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假隔链格孢SF-193菌丝的生长特性及其寄主选择性
《中国生物防治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和营养条件对空心莲子草生防真菌假隔链格孢Nim- bya alternantherae菌株SF-193菌丝生长的影响,测定其对27科86种植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生防真菌SF-193菌株的最佳生长温度约为30℃,最适生长pH值为10~11,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的空气,光照条件对SF-193生长没有影响;以玉米粉、黄豆粉作为碳源,以蛋白胨、牛肉膏作为氮源的培养基成分最有利于SF-193菌株的生长。SF-193菌株对绝大多数非靶标植物、尤其是对大田主要农作物和蔬菜均不致病,安全性良好。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假隔链格孢SF-193 生物学特性 安全性


稻米辐照杀虫防霉工艺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和国际辐照稻米杀虫防霉工艺规范中的规定,研究了稻米辐照杀虫防霉工艺,确定了各项技术指标,并就吸收剂量的确定依据进行了阐述。工艺规定:辐照加工前稻米具有固有的色泽、气味和食味,无虫蛀与霉变,含水量应≤15%,菌落总数≤5000CFU/g,霉菌≤100CFU/g;辐照后稻米色泽、气味、食味不变,不得检出活虫与虫卵,菌落总数≤100CFU/g,霉菌≤10CFU/g。稻米辐照杀虫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4kGy,稻米辐照防霉的最低有效剂量为2.0kGy,辐照杀虫、防霉的最高耐受剂量为4.0kGy。辐照产品箱中最小吸收剂量应不小于最低有效剂量,最大吸收剂量应不大于产品箱中的最高耐受剂量。


控温和添加垃圾液对水葫芦发酵效果影响的研究
《江苏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自制200 L厌氧发酵罐,分别在35℃和53℃恒温条件下,在剪切处理的水葫芦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垃圾液进行厌氧发酵,观察对其发酵产气的影响及其发酵原料的全碳降解率。结果在相同控温条件下,添加40%和30%垃圾液处理的产气量及产气率分别是不添加垃圾液处理的产气量及产气率的1.32倍、1.19倍和1.87倍、1.48倍;相同进料量条件下,高温(53℃)发酵有利于发酵原料全碳的降解,发酵30 d后全碳降解率即可达到31.52%。水葫芦汁、渣分离的发酵总产气量比剪切处理提高46.10%,恒温35℃发酵15 d,水葫芦汁发酵沼液的COD降解率为75.73%,水葫芦渣发酵沼渣的全碳降解率为15.86%。


套袋微环境对‘翠冠’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明确了不同果袋套袋对梨果皮厚度、果点数量与直径、锈斑指数及外观色泽度的影响,探讨套袋微环境的温湿度变化规律及其与外观品质的相关性,为套袋栽培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方法】以‘翠冠’梨为试材,以裸露果实为对照,采用温、湿度自动监测仪进行温湿度测定,研究了以蜡质双层袋(T1)、防水双层袋(T2)、纸+膜双层袋(T3)、防水+腊质双层袋(T4)和普通双层袋(T5)套袋时,套袋微环境对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T1、T2、T3、T4和T5套袋处理时,果袋内的日温差和日湿差分别较裸露果实减少15.44%,1.47%,4.41%,-28.68%,-16.91%和-16.77%,-7.28%,-6.17%,-5.06%,25.00%。综合比较可知,5种果袋套袋处理果实外观品质的排序为T1>T4>T2>T3>T5。果袋内日温差、日湿差和相对透光率对果实锈斑指数、果皮厚度、果点直径及亮度指标L*、色度指标a*和b*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3个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排序为日湿差>日温差>相对透光率。【结论】套袋果袋内的微环境对‘翠冠’梨外观品质有一定影响,要生产出外观品质优良的‘翠冠’梨,果袋内的日温差、日湿差和相对光强应分别控制在10.56℃,50.89%和4.39%。


正常屠宰猪致病性猪链球菌9型的鉴定和特性研究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江苏某地正常屠宰猪扁桃体分离到1株细菌HA070725,呈链球菌的特征形态,β溶血,药敏试验表明该菌对多种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经PCR及序列分析,为猪链球菌9型。其毒力因子基因型为mrp-/epf-/sly-/orf2+/gdh+/ fbps+/impdh+。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ICR小鼠和断奶仔猪有较强的致病性,对ICR小鼠的半数致死量为2.67×10~6cfu。结果表明:在正常猪扁桃体中可携带高致病性的猪链球菌9型。


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中主导产业选择方法研究及实例分析——以江苏连云港市为例
《安徽农业科学 》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按照现代农业产业规划中主导产业的选择的标准和要求,确定了现代农业规划中主导产业选择方法,以江苏省连云港为例,对连云港现代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主导产业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连云港目前优势产业中具有主导产业潜力的产业排名,以期为主导产业的确定和发展提供参考。


羊角槭基因组DNA提取及SRAP-PCR体系优化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CTAB法、SDS法、偏重亚硫酸钠法提取槭属中羊角槭基因组DNA,通过DNA含量测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对所提DNA质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中CTAB法最适合提取羊角槭基因组DNA,所得DNA的质量和纯度较高。以CTAB法提取的DNA为模板进行SRAP扩增反应,对SRAP反应体系的dNTPs浓度、Mg2+浓度、引物浓度3个主要影响因子进行筛选。获得羊角槭SRAP最优反应体系为:50μl的PCR体系中含有DNA模板100 ng、10×PCR Buffer(不含Mg2+)、Mg2+2.5 mmol/L、dNTPs 0.2 mmol/L、引物0.5μmol/L、TaqDNA聚合酶1.0 U。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蓝藻发酵液及堆肥中微囊藻毒素含量
《江苏农业学报 》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测定蓝藻发酵液和蓝藻堆肥中微囊藻毒素(MC-RR、MC-LR)含量的方法。样品中的MC-RR和MC-LR用5%乙酸溶液提取,离心分离后经过SPE小柱净化、富集,在C18柱上采用梯度洗脱,流动相为甲醇+0.05 mol/L磷酸二氢钾,利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在238 nm进行检测。MC-RR、MC-LR的检测限为0.03μg/ml,定量限为0.10μg/ml。在50~200μg/kg的添加范围内,MC-RR的回收率为78.0%~90.5%,MC-LR的回收率为82.0%~9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