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不同加工方式对青稞降脂益肠功效的影响

食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加工方式对青稞生理功效的影响。方法:按体质量将去势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炒制处理组、微波处理组、蒸煮处理组、挤压膨化处理组。分别饲喂对应的实验饲料4周后,测定大鼠血脂、盲肠内容物中菌群、代谢产物等指标。结果: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青稞均能增加盲肠组织、盲肠内容物、盲肠内容物中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SCFAs)和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降低肠道pH值、肠内容物游离氨、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以及促进有益菌并抑制有害菌的增殖。结论: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的青稞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肠道健康和降血脂作用,其中微波处理组和挤压膨化处理组效果较好。

关键词: 加工方式 青稞 肠道健康 血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Ta6-SFT在烟草中的逆境诱导型表达及抗旱性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别构建CaMV35S启动子驱动的Ta6-SFT组成型植物表达载体和rd29A启动子驱动的逆境诱导型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分别导入烟草中,获得转基因株系,Southern杂交和Northern点杂交确定Ta6-SFT整合进转基因株系基因组中,并正常转录。以非转基因株系作对照,对2种转基因烟草株系进行干旱胁迫处理,采用半定量RT-PCR分析Ta6-SFT在转基因株系中的表达,同时测定胁迫0 d和18 d果聚糖含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含有rd29A启动子的逆境诱导型株系中Ta6-SFT相对表达量比在含CaMV35S启动子的组成型株系中高,而且积累更多的果聚糖;从株高、1/2株高处茎粗、叶面积数据来看,逆境诱导型转基因株系的生长势优于组成型株系,对干旱表现强的耐性。因此,在转基因植物中逆境诱导型表达Ta6-SFT基因将发挥更好的抗逆功能。

关键词: Ta6-SFT 果聚糖 干旱胁迫 逆境诱导型表达 组成型表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枝条水分含量变化与抗寒性关系

植物生理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葡萄品种1年生枝条为试材,通过0、-15、-18、-21、-24、-27、-30、-33℃8个低温处理24 h后,测定不同低温胁迫下葡萄枝条的总含水量、束缚水含量、自由水含量和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同一品种枝条的总含水量基本恒定,自由水含量呈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束缚水含量和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均呈现为先升高再下降的趋势;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随低温胁迫的变化呈Cubic方程,不同品种束缚水与自由水的比值达到最高点的温度不同,‘双红'、‘北冰红'、‘左优红'的拐点温度在-25℃以下,‘775'、‘巨峰'的拐点温度在-20℃左右,‘雷司令'、‘黑比诺'、‘霞多丽'的拐点温度在-18℃左右,‘赤霞珠'、‘梅鹿特'、‘白比诺'、‘红地球'拐点温度在-16—-17℃。对葡萄休眠枝条进行低温处理后,通过测定束缚水与自由水含水量变化鉴定葡萄品种的抗寒性是可行的。

关键词: 葡萄枝条 自由水 束缚水 束缚水自由水比 抗寒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花杀虫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马铃薯花杀虫活性成分提取方法,本文采用冷浸渍法、酸水碱化沉淀法、双溶剂法和超声波法对庄薯3号马铃薯花进行杀虫活性成分提取,并用虫体浸渍法测定了各粗提物对粘虫5龄幼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极性溶剂冷浸渍法提取以乙酸乙酯粗提物对粘虫幼虫的触杀作用为最强,稀释5倍液的校正死亡率可达61.36%;酸水碱化沉淀法提取所得粗提物的触杀作用很弱或无触杀作用;双溶剂法以90%乙醇+10%氯仿提取所得粗提物的触杀作用最强,校正死亡率为48.67%;超声波法以用乙酸乙酯在温度45℃、功率350 W的条件下提取2 h,所得粗提物的触杀作用最强,校正死亡率为38.0%。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粗提物对粘虫幼虫的触杀作用强弱,证明乙酸乙酯冷浸渍法是提取马铃薯花杀虫活性成分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 马铃薯 杀虫活性成分 提取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构建黍稷分子遗传图谱SSR引物的筛选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SR-PCR扩增技术,将实验室利用高通量测序与磁珠富集法结合开发得到的1 210对黍稷SSR引物进行筛选,筛选出在会宁大黄糜、陇糜8号、太原55号和会宁野糜子4个黍稷品种之间表现出条带清晰、多态性明显、重复性较好的引物;并通过提取DNA以及PCR过程中退火温度的简单优化来建立比较适宜的黍稷SS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DNA提取过程中将ddH2O的量减少到100μL,增加65℃的水浴时间并增加4%β-巯基乙醇和DNA浓度等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DNA。利用优化好的反应体系从1 21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16对多态性较好的引物,占总数的9.59%,其中,群体一的2个亲本所特有的引物有36对,群体二的2个亲本中特有的引物有97对,2个群体共有的多态性引物有19对;对引物碱基结构分析发现,选用的1 210对引物中有1 173个双碱基重复SSR和36个三碱基重复SSR;筛选到的多态性引物中双碱基重复SSR有102个。三碱基重复SSR有14个。筛选出的多态性SSR标记能用于黍稷的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研究。

关键词: 黍稷 SSR标记 引物筛选 遗传图谱

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甜脆豆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甜脆豆品种"合欢"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覆膜方式对土壤含水量及甜脆豆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盖+草、全膜覆盖2种方式均较半覆盖(CK)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了15.3%和23.6%,采收期分别延长了3d和6d,植株鲜重分别提高32.5%和46.5%、植株干重分别提高31.8%和48.7%,增产效果以草+全膜覆盖方式最为显著,产量达1 583.5kg/667m2,较对照增产19.5%。

关键词: 甜脆豆 覆膜方式 土壤含水量 农艺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作物空间诱变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种子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空间诱变是进行作物种质资源创新及优良新品种选育的有效新途径。围绕作物空间诱变基础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问题——诱变作用机理,阐述作物对空间环境条件下的感知、响应;针对作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总结其在地面的遗传变异规律及其种质资源创新中的应用。同时,对其当前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期对今后我国空间诱变育种工作的有所启发。

关键词: 作物 种质资源 变异 突变体 生物学效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洋葱贮藏期主要病害研究进展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洋葱贮藏期的主要真菌病害及主要细菌病害,分析了贮藏期洋葱病害的发生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洋葱 贮藏期病害 综防技术 发生特点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对春小麦耗水、产量和土壤水分平衡的影响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干旱、降水供需错位和春季低温是制约西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春小麦生产的主要因子,如何最大限度保蓄自然降水、实现水分的跨季节利用,则是该区春小麦产量稳定提高的根本途径。本文在大田定位观测的基础上,揭示全膜覆土穴播对西北黄土高原旱作春小麦季节性耗水特征、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休闲期土壤水分补给的影响,并评判其年际土壤水分平衡效应。方法试验于2011—2013年在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定西试验站进行(104°36′E,35°35′N),以春小麦陇春27号为试验材料,设全膜覆土穴播(FMS)、地膜覆盖穴播(FM)和露地穴播(CK)3个处理,测定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含水量、生物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计算休闲效率、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收获指数等指标。结果 2011和2012年3个处理的春小麦耗水量无显著差异,但2013年FMS耗水量显著高于CK。FMS和FM可增加春小麦苗期到孕穗期耗水,且此阶段的耗水量在干旱年份分别较CK增加27.2%和9.6%,在丰水年份分别较CK增加52.2%和44.6%。虽然FMS和FM在各生育期的耗水量无显著差异,但FMS在丰水年(2012年和2013年)的耗水量较FM有增加趋势,且这一效果在2013年尤为明显。FMS和FM在休闲期可补充0—80 cm土层土壤水分25.4和18.3 mm,比CK分别低2.2和9.3 mm;补充80—200 cm土层土壤水分78.0和71.0 mm,比CK分别高30.0和23.1 mm;与2011年播前相比,种植3年春小麦后0—200 cm土层的土壤贮水量FMS增加了23.8 mm、FM增加了22.5 mm、CK增加了12.4 mm。FMS的休闲效率为30.5%—52.6%,比CK高12.8%—109.5%,比FM高4.5%—40.9%。FMS的穗粒数、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子均显著高于CK(P<0.05);收获指数为0.4—0.5,比CK高32.5%。FMS的产量为1 750—3 18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5.5—11.5 kg·hm-2·mm-1,分别比CK增加40%—220%、27%—239%,而且干旱年份的增加幅度更高。在干旱的2011年,FMS处理的产量较FM增加26.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8.2%;在丰水的2013年,FMS处理的产量较FM增加20.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4.8%,两年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表明FMS较FM具有更明显的丰水年份增产、干旱年份适应干旱胁迫的潜力,能够实现该区春小麦生产稳产高产的目标。结论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FMS种植模式有效提高了春小麦播前和生长前期的土壤贮水量,并使春小麦苗期—孕穗期的作物耗水量显著升高,增加春小麦穗粒数,扩大籽粒产量库容和促进灌浆,显著提高春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并在休闲期完全补充春小麦生育期消耗的0—200 cm土壤水分,保持春小麦田的土壤水分年际平衡。

关键词: 旱地 全膜覆土穴播 春小麦 季节性耗水 产量 水分平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

家畜生态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阐述了甘肃畜牧业发展现状及成就,在充分分析其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甘肃畜牧业发展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 畜牧业 发展现状 问题 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