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沙蒿籽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超临界CO2流体提取沙蒿籽油,并对油脂的化学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沙蒿籽油中特征族组分为脂肪酸类物质,占检出物的70%,其次是维生素E、红没药醇及植物固醇类和黄酮类等功能成分,其亚油酸和维生素E含量之高在植物油中较为罕见.
关键词: 沙蒿籽油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不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玉米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三因素最优设计构造试验方案,研究氮肥、磷肥、钾肥不同水平与组合对玉米产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磷肥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氮肥较小,钾肥居中。氮、磷、钾肥之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其中氮肥、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大,钾肥与磷肥间的交互作用较小。在试验范围内,就玉米籽粒产量而言,施肥量投入应为N:149.87~207.07kg/hm2,P2O5:38.23~143.52kg/hm2,K2O:24.63~129.91kg/hm2在此施肥范围内,可预报玉米籽粒产量为4707.5~5616.2kg/hm2。


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与杂种优势模式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水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配制336个组合,研究杂种一代的对照优势和超中亲优势,以杂种优势值作为划分优势生态型的依据。结果表明,西北粳、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稻为优势生态类型;根据各生态型间的杂种优势值可以推测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粳具有穗数上的优势基因,西北粳具有粒数上的优势基因,非洲IRAT粳具有粒重上的优势基因;最佳优势杂种优势模式为韩国粳×日本粳、西北粳×美国粳和台湾粳×日本粳;杂种优势与形态指数差异的相关分析表明,各生态型间形态指数差异与其F1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


贺兰山东麓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肥密栽培技术研究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黄羊滩节灌区喷灌条件下,土质保水性差、蒸发量大、氮磷投入高等问题,进行喷灌条件下制种玉米适宜的氮磷肥施量及定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目前生产水平下,氮肥挥发损失大,肥效低;磷肥追施效果差;只能靠增加密度来提高单产。氮磷密三因素对产量的贡献次序为密度>施氮>施磷。通过氮磷密三因素产量模型分析,筛选了制种单产高于450kg/667 m2的肥密组合共68个,得出相应配套方案为:在当地条件下,沈单16号玉米制种适宜定植密度在5 766~6 237株/667 m2、施氮量15.5~21.2 kg/667 m2、施磷量8.36~11.84 kg/667 m2,并对氮磷肥肥效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宁南半干旱退化山区抗旱造林技术研究
《水土保持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在年降水量仅为300~500 mm地区的抗旱造林中,集成现有的新材料、新方法、新技术,提高造林成活率,为半干旱退化山区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炭林、饲料林、用材林、水源涵养林等的植被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银北灌区春小麦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灌水次数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减少灌水和灌水次数对春小麦产量并无显著影响,但随着灌水次数的减少,春小麦的灌溉水生产率却大幅度上升。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角度而言,综合考虑春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需求特点和土壤水分的消耗规律,春小麦以全生育期灌2水(分蘖水和灌浆水)为宜。


玉米杂交种耐旱性状的因子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干旱地区大田条件下,通过2a调查4个大面积推广玉米杂交种在4个不同干旱处理下与耐旱性有关的14个生长发育性状,选择差异显著的性状进行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玉米杂交种耐旱性和耐旱稳定性的主要性状是株高、结实长度、成穗率和出籽率,可利用其预测玉米杂交种的耐旱性。


宁夏柠条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探讨
《西北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分析了宁夏柠条资源状况、柠条营养特性,结合宁夏畜牧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提出宁夏柠条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可持续利用建设的基本内容、可持续利用经营机制以及可持续利用应注意的问题。


甘草萤叶甲空间分布型初步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甘草萤叶甲成虫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成虫符合核心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幼虫符合负二项分布;聚集度指标检验成虫、幼虫均为聚集分布。并分析拟合了成虫和幼虫在大田中的理论抽样数学模型。


宁夏主推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宁夏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12份水稻品种的10个主要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性状有直链淀粉含量、粒形、粒长、垩白米含量、糙米率和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与垩白大小及垩白米率有较密切的正相关,与胶稠度和碾米品质性状有较密切的负相关;整精米率与蛋白质含量、垩白大小、粒形和粒长有较密切的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主成分因子为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第二主成分因子为垩白大小及垩白米率,第三主成分因子为胶稠度。笔者认为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垩白大小、垩白米率和胶稠度可作为鉴定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