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栗褐土无机磷组分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顾益初、蒋柏藩的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长期施肥条件下栗褐土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均能促进栗褐土中无机磷的积累,有机肥与磷肥配施效果更加明显。Ca-P是栗褐土无机磷的主体,占无机磷总量的80.0%,其次是O-P、Fe-P和Al-P。长期施肥处理的无机磷各组分含量与不施肥处理相比均有所增加,而单施氮肥处理无机磷各组分略有下降。无机磷中Ca2-P、Ca8-P、Ca10-P、Al-P、Fe-P与Olsen-P相关系数分别为0.976 7,0.886 5,0.915 5,0.860 2,0.848 4,均达极显著水平,O-P与Olsen-P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Ca2-P、Al-P、Fe-P、Ca10-P为Olsen-P的主要磷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油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初步筛选
《吉林农业科学 》 2011 CSCD
摘要:通过对9份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生育期、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初步分析。结果表明,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的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低于3个高油自交系的平均值,差异极显著。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的淀粉含量平均值,极显著高于3个高油自交系的平均值。按生育性状,9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同3个高油自交系的生育期相近,都能适应当地种植。生育期、植株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综合分析,XGY003、XGY047、XGY070三个XGY高油玉米自交系与3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的形态性状有差距,但差异不显著,基本上符合高油玉米自交系的要求,可以直接与其它高油自交系或普通玉米自交系组配杂交种。大部分的XGY高油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没有常用的3个高油玉米自交系的穗部性状优良,有待进一步改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子引发对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核农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耐盐性强的晋农207和耐盐性弱的运麦218两个冬小麦品种种子为试材,用20%的PEG及100mmol/L的KNO3水溶液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研究模拟NaCl胁迫环境下引发处理对小麦种子发芽、幼苗耐盐性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引发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2个品种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使2个小麦品种种子的膜透性显著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升高;不同程度提高了2小麦品种幼苗的耐盐指数和耐盐比率。在100mmol/L NaCl溶液胁迫下,引发处理下2小麦品种幼苗叶片膜透性及MDA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和RN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表明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通过提高幼苗抗氧化物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等,增强了小麦幼苗的耐盐性。试验还表明,引发处理对弱耐盐品种运麦218产生的引发效果要好于强耐盐品种晋农207;KNO3水溶液的引发效果总体上强于PE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灌水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麦类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给优质小麦节水栽培提供依据,研究了灌水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处理下不同筋型小麦籽粒灌浆过程呈"S"型变化趋势,经Logistic方程模拟,灌水处理对不同筋型小麦灌浆特性参数的影响存在差异。灌二水比灌一水处理提高了临优145和临优2018品种的灌浆参数,临优145灌浆参数的变异系数大于临优2018。灌二水处理中,临优145灌越冬+拔节水平均灌浆速率最高,临优2018灌返青+灌浆水平均灌浆速率最高。临优145和临优2018的粒重与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间和渐增期持续时间呈极显著与显著正相关。灌水次数对品质的影响因品种存在差异,强筋小麦品种临优145灌二水比灌一水加工品质性状改善,中筋小麦品种临优2018则相反,灌水时期上以浇拔节水使加工品质性状改善。因此,生产中可通过灌水推迟最大灌浆速率的出现时间及延长渐增期持续时间以增加粒重,并确保灌拔节水来改善加工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焦化厂煤粉尘的沉降规律及其对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明确煤粉尘的沉降特征及其对植物抗逆系统的影响,笔者通过室外定期收集降尘及室内植物生理指标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孝义市梧桐镇某焦化厂储煤场周围下风向400m范围的总降尘和煤粉尘的沉降规律,及其煤粉尘对该范围内所种植苗期玉米抗氧化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距储煤场距离的增加,总降尘和煤粉尘的量显著减少,而苗期玉米叶片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双氧化物岐化酶(SOD)、脱氢酶(CAT)、丙二醛(MDA)也均显著降低,尤其是SOD酶活性表现更为敏感。总之,煤粉尘的降落促进了玉米体内抗逆系统的防御能力,因而导致T-AOC、SOD、CAT抗氧化指标的增加,减少了对玉米的氧化伤害。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油菜邻作对麦田主要害虫和天敌的影响
《应用生态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昆虫群落生态学的群落特性分析方法,于2008年和2009年在河北省邯郸市调查了小麦与油菜邻作对麦田蚜虫及主要天敌群落的构成、丰富度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与油菜田间昆虫群落的组成相似,主要田间害虫为蚜虫,其捕食性天敌包括瓢虫类、草蛉类、蜘蛛类和食蚜蝇,寄生性天敌为蚜茧蜂;两年间田间昆虫群落的组成有一定的变化,但均表现为邻近油菜的麦田蚜虫丰富度最低,捕食性天敌和寄生性天敌的丰富度最高;邻近油菜的麦田昆虫群落、麦蚜亚群落、捕食性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高,远离油菜的稳定性低.该模式可以有效保护和利用天敌,增强田间自然天敌对害虫的控制能力.
关键词: 小麦 邻作 麦蚜 捕食性天敌 寄生性天敌 群落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管理模式对设施栽培‘凯特’杏果实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精细管理和常规管理的4、6、8年生凯特杏树为试材,通过1天中不同高度区域的光照强度变化测定,不同层次的相对光照强度占树冠总体积的比例,不同枝、叶、果量的统计,以及相对应的果实品质测定分析,为杏树设施栽培建立适宜的管理模式提供技术参考。结果表明,精细管理的杏树,1天中相对光照大于30%的高光照区域占68.5%,常规管理占61.1%;精细管理的枝量、叶量、果量分别为402、4697、93个,常规管理分别为417、4997、80个;精细管理的单果重、核重、可食率与常规管理差异显著,分别为137.69g、3.85g、97.20%。因此,精细管理的杏树产量高,果实品质优良,适宜于山西省中南部杏树设施栽培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北方观赏凤梨品质差异比较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南北方观赏凤梨品质差异比较试验,分析南北方凤梨植物学性状、全碳及N、P、K元素含量、可溶性糖和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等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①开花期北方凤梨植株矮壮、叶色深、有光泽,花序粗壮、舒展,颜色鲜红,根系细长、侧根发达,南方凤梨叶片细长、叶色较淡,花序较弱、颜色暗红,根系粗壮、侧根少;②售后观赏期内,南方凤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及花苞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幅度均大于北方凤梨;③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溶性糖向淀粉的转化能力强于南方凤梨;④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以吸收营养液中的磷进而转运至花苞片,而南方凤梨对磷素的吸收能力下降;⑤售后观赏期内,北方凤梨可以维持较强的碳氮代谢活动和较高的碳氮库比值。表明北方凤梨花质量好于南方凤梨,货架寿命长于南方凤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老化对大豆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晋豆19号大豆种子为研究材料,对其进行40℃、100%RH高温高湿老化处理,并对种子发芽指标﹑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以及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种子老化加深种子的各发芽指标均逐渐降低,相对电导率、外渗可溶性糖和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铜锌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随老化时间延长而增加,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呈波浪式变化,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变化的总趋势是随老化时间延长而降低,而过氧化氢酶呈先升后降趋势。种子活力和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呈显著的相关性。用该老化方法评价大豆种子耐贮藏性的适宜老化时间在36~60h。在所测定的生理指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及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大豆种子活力快速下降相吻合,可作为敏感指标监测大豆种子的劣变状况。
关键词: 大豆种子 人工老化 种子萌发 膜质过氧化 抗氧化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