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盐胁迫抑制枸杞光合作用的可能机理
《生态学杂志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不同盐浓度处理枸杞扦插苗 ,在生长的不同阶段分别测定叶片光合速率及其它生理指标 ,结果表明 :盐处理后 ,Pn下降 ,Gs减小 ,Ls先升高后降低 ,Ci先降低后升高 ;叶片Chl含量降低 ,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m/Fo、Fv/Fo和Fv/Fm均降低 ;可溶性糖和枸杞多糖含量增加。Ci和Ls的变化说明Pn下降的原因短期内以气孔限制因素为主 ,长期则以非气孔限制因素为主 ,其它生理指标的变化及其和Pn间存在的显著相关性表明盐胁迫下枸杞光合作用降低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结果还表明 ,含盐量低于 0 5 %的土壤对枸杞光合作用影响不大 ,证明枸杞具有一定的耐盐性


水分胁迫对牛心朴子光合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
《西北植物学报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VC管种植模拟土壤干旱的方法,研究了牛心朴子 Cynanchumkomarovii 在水分胁迫下光合速率 Pn 、气孔导度 Gs 、胞间CO2浓度 Ci 、叶绿素荧光的变化规律及不同生育期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土壤水分胁迫对牛心朴子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与其胁迫时间及其胁迫程度都有关系,胁迫前中期Pn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气孔限制,而到后期则以非气孔因素限制为主.中度土壤水分胁迫在短期内对牛心朴子叶片光合作用具有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WUE的提高.而重度胁迫对牛心朴子Pn的影响较显著,而且非气孔因素的出现早于中度胁迫的处理.牛心朴子的光合生理对土壤水分胁迫具有一定的适应时期和适应范围.
关键词: 牛心朴子 水分胁迫 光合特性 气孔限制 非气孔限制


NaCl胁迫对枸杞叶片甜菜碱、叶绿素荧光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研究了在不同盐分胁迫下枸杞叶片甜菜碱含量、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和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枸杞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Fm、Fv、Fv/Fm、Fm/Fo、Fv/Fo)随盐浓度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叶绿体色素(chla、chlb、chla/chlb)含量在低盐浓度下(0.3%NaCl)呈升高趋势,高盐浓度(0.6%~0.9%NaCl)下则均下降,随胁迫时间的延长,以上各参数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总趋势,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car/chl)则随盐浓度的增加及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上升。枸杞叶片甜菜碱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盐浓度的增加以及胁迫时间的延长呈逐渐积累的趋势。初步证明盐胁迫下枸杞叶片甜菜碱的积累与叶绿素荧光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变化有关,这也可能是枸杞抗盐的重要生理原因之一。
关键词: NaCl胁迫 枸杞 甜菜碱 叶绿素荧光 叶绿体色素


NaCl和Na_2CO_3对枸杞的胁迫效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5个月苗龄的枸杞幼苗用0.3%~0.9%的中性盐NaCl和碱性盐Na2CO3处理,以观察枸杞幼苗对盐碱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枸杞耐Na2CO3的最高浓度为0.3%,而耐NaCl的最高浓度为0.9%。在两种盐胁迫下,相对生长率、O2-·、H2O2、MDA含量以及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是,在Na2CO3胁迫下,相对生长率明显下降,O2-·、H2O2、MDA含量上升加剧,质膜透性也明显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在NaCl胁迫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根中的淀粉含量也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并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枸杞对盐的耐受力高于碱。


NaC1和Na2CO3对枸杞的胁迫效应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5个月苗龄的枸杞幼苗用0.3%~0.9%的中性盐NaC1和碱性盐Na2CO3处理,以观察枸杞幼苗对盐碱的耐受程度.结果表明:枸杞耐Na2CO3的最高浓度为0.3%,而耐NaC1的最高浓度为0.9%.在两种盐胁迫下,相对生长率、O2^-、H2O2、MDA含量以及质膜透性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是,在Na2CO3胁迫下,相对生长率明显下降,O2^-、H2O2、MDA含量上升加剧,质膜透性也明显增加.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下降;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而在NaC1胁迫下,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出现先降后升的趋势,根中的淀粉含量也出现缓慢上升的趋势,并且二者差异显著(P<0.05),由此说明枸杞对盐的耐受力高于碱.
关键词: NaC1 Na2CO3 枸杞 胁迫效应 盐胁迫 碱胁迫


春小麦不同基因型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在肥密处理下的影响
《种子 》 200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多穗型品种在不同肥密处理调控下 ,较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有较高的经济产量 ,多穗型宁春 32号的 3个处理的平均折合单产水平最高为 72 4 3.90 kg,其次是 3786 - 2、4 36 4 ,因此栽培技术运用调控固然重要 ,但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下 ,品种的特性及其遗传基因型决定着产量潜力 ;同时不同品种的品质与环境互作的效应不同 ,优质品种宁春 32号在低密、低肥栽培条件下有利于优质 ,由此说明优质高产品种要充分发挥其品质性状的优势或潜力就应选择配套适宜的栽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