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412条记录
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期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河西制种基地玉米杂交种种子成熟度与种子活力的关系,确定高活力种子的适宜收获期,为种子企业躲避早秋霜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硬粒型先玉335、马齿型郑单958和吉祥1号3个杂交种制种田,授粉后每隔3—5 d采集果穗测定籽粒水分,实验室进行标准发芽和冷浸抗冷试验,测定种子发芽率和浸出液电导率,籽粒乳线发育按5级分类法记录:1=整个胚乳是液体状,无乳线;2=种子长度的25%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离种子顶部1/4处;3=种子长度的50%充满硬化胚乳层,乳线出现在种子1/2处;4=种子长度的3/4含硬化胚乳层,乳线下移到接近种子基部;5=整个种子是硬化的胚乳层,乳线消失。【结果】不同玉米杂交种、授粉后不同采收期对籽粒水分、脱水速率、种子发芽率和活力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先玉335脱水早、脱水快,授粉后32 d时籽粒水分比郑单958、吉祥1号低10%—15%,授粉后32—75 d随着灌浆的进行果穗籽粒水分递减,平均生理脱水速率先玉335(0.70%/d)高于郑单958(0.62%/d)和吉祥1号(0.49%/d),籽粒水分每减少1%,先玉335、郑单958和吉祥1号百粒重依次增加0.73 g、0.50 g、0.29 g。不同采收期种子成熟度和种子活力有较大差异,籽粒水分为70%—40%,随着水分降低,种子发芽率增加、浸出液电导率减少,水分每减少1%,先玉335、郑单958和吉祥1号发芽率依次提高3.37%、2.76%、1.67%。随着灌浆时间推后,籽粒发芽率增加、电导率降低,但杂交种之间有一定差异,授粉后32 d 3个杂交种标准发芽率为30.0%—59.0%,6℃冷浸3 d发芽率为2.5%—36.9%,授粉47 d以后先玉335冷浸芽率与标准发芽率接近,而郑单958、吉祥1号冷浸发芽率始终明显低于标准发芽率,即种子抗低温能力大小为先玉335>郑单958>吉祥1号。种子发育过程中籽粒水分与乳线发育明显相关,随着水分减少乳线下移,先玉335籽粒乳线出现早、消失也早,郑单958次之,吉祥1号乳线出现最迟、消失最晚,乳线发育到籽粒1/2处时,籽粒水分降到38%—40%,种子标准发芽率和冷浸发芽率均接近较高值,此时先玉335、郑单958百粒重占生理成熟时最大百粒重的76.6%和88.0%。【结论】玉米种子成熟度影响种子活力大小,发芽率和活力最大的采收期宜在乳线到籽粒中部位置,此时籽粒水分40%左右,而不是干物质达到最大的生理成熟期,甘肃武威制种基地先玉335高活力种子的适宜采收期开始于授粉后47 d,而郑单958和吉祥1号在授粉后60 d,比目前生产收获期提前10—15 d,可避免早霜冻对玉米种子质量的影响。

关键词: 甘肃河西 玉米 种子成熟度 授粉后天数 种子活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膜覆土穴播及施肥对旱地春小麦养分、干物质积累及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

西北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进一步明确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的增产机制,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全膜覆土穴播及施肥对旱地春小麦养分、干物质积累及土壤水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种植有利于小麦植株N素、P素、K素累积、促进小麦植株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量;小麦成熟期植株吸N、吸P、吸K量较露地分别增加48%~93%、64%~158%、128%~201%,N、P、K配方施肥效果明显,以N、P2O5和K2O的用量分别为150kg/hm2、120kg/hm2、90kg/hm2时(F1处理)最为突出;全膜覆土穴播能使小麦生长前期耕层0~20cm土壤水分得到有效补给,小麦生长后期通过消耗利用土壤深层水分供应小麦生长,土壤含水量均随生育期延后呈现下降趋势。可见:全膜覆土穴播栽培可显著提高小麦植株养分、干物质积累量和利用土壤深层水分供给作物生长,施肥效果较为明显。

关键词: 全膜覆土穴播 施肥 春小麦 养分 土壤水分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NaCl胁迫的响应

生态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陇豌一号"和"S4008"2个豌豆品种为材料,利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处理种子进行发芽实验,研究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对NaCl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10 mmol·L–1 NaCl胁迫可促进种子萌发,2个豌豆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幼苗鲜重和干重、相对含水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25 mmol·L–1 NaCl处理略高于对照,但差异不显著;发芽指数总体随着盐浓度增高而降低,10、25 mmol·L–1处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高浓度NaCl(50、100、200 mmol·L–1)则显著抑制了发芽率、发芽势、胚芽和胚根长、幼苗鲜重和干重、相对含水率以及叶绿素含量(P<0.05),且胚根下降趋势大于胚芽;极高浓度NaCl(300 mmol·L–1)胁迫下种子基本不发芽。细胞膜透性随着盐浓度增加显著上升(P<0.05);丙二醛含量随NaCl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100 mmol·L–1处理达到最大值;而脯氨酸含量则先降低后升高(P<0.05),25 mmol·L–1处理达到最小值。胚根是对盐分胁迫较敏感的部位,S4008抗盐能力>陇豌一号。

关键词: 豌豆 NaCl胁迫 种子萌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苹果醋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国内外苹果醋企业发展、市场需求、加工技术装备、工艺水平、主要研究内容、标准体系与质量控制状况等方面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我国苹果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指出我国苹果醋产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苹果醋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发展趋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慢白粉病QTL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兼抗性

作物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聚合兼抗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慢病性基因,是培育持久多抗小麦品种的重要措施。百农64和鲁麦21均为慢白粉病品种,分别含有4个和3个慢白粉病抗性QTL。将百农64与鲁麦21杂交,获得21个聚合2~5个慢白粉病抗性QTL的F6株系,于2012—2013年度分别在四川郫县和甘肃天水进行条锈病田间抗性鉴定,在河北保定和河南周口进行叶锈病田间抗性鉴定。分析21个株系条锈和叶锈病的最大严重度和病程曲线下面积,检测单个QTL和QTL聚合体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效应。结果表明,QPm.caas-4DL、QPm.caas-6BS和QPm.caas-2BL对条锈病均有显著的抗性,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6.9%、14.1%和17.3%;QPm.caas-4DL对叶锈病也有显著抗性,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5.3%;QPm.caas-1A/QPm.caas-4DL/QPm.caas-2DL/QPm.caas-2BS/QPm.caas-2BL和QPm.caas-1A/QPm.caas-4DL/QPm.caas-2BS/QPm.caas-2BL聚合体对条锈病和叶锈病的抗性显著高于两亲本,它们均含有来自百农64的QPm.caas-4DL以及来自鲁麦21的QPm.caas-2BL和QPm.caas-2BS,表明这些QTL具有明显的兼抗性效应。在小麦抗病育种中,聚合慢病性QTL越多,慢病性越强,聚合4~5个慢病性QTL时,株系可达到高抗甚至接近免疫的水平,是选育持久抗性小麦品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普通小麦 慢病性 持久抗性 基因聚合 QTL

套和不套袋对"红富士"苹果耐贮性和安全性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套袋和不套袋对果实品质、耐贮性和农药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套袋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套袋苹果提高1%,达到显著程度;果实硬度方面,二者差异不明显;除着色面积、光洁度等外观品质套袋果优于对照外,其它风味、口感等内在品质,以及果实在贮藏期间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失重率等果实耐贮性特征方面,不套袋明显优于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没有明显差别,有机磷、有机氯和菊酯类农药均未检出.套袋果实的外观品质好于不套袋;但不套袋果实的内在品质和风味,以及耐贮性等方面显著优于套袋果实;且不套袋果实的农药残留量并没有超过质检标准.

关键词: 套袋 不套袋 “红富士” 耐贮性 安全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亚麻下胚轴不定芽诱导的研究

作物杂志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5个亚麻品种陇亚10号、张亚2号、CDC-scroll、低亚麻酸及不育系1S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基因型亚麻下胚轴的不定芽诱导进行研究。确定了5个亚麻品种最适的种子消毒处理为75%乙醇消毒0.5min、1%次氯酸钠消毒10min。筛选出亚麻下胚轴不定芽诱导分化的最适培养基为MS培养基附加0.5mg/L 6-BA和0.02mg/L NAA。讨论了不同基因型的亚麻下胚轴不定芽诱导分化及其不定芽生根之间的差异,最终得到陇亚10号的下胚轴不定芽诱导分化率及不定芽的生根率最高,宜用来做后续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亚麻 不定芽 不同基因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分析及对策建议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小杂粮是甘肃省资源和区位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34.67万hm2左右,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12.5%,总产占全省粮食总产的16.8%。从21本世纪初开始,由于政策导向和利益所驱,致使甘肃小杂粮产业发展技术创新不足,供种体系不健全,加工技术缺乏,产业化程度不高,使得小杂粮产区小杂粮的种植面积急剧下滑,导致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的发展机遇和威胁并存。随着人们对小杂粮需求的增加,小杂粮的各个主产区积极发展小杂粮产业,势必使小杂粮产业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该文结合实际调查,对甘肃省小杂粮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客观地分析,并提出通过因地制宜培育优异小杂粮产业化集聚区,构建以专用、特色为主体的优异小杂粮产品生产结构,建立健全小杂粮产品科技支撑体系和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实施品牌战略,来进一步促进甘肃省小杂粮产业向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甘肃 小杂粮 竞争力 对策建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甘谷县辣椒产业化发展规划研究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甘谷县是闻名全国的辣椒之乡,辣椒种植历史悠久、久负盛名。产地辣椒品质优良、营养丰富,Vc和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产区。经过多年发展,甘谷辣椒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产业化程度明显提升、品牌优势更加突出。但由于近年来规模化种植程度较低,栽培技术相对落后、产量低、效益差,加工业落后,流通体系不健全,专业合作社规模小等因素,制约了全县辣椒产业的健康、快速和高效发展。该文在深入产地广泛调研、多方听取同行专家意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根据"两区带动、点面突破"的发展思路,从良种繁育体系、绿色标准化基地、精深加工体系、现代化物流体系、电子信息化营销体系、技术研发和推广服务体系、质量标准化检验与检测体系、名优品牌建设等9个方面提出了发展规划,以达到促进甘谷辣椒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并显著提高农民收入的目标。

关键词: 辣椒 产业化 发展规划 甘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组装式太阳能双效温室应用效果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解决目前日光温室普遍存在的设备简陋、环境调控与抗寒防病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与劳动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建造了组装式太阳能双效温室并进行试验。该文分别选择内保温和外保温太阳能双效温室(温室内配置太阳能集热器、蓄热水池和热泵机组在内的太阳能热泵系统)测试其保温降湿性能和增产效果,主要测试指标为空气最低温度、日平均温度、光照度、空气相对湿度,种植作物的单株产量、单位面积产量。测试结果表明:内保温组装式太阳能双效温室室内最低气温都在9℃以上,与对照温室相比,1月份试验温室室内平均气温提高3.4℃,1月份室内平均最低气温提高4.0℃;外保温太阳能双效温室1月份室内平均最低气温为12.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比对照温室室内温度提高3.8℃,蔬菜增产19%~55%。组装式太阳能双效温室改善了温室的环境条件,提升了日光温室抗寒防病和增产增收的能力,该温室的研究与应用为中国北方同类地区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温室 太阳能 组装 太阳能双效温室 集热器 蓄热水池 双源热泵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