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玉米叶点霉叶斑病菌生物学特性

植物保护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玉米叶点霉Phyllosticta zeae Stout引起的玉米叶斑病是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1]。1930年在美国伊利诺斯州首次发现并报道了该病[2],1968年该病害广泛发生于美国数个州[3],1969年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也发现了该病。该病害2011年在我国甘肃灵台县零星发病,在临洮县部分田块病株率达100%,病叶率为20%;2012年调查发现在甘肃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种杀菌剂对甘草褐斑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中国植保导刊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叶部施药法,比较了6种杀菌剂对甘草褐斑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第2次施药后14 d,10%苯醚甲环唑ME 1 500倍液和20%丙环唑ME 2 000倍液对甘草褐斑病的防效分别为90.73%和85.33%;5%烯唑醇ME1 000倍液和25%腈菌唑EC 3 000倍液的防效分别为80.56%和78.71%,以上4处理的防效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 500倍液处理防效72.10%,40%多.福.溴菌清WP 750倍液与对照药剂25%三唑酮WP 500倍液的处理效果相当。在甘草褐斑病发生初期,均匀喷雾,间隔7 d,共喷药2次,可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关键词: 甘草 褐斑病 防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阴阳坡植物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变化特征

水土保持研究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植物性状反映了植物对生长环境的响应和适应,将环境、植物个体和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联系起来,研究植物功能性状特征及其随坡向梯度的变化规律,对认识不同环境梯度下植物群落的形成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以高寒草甸植被为研究对象,测定了阴阳坡植物功能性状和土壤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阳坡阴坡不同生境的土壤含水量、土壤全磷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均为阳坡<阴坡;土壤全氮含量在阳坡阴坡的变化不明显,而土壤氮磷比和pH值的变化均为阳坡>阴坡。阴阳坡上的植物功能性状除叶片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外,其它如叶片磷含量和比叶面积均表现出阴坡>阳坡,而叶片氮磷比则是阴坡显著小于阳坡。植物功能性状随坡向的规律性变化,反映了高寒草甸植被群落构建过程中环境对植被的筛选效应。相关分析表明:阴阳坡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养分是影响植物功能性状的重要因子,其中土壤含水量为主导因子。

关键词: 植物功能性状 阳坡 阴坡 环境筛选 高寒草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与保持系的生理生化特性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辣椒胞质雄性不育系‘8A’与保持系‘8B’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花蕾中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及POD、CAT酶活性进行了动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保持系‘8B’花蕾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不育系‘8A’,且保持系呈持续增强趋势,而不育系则呈逐渐减弱趋势;不育系‘8A’花蕾中的POD酶活性显著高于保持系‘8B’,而CAT酶活性不育系‘8A’低于保持系‘8B’;不育材料‘8A’与保持系‘8B’所测的蛋白质、脯氨酸含量及POD、CAT酶活性之间差异显著.据此认为不育系花药中营养物质的缺乏以及同工酶的异常与小孢子败育密切相关.

关键词: 辣椒 雄性不育 花蕾发育 脯氨酸 可溶性蛋白质 酶活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4种缓控释氮肥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养分释放特性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4种缓控释肥料(IBDU,UF,SCU和ESN)在静水中、不同栽培介质(普通土壤、栽培基质)中、不同栽培植物(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和甜瓜(Cucumis melo L.))中的养分释放特性,采用水浸法、土壤(基质)培养法、盆栽试验测定了4种肥料的氮素溶出曲线。结果表明:4种肥料在25℃静水下28d时的氮素累积溶出率均不超过75%,84d时的氮素累积溶出率为ESN>SCU>IBDU>UF;SCU和ESN在静水的氮素溶出曲线与土壤(基质)培养下的基本吻合,UF和IBDU则差异较大;4种肥料在基质中的氮素溶出曲线整体上小于土壤培养;草地早熟禾盆栽培养下4种肥料的氮素溶出曲线整体上大于甜瓜盆栽培养。

关键词: 缓控释氮肥 草地早熟禾 甜瓜:养分释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苜蓿秋眠性评定技术标准的研究

草地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1个不同秋眠级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其秋季再生高度的测定,研究了苜蓿秋眠性在兰州地区的评定技术标准,并对甘农五号、哥萨克、太阳神进行了秋眠级的评定。结果表明:在兰州地区测定苜蓿秋眠性应在9月初刈割,10月初测定其再生高度;甘农五号的秋眠级为11,哥萨克的秋眠级为3,太阳神的秋眠级为7。

关键词: 苜蓿 秋眠级 秋季再生高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连作马铃薯根际干腐病优势病原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及在根际的动态变化

草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根际土壤中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积累与连作障碍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寻求缓解和克服马铃薯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建立了以马铃薯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的干腐病病原菌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体系。结果显示,研究建立优化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引起马铃薯干腐病的优势病原菌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进行快速检测和绝对定量,主要优化参数为:上下游引物各0.4μL(10mmol/L),DNA模板3μL,退火温度60℃。连作马铃薯根际土壤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随连作年限的动态变化趋势均表现为随连作年限的递增呈现上升趋势,其中CP5的累积量最大,为1.45×104拷贝/g,比CK增加了27.8倍。CP4、CP3、CP2、CP1根际病原菌累积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0.5,16.31,8.32,3.51倍。由此可见,茄病镰孢菌和接骨木镰孢菌的数量均随连作年限的递增呈上升趋势。根际镰刀菌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因病原菌种类而异,茄病镰孢菌以收获期累积量最大,平均为1.2×104拷贝/g,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上升趋势。而接骨木镰刀菌是播前累积量最大,平均为1.55×104拷贝/g,随生育进程的推进呈下降趋势。因此,研究区马铃薯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大量积累可能是导致马铃薯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马铃薯干腐病优势病原菌 连作根际土壤 实时荧光定量PCR 动态变化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进展及开发利用对策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甘肃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评价及开发利用不足,库存种质信息缺乏,共享体系不健全,种质资源利用率低等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概括了甘肃省在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创新利用、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分析了资源收集保存、资源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建设、研究经费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从提高资源研究工作重要性认识、研究核心种质挖掘利用优异基因、创新资源研究工作方法、完善资源共享体系等6个方面,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种质资源 研究进展 利用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种质资源主要性状的表型多样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西瓜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应用潜力,为西瓜遗传多样性保护和育种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蔬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768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2009年和2010年2年的田间试验进行了24个性状(包括果实生育期、全生育期、雌花到生长点距离、茎节间长度、叶片纵径、叶片横径、果实纵径、果实横径、单果质量、果皮厚度、固形物含量、种子百粒质量、单瓜种子数等13个数量性状,以及茎断面形状、植株性型、果皮底色、果皮斑纹形状、果皮斑纹颜色、果肉色泽、果肉质地、果肉风味、种子底色、种子斑纹形状和种子斑纹颜色等11个质量性状)的表型多样性研究。【结果】西瓜种质资源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23.28%,其中单果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52.63%,雌花到生长点距离的变异系数最小,为0.32%。11个质量性状的平均变异系数为43.21%,变异系数最大的是种子斑纹形状(72.32%),最小的是茎断面形状(17.07%)。13个数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3,11个质量性状的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20;果肉质地(2.12)、雌花到生长点距离(2.06)、固形物含量(2.04)、叶片纵径(2.02)、种子百粒质量(2.02)、单瓜种子数(2.01)和果实横径的遗传多样性指数(2.01)均较大,茎断面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小(0.40)。【结论】西瓜种质资源不同性状指标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指数较大,表明其具有丰富的变异程度和多样性。

关键词: 西瓜 多样性指数 变异系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北不同地理种群红色型豌豆蚜的遗传多样性

草地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西北地区红色型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Harris)(Pink form))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结构,了解其遗传多样性,采用微卫星技术(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用15对引物,对5个地理种群进行了测定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共检测出46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条带百分率(PPB)为100%、等位基因数1.7391、有效等位基因数1.3338。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在0.1488~0.3132之间,其中新疆呼图壁种群的多样性最高。Shannon信息指数(I)为0.3256、多态位点百分率73.91%。种群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198,表明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较大。AMOVA分析表明,种群间变异占39%,种群内变异占61%。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56时,固原、民和、兰州、临夏的种群聚为一类,呼图壁种群独自聚为一类。

关键词: 豌豆蚜(红色型) 地理种群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生物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