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29911条记录
氮肥运筹对连麦2号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给中强筋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优质高产国审小麦品种连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氮肥施用量、基追比对其籽粒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播期密度下,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以施氮量为300kg/hm2和氮肥基追比为6∶4处理的产量、茎蘖成穗率、最大叶面积指数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连麦2号小麦籽粒产量主要来源于开花期干物质积累量;花后干物质转运率随施氮量增加则明显降低。

关键词: 中强筋小麦 氮肥运筹 产量性状 群体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多抗中粳糯新品种淮糯12号的选育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淮糯12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9516/淮9508选育出来的迟熟中粳糯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好,高抗条纹叶枯病,适宜于苏中及江淮稻区推广。

关键词: 中粳糯 淮糯12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目前中国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信息,利用74对SSR引物对103份小麦主要亲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98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14之间,平均为4.0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020~0.899,平均为0.429。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369~0.948,平均值为0.636。74对SSR标记能将103份小麦品种(系)分为五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及地域比较吻合。

关键词: 小麦 育种亲本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因素的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2009

摘要:2006年-2008年度,通过试验分析播种期、开花期的气象条件、除杂迟早及摘薹调花等因素对杂交种子纯度的影响,探索了提高种子生产纯度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杂交油菜制种 种子纯度 主要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新品种盐杂2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09

摘要:盐杂2号是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的杂交棉新组合,通过近年来在江苏省东台市的示范种植,具有生育期适中、株型爽朗、个体发育优势强、抗病性好、桃大好拾花、产量高等特点,通过良种良法的配套栽培,取得了满意的示范效果,深受示范片棉农的喜爱。

关键词: 盐杂2号 高产栽培 棉花 新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拭子法筛选抗菌药物敏感菌种和最适培养基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低检测限为衡量标准,筛选敏感菌种和最适培养基,为饲料与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提供参考。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6350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ACCC10245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CMCC(B)28001为测试菌,采用MH琼脂、培养基Ⅰ、抗生素检定用培养基(AM-5)为检测用培养基。结果表明,以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和MH琼脂为组合搭配时,除了氟苯尼考(2.0μg/ml)和泰乐菌素(0.4μg/ml)外,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和金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最低检测限均低于中国规定的最高检测限量(MRL)。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红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线性范围为0.05~0.80μg/ml、金霉素为0.075~2.00μg/ml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6 7、0.993 6、0.994 7、0.995 3。结果提示,对环丙沙星、思诺沙星、红霉素、金霉素4种抗菌药物的最敏感菌种是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最适培养基为MH琼脂。对氟苯尼考和泰乐菌素的检测限未达到国家规定的MRL,CMCC63501和MH培养基组合尚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残留 微生物筛选法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动物及动物产品标识与可追溯体系的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如何实现动物及其产品的全程质量监控是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实行动物及其产品标识与可追溯管理是有效解决动物卫生与动物产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措施。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回顾可追溯制度的建设与可追溯系统的实施,提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追溯管理,建议制定相关的与国际接轨的动物卫生标准体系。同时,介绍中国可追溯系统试点研究的进展,以及面对制约溯源系统的问题,指出应用的难点与未来可追溯体系的发展。

关键词: 动物 动物产品 标识 可追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谈农业科技企业赊销管理

农村财政与财务 2009

摘要: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根据农业科技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制订适合本企业的赊销管理措施,已成为农业科技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审慎制定农业科技企业的赊销政策赊销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赊销对于企业扩大销量、争夺市场、盘活存货的确有一些成效,但赊销策略运用不当,货款回收难可能就是最大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异丙隆·唑草酮WP防除冬小麦田杂草的效果

杂草科学 2009

摘要:70%异丙隆·唑草酮WP在冬小麦田使用,用量1200~3000g/hm2,药后15d、34d、135d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40.24%~63.89%、86.51%~99.19%、80.84%~99.74%,药后135d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为81.60%~99.75%。药后15d、34d对阔叶草的株防效分别为64.68%~84.60%、88.70%~99.14%。药后135d对冬小麦田总草的株防效为80.75%~99.59%,鲜重防效为81.56%~99.60%。70%异丙隆.唑草酮WP对麦田杂草的防效优良,且持效期长达135d。

关键词: 异丙隆 唑草酮 冬小麦 杂草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食味优良粳稻多样性

中国水稻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SSR分子标记、食味性状、农艺性状3种数据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域的食味表现优良的常规粳稻品种(系)进行了多样性分析。72对SSR引物在60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到290个等位基因变异,以第5染色体上平均等位基因数目最多。大部分食味优良粳稻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00~0.924,检测的标记是以3~4个等位基因为主的SSR引物位点。利用SSR标记检测等位基因的材料分群结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性,江苏省内大多材料可聚为一类,而其他少数及北方粳稻材料多与国外食味优异粳稻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与其系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以食味鉴定表型性状为依据,部分产地来源不同而食味优良的材料明显聚为一类,表明遗传基础是决定其食味的主要因素。农艺性状表现与材料来源有一致性,而与食味优良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 粳稻 微卫星标记 聚类分析 表型性状 食味 遗传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