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黄淮海地区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的筛选与评价
《河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用黄淮海地区主推或有望在未来玉米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的41个玉米品种作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设置225 kg/hm2(正常施氮量)和180 kg/hm2(减氮20%)2个施氮水平,研究各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氮效率,并对其进行产量和氮效率类型的划分,筛选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为玉米生产减氮增效和保护生态环境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下,均以京科999产量最高,中玉303也表现较好。正常施氮量下以省原96产量最低,为8.74 t/hm2;减氮20%下,以陇单639产量最低,为7.68 t/hm2。聚类分析表明,京科999和中玉303属于高产品种。各玉米品种在不同施氮量下的氮效率变化趋势与产量一致。根据玉米氮效率类型划分结果,筛选出京科999和中玉303等17个双高效型(高氮低氮高效型)品种,登海1717和优迪919等5个高氮高效型品种,郑单958和京农科728等5个低氮高效型品种。综合考虑氮效率和产量表现,京科999和中玉303可以作为高产氮高效玉米品种在生产上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谷子顶三叶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分子植物育种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谷子从早期品系到育成品种过程中顶三叶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41份育种品种和30份早期品系,在60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分析育成品种和早期品系顶三叶性状的差异,以及与其他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育成品种顶三叶长度、宽度和面积总体上高于早期品系,而变异幅度低于早期品系;育成品种顶三叶性状之间的相关性明显高于早期品系,而顶三叶与穗部性状之间的相关性低于早期品系;育成品种产量与顶三叶大小显著负相关,这种负相关关系主要存在于叶片较大的品种中,而在叶片较小的品种中并不存在。本研究结果为谷子品种选育中对顶三叶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


氟啶·啶虫脒对花椒蚜虫生物活性配比筛选及防效
《农药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筛选防治花椒蚜虫高效安全药剂,明确其最佳配比及制剂用药量。[方法]开展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测定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与啶虫脒的质量配比为1.5:1时,LC50值为5.9380 mg/L,联合作用系数为139.2536时最大,增效作用最明显。田间药效结果表明:施药7 d后各处理防效达到93.5%~99.1%;施药14 d后各处理防效达到93.3%~98.5%,7~14 d的防效相当,说明持效期长,防效好。[结论]50%氟啶·啶虫脒防治花椒蚜虫,推荐其有效成分用药量为38.5~57.5 mg/L。


小麦冠层氮素含量光谱估算研究进展
《麦类作物学报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氮素作为作物生长和产量形成的首要元素,约占作物体干重的0.3%~5.0%,有生命元素之称。小麦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商品率最高的粮食作物,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粮食作物的1/3左右,小麦氮素含量估算技术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与农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密切相关,快速、准确、无损地获取作物氮素含量对制定合理施肥策略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小麦冠层氮素含量光谱估算的原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目前氮素含量估算采用的数据类型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小麦冠层氮素光谱估算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小麦冠层氮素光谱快速估算前景进行了展望。


不同品种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营养品质分析与评价
《湖北农业科学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不同品种油菜菜薹的营养品质特点,对同等栽培条件下的3个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系)的菜薹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并与十字花科蔬菜白菜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蛋白质、可溶性糖、粗纤维、钙、铁、锌9个油菜薹品质指标存在品种间差异.维生素B2、可溶性糖、锌、钙含量的变异系数大于10.000%,品种间差异较大;维生素C、维生素B1、蛋白质、粗纤维、铁含量的变异系数小于10.000%,品种间差异较小,是相对稳定的指标.锌与维生素C、蛋白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578、0.8664;蛋白质含量与维生素B1含量、维生素B2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3、0.8387;钙含量与测定的其他营养品质指标之间均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与白菜薹相比,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中的营养成分含量综合表现较佳,其中维生素C含量、锌含量均是白菜薹的1.7倍以上,铁含量是白菜薹的1.3倍以上,表明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营养更为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
关键词: 双低甘蓝型油菜;菜薹;营养品质;变异系数;相关系数


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问题探讨与细节把握-基于河南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调研与思考
《农村.农业.农民(A版) 》 2021
摘要: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省各地如火如荼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其成效却良莠不齐。基层干部及群众思想认识相对肤浅、战略实施方式机械、单一、"人地钱"支持力度不够、政策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在基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逐渐显现。为此,在探索乡村振兴战略河南方案时,可以从提升基层干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认识水平、突出乡村振兴的村民主体地位、通盘考虑基层乡村振兴规划的编制及实施、提高乡村环境的治理能力、明晰乡村振兴顶层设计的针对性及有关政策的指向性等方面进行细节把握。


有机肥替代氮肥及节水对设施番茄和辣椒菜田氮淋溶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降低设施菜田的氮素淋溶对于缓解菜区农业面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有机肥替代氮肥及节水研究了设施番茄和辣椒农田氮素淋溶变化特征。试验设置:化肥(HF)处理、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40%(TDN)处理、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40%+节水30%(TDN+JS)处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监测年度不同蔬菜季所有处理淋溶液硝态氮平均浓度为70.4~202.4 mg/L。一个番茄辣椒轮作周期HF、TDN和TDN+JS硝态氮平均淋溶量分别为130.9、116.2和97.2 kg/hm2。TDN处理硝态氮淋溶量比HF处理平均降低11.4%。TDN+JS处理硝态氮淋溶量比HF处理显著降低25.9%。硝态氮淋溶是氮淋溶的主体,占总氮淋溶的69.1%~73.1%,可溶性总氮占总氮淋溶的77.2%~79.3%。两季番茄产量为33.0~50.8 t/hm2,辣椒产量为17.6~19.8 t/hm2,不同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有机肥替代氮肥及适当节水灌溉是降低设施菜田氮素淋溶的有效途径。


复合肥与纳米几丁质混合喷施对圆黄梨品质的影响
《落叶果树 》 2021
摘要:以0.2%的氮磷钾复合肥与0.003%的纳米几丁质水悬浮液按不同体积比例混配,于圆黄梨幼果期喷施2次,中间间隔10天,研究其对梨果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二者以0.75∶1混配喷施,比喷施其他混配比例、单喷复合肥、单喷纳米几丁质的果实综合品质指标均佳。比单喷0.2%复合肥的单果重提高12%;果实中蔗糖含量提高42.2%;蔗糖合成酶活性提高1.1倍;蔗糖磷酸合成酶活性提高1.08倍,均差异显著。说明纳米几丁质与肥料配施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起到改善果实品质的效果,且比常规施肥节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