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半干旱退化山区坡地改造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水土保持通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野外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测定了不同整地方式山杏、山桃灌木林地的土壤容重、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结果表明,通过人工坡地改造工程,山坡地土壤有机质和氮素有明显的提高,在林木根系活动层40—60 cm土壤有机质、氮素增量高于其它处理,土壤速效磷增幅较小;土壤速效钾有少量增加。


提高柠条饲料利用率的研究
《草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 粗纤维高、适口性差、利用率低,采用物理、生物、化学处理技术进行加工处理。结果表明:柠条经过粉碎制粒后饲喂家畜,利用率提高50%,家畜采食量增加20%~30%,质量增加15%左右;柠条添加5%玉米进行氨化处理,效果好,粗蛋白含量提高6 32%,粗纤维含量降低3 67%,木质素含量降低1 32%,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1 49%;柠条青贮后粗蛋白含量降低0 06%,粗纤维含量降低1 6%,木质素含量降低2 68%,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1 87%;添加5%尿素膨化处理,效果好,柠条粗蛋白含量提高10 53%,粗纤维含量降低1 37%,木质素含量降低3 03%,无氮浸出物含量降低8 69%;柠条微贮后,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木质素含量变化不大,粗灰分含量增加1 36%,无氮浸出物含量增加2 59%。


春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染色体加倍技术初探
《麦类作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提高春小麦花药单倍体植株的加倍效率,对参试的春小麦材料的花药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根系分别进行了以下处理:(1)在脱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五种浓度的秋水仙碱:0.02‰、0.05‰、0.1‰、0.3‰、0.5‰;(2)用0.2%和0.05%的秋水仙碱浸泡再生植株根系各5h和15h。结果表明,在脱分化阶段经秋水仙碱处理后愈伤组织生长缓慢,植株再生能力较差,甚至部分褐化死亡;再生植株的浸根处理无论是用高浓度还是低浓度的秋水仙碱,长时间浸泡根系后均会导致大部分再生植株夭亡。用0.2%的秋水仙碱溶液浸泡再生植株根系5h后,将其移栽温室,平均结实株率为45.9%,比对照结实株率(13.2%)提高了32.7个百分点。说明高浓度秋水仙碱短时间浸泡再生植株根系加倍效果较好。


根据杂种优势值划分粳型水稻杂种优势生态型
《西北植物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9个不同生态类型的50份水稻亲本材料,以生态型为单位进行双列杂交,配制杂交组合.研究杂种一代的对照优势和超亲优势.以杂种优势值作为划分优势生态型的依据.结果表明:西北粳、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稻为优势生态类型.根据各生态型间的杂种优势值可以推测台湾粳、日本粳和韩国粳具有穗数上的优势基因,西北粳具有粒数上的优势基因,非洲IRAT粳具有粒重上的优势基因.最佳优势组配模式为韩国粳×日本粳、西北粳×美国粳和台湾粳×日本粳.杂种优势与亲本形态指数差异的相关分析表明,各生态型间形态指数差异与其F1杂种优势相关不显著.表明依据亲本形态差异不能预测杂种优势.


玉米花粉花丝耐热性研究进展
《种子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分析高温限制玉米制种和生产的基础上,综述了高温 胁迫下玉米花粉花丝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变化,以及玉米花 期耐热种质筛选与遗传研究,讨论了玉米花粉花丝耐热性研究 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草地螟和黄草地螟危害苜蓿产量损失及防治指标的研究
《草业学报 》 2005 CSCD
摘要: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研究了草地螟的虫口密度与苜蓿产量损失之间的关系和防治指标。结果表明,苜蓿干草产量损失率(y)与20枝条虫量(x)的关系为y=4.936 6x-0.850 9,相关系数r为0.994 3,二者相关性极显著。按照防治的直接收益与直接成本,确定了宁夏旱地苜蓿和水地苜蓿草地螟的防治指标,旱地苜蓿刈割2 和3 次的草地螟的防治指标分别是10和14头/100枝,水地苜蓿草地螟的防治指标是7 头/100 枝。依据同样的试验方法,制定了黄草地螟危害苜蓿的防治指标,旱地苜蓿刈割2 和3 次的黄草地螟的防治指标分别是45 和60 头/100 枝,水地苜蓿黄草地螟的防治指标是36头/100枝。


网络环境下科技成果评价及其管理体系的研究——以农业科技成果为例
《科研管理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简述了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的内涵———评价核心和目的,将农业科技项目失败的类型归纳为六类;提出了基于科技水平与经济环境变迁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体系的新思维。论述了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体制的合理方式及评价体系各方的职能及相互关系。研究设计了评估机构作为评价方应有的事业(部门)构成及相互之间的业务和信息流向。创建了由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的相关方面,及评价管理业务流程、电子信息流等构成的网络环境下的农业科技成果评价、管理体系。


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枸杞生长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对枸杞扦插苗分别进行清水处理(CK)、盐胁迫(6g/kgNaCl)处理和盐胁迫+外源甜菜碱(6g/kgNaCl+1mmol/L甜菜碱)处理,分别在处理后第4,8,12和16天测定其生理变化,研究外源甜菜碱对盐胁迫枸杞生长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甜菜碱能显著提高枸杞叶片相对含水量和株高净增长量,能明显促进枸杞生长;甜菜碱能使盐胁迫枸杞的丙二醛含量降低,使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β-胡萝卜素含量明显增加。说明外源甜菜碱有利于保护细胞膜结构,降低盐胁迫对枸杞的伤害。


肉苁蓉花粉生活力测定研究
《中草药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 了解肉苁蓉花粉在自然条件下的寿命。方法 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 ,对自然生长的肉苁蓉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研究。结果 肉苁蓉花粉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初花期花粉 ,在恒温 2 5℃ ,以 0 .6 %琼脂 +10 %蔗糖 +0 .1%硼酸为离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有利于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 ;低温 (4℃ )条件下可进行短期的花粉贮藏 ,延长花粉的寿命。结论 为采用肉苁蓉花粉进行优良种质资源的保存和人工育种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