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1955条记录
水分亏缺指数在全国干旱遥感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土壤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水分亏缺指数(WDI)是建立在作物水分胁迫指数理论基础上,并假设陆地表面温度是冠层温度与土壤表面温度线性加权及土壤与植被冠层之间不存在感热交换的情况下,结合陆气温差与植被指数得到的区域干旱评价指标。本文利用MODISTerra陆地表面温度和植被指数数据产品,采用NDVITs空间法分别计算了2000年4月上旬和5月中旬气温空间分布的基础上,结合陆气温差和植被指数计算全国范围WDI,并与表层土壤含水量进行对比。结果表明:WDI能够比较合理地用来监测区域干旱,不仅适用于裸地条件,还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完全植被或部分植被覆盖条件下的干旱监测,克服了CWSI只能应用于郁闭植被冠层的限制。

关键词: 干旱 遥感 水分亏缺指数 MODIS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人工种植甘草氮磷钾肥效反应模式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的数学模型为y=284.77+9.20x1+0.84x2+0.74x3-4.96x12-17.55x22-5.79x32+9.71x1x2+9.62x1x3-0.86x2x3,回归显著性检验,复相关系数r=0.824,r0.05(3,7)=0.807,回归显著,方程拟合较好。根据对模型的计算机仿真寻优结果,结合大田人工栽培甘草的实际生产水平得出人工种植甘草(2年)4200~4500kg/hm2的农业措施为:N210.89~233.78kg/hm2;P2O5203.22~239.43kg/hm2;K2O132.22~154.42kg/hm2。

关键词: 沙荒地 甘草 人工种植 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坪草溶磷菌筛选及溶磷能力的初步研究

草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研究采用Pikovaskaia’s(PKO)无机磷培养基和蒙金娜有机培养基,对西安和兰州两地多年生草坪根际溶磷菌进行分离筛选,共获得302种分离物,利用溶磷圈法,选出溶磷能力较强的菌株10株。分离物溶解无机磷D/d值为3.174~1.324。在1%显著水平下,L17、X11和X20三者之间的溶磷能力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和其它菌株的溶磷能力差异极显著。溶解有机磷的各菌株能力也相差较大,D/d值最大是L14为3.059,最小是L19不利用有机磷;L14和L18两菌株间的溶磷能力差异不显著,但它们和其它菌株的溶磷能力均有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L17、X11和X20在研制微生物肥料时有较大的潜力。

关键词: 溶磷菌 多年生草坪草 溶磷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用灰色关联法对柠条不同处理效果综合评价

草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对柠条Caraganamicrophylla采取不同处理,处理结果以氨化处理营养成分最好,粗蛋白(CP)含量高达12.03%,中性洗涤纤维(NDF)81.72%,酸性洗涤纤维(ADF)56.69%,木质素(ADL)含量最低,为21.02%;生化处理1CP最低,为11.27,生化处理2ADL含量最高,为21.95。氨化柠条瘤胃内降解率都高于其他不同处理,干物质(DMD)为29.36%,粗蛋白(CPD)为56.62%,比未处理高18.23个百分点,氨化柠条CP降解率最高,比对照组CP降解率提高了45.0%,ADL降解率为35.58。生化处理2降解效果在生化处理组中最好。在灰色系统下,对不同处理柠条营养成分、瘤胃降解率指标进行分析,建立处理效果评价模型,综合评价处理结果仍是氨化处理效果最好。

关键词: 柠条 处理 灰色关联度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条件下玉米叶面积变化及地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研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干旱地区自然降水条件下,对4个大面积推广的玉米杂交种进行不同干旱处理,测定其叶面积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结果表明,拔节到灌浆初期是干旱影响玉米叶片生长及叶片功能发挥的重要时期;干旱影响玉米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的干物质积累,使玉米最大干物质积累时期推迟到开花期至乳熟期;苞叶和茎鞘中的干物质向籽粒的转运率较高,茎鞘中积累的干物质对玉米籽粒的贡献率最高。干旱条件下,玉米在大喇叭口期至乳熟期具有较大的叶面积、较强的光合能力和较长的光合功能期,对乳熟期获取较大的生物产量和提高籽粒产量都有很大的作用,玉米的耐旱性相应增强。

关键词: 玉米 干旱 叶面积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毒死蜱在枸杞果实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了40%毒死蜱乳油在枸杞果实内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量。残留动态试验表明,毒死蜱在枸杞果实内消解较快,半衰期为2.87~3.15d。在使用浓度800倍、施药2次的情况下,最后一次施药距收获间隔期7d,枸杞果实内的残留量为0.225 mg/kg。

关键词: 毒死蜱 枸杞 残留 消解动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坡地雨水资源潜力分析及径流侵蚀的动态变化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对宁南山区坡地改造后不同坡度的自然坡面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相同降雨量下,降雨强度与土壤贮水量补充呈反比,入渗深度随坡度增大减小。比较人工降雨和双环法对稳渗速率的影响,人工降雨测定的土壤稳渗速率小于双环法测定的稳渗速率,双环法所测定的土壤稳渗速率与人工降雨法测定的土壤稳渗速率之间呈线性函数关系。对水平沟水分补充随坡度和雨强增大而增大,大雨对水平沟水分补充有重要意义。产沙动态分析,雨强较大时,随时间推移,单位体积泥沙含量递减,在较小雨强下,随时间推移,单位体积泥沙含量呈递增趋势。雨强和土壤侵蚀模数的关系符合幂函数方程:Q=0.017I2.5442

关键词: 人工降雨 径流 入渗 侵蚀模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柠条饲料加工利用技术研究

草业科学 2005 CSCD

摘要:以柠条饲料开发利用的必要性为出发点,针对柠条原材料贮备、粉碎、饲喂方法与制粒技术等问题,重点阐述了柠条饲料研究与开发的意义、调制和粉碎方法等,旨在加速柠条资源的研究与开发力度,促使其向规模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柠条饲料 调制 粉碎 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毛乌素沙地不同密度柠条林对土壤结构及植物群落特征的影响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种植不同密度的柠条对退化草原恢复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柠条带间距的增加,土壤的物理性质得到极大的改善,容重逐渐减小,土壤的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透气性、排水能力、则呈增加的趋势,其中10 m带距的增幅最大。植被恢复后柠条带间土壤水分呈现10 m>7 m>对照>4 m的趋势。建立柠条林后随着植物种类的增加,个体重要值相对下降,各项生态指数不断升高。说明随着带间距的增加,群落结构在逐渐发生变化,使原来的荒漠化群落结构变得相对复杂并逐渐向稳定阶段发展。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柠条 土壤特性 群落特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南阴湿易旱区蚕豆生产肥力主因子分析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用主因子分析法对宁南阴湿易旱区影响蚕豆产量的水、肥等10个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花期和荚期土壤水分含量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速效氮和播种前、苗期土壤水分含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第一主因子所表现的是水—氮关系。成熟期土壤水分含量的权重系数值最大,为0.925,对产量的形成影响最为强烈;氮素、有机质有调水作用,应保证每公顷施纯氮75~105kg。第二主因子显示了氮、磷与土壤水分的逆向效应,水分充足氮磷易被蚕豆吸收。

关键词: 蚕豆 产量 肥力 主因子分析 宁南易旱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