LOQ)为0.032~0.049μg·kg-1。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精米、玉米和土豆中噻呋酰胺农药残留的确证检测。
关键词: 噻呋酰胺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精米 玉米 土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