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高产优质多抗中粳糯新品种淮糯12号的选育与应用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淮糯12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用9516/淮9508选育出来的迟熟中粳糯新品种,2008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产量高、米质优,抗病性较好,高抗条纹叶枯病,适宜于苏中及江淮稻区推广。


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麦类作物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目前中国小麦育种亲本材料间的遗传关系,为育种工作提供有益信息,利用74对SSR引物对103份小麦主要亲本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检测出298个等位位点,每对引物等位位点数在2~14之间,平均为4.0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020~0.899,平均为0.429。品种(系)间遗传相似系数(GS)变幅为0.369~0.948,平均值为0.636。74对SSR标记能将103份小麦品种(系)分为五大类。聚类分析结果与品种系谱来源及地域比较吻合。


影响杂交油菜制种纯度因素的研究
《农业科技通讯 》 2009
摘要:2006年-2008年度,通过试验分析播种期、开花期的气象条件、除杂迟早及摘薹调花等因素对杂交种子纯度的影响,探索了提高种子生产纯度的技术措施。


拭子法筛选抗菌药物敏感菌种和最适培养基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抑菌圈直径大小和最低检测限为衡量标准,筛选敏感菌种和最适培养基,为饲料与食品中抗菌药物残留的高通量快速检测提供参考。试验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63501、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megaterium)ACCC10245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CMCC(B)28001为测试菌,采用MH琼脂、培养基Ⅰ、抗生素检定用培养基(AM-5)为检测用培养基。结果表明,以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和MH琼脂为组合搭配时,除了氟苯尼考(2.0μg/ml)和泰乐菌素(0.4μg/ml)外,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红霉素和金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最低检测限均低于中国规定的最高检测限量(MRL)。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红霉素在磷酸盐缓冲液中的线性范围为0.05~0.80μg/ml、金霉素为0.075~2.00μg/ml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96 7、0.993 6、0.994 7、0.995 3。结果提示,对环丙沙星、思诺沙星、红霉素、金霉素4种抗菌药物的最敏感菌种是枯草芽孢杆菌CMCC63501,最适培养基为MH琼脂。对氟苯尼考和泰乐菌素的检测限未达到国家规定的MRL,CMCC63501和MH培养基组合尚待进一步研究完善。


试谈农业科技企业赊销管理
《农村财政与财务 》 2009
摘要: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根据农业科技企业自身的经营特点制订适合本企业的赊销管理措施,已成为农业科技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审慎制定农业科技企业的赊销政策赊销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赊销对于企业扩大销量、争夺市场、盘活存货的确有一些成效,但赊销策略运用不当,货款回收难可能就是最大的问题。


异丙隆·唑草酮WP防除冬小麦田杂草的效果
《杂草科学 》 2009
摘要:70%异丙隆·唑草酮WP在冬小麦田使用,用量1200~3000g/hm2,药后15d、34d、135d对禾本科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40.24%~63.89%、86.51%~99.19%、80.84%~99.74%,药后135d对禾本科杂草的鲜重防效为81.60%~99.75%。药后15d、34d对阔叶草的株防效分别为64.68%~84.60%、88.70%~99.14%。药后135d对冬小麦田总草的株防效为80.75%~99.59%,鲜重防效为81.56%~99.60%。70%异丙隆.唑草酮WP对麦田杂草的防效优良,且持效期长达135d。


利用SSR标记和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食味优良粳稻多样性
《中国水稻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SSR分子标记、食味性状、农艺性状3种数据对来自国内外不同地域的食味表现优良的常规粳稻品种(系)进行了多样性分析。72对SSR引物在60份供试材料中检测到290个等位基因变异,以第5染色体上平均等位基因数目最多。大部分食味优良粳稻材料之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遗传相似系数范围为0.600~0.924,检测的标记是以3~4个等位基因为主的SSR引物位点。利用SSR标记检测等位基因的材料分群结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性,江苏省内大多材料可聚为一类,而其他少数及北方粳稻材料多与国外食味优异粳稻品种亲缘关系较近,与其系谱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以食味鉴定表型性状为依据,部分产地来源不同而食味优良的材料明显聚为一类,表明遗传基础是决定其食味的主要因素。农艺性状表现与材料来源有一致性,而与食味优良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明确。
关键词: 粳稻 微卫星标记 聚类分析 表型性状 食味 遗传多样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