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发酵餐厨剩余物、餐厨剩余物饲喂肉仔鸡有效性安全性试验

饲料工业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研究餐厨剩余物(residues of eat hutch)及其经过发酵(fermentation)处理后产物,应用于肉仔鸡的效果观察,评价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选用AA肉仔鸡30只,分为3组,每组10只,1只为1个重复,试验1组饲喂含10%发酵餐厨剩余物肉鸡配合饲料,试验2组饲喂含10%餐厨剩余物肉鸡配合饲料,对照组饲喂常规肉仔鸡配合饲料,进行为期42 d的试验。结果表明,①生长性能:试验1组较试验2组只均日增重提高13.56%(P<0.01),料重比降低4.72%(P<0.05)),只均日增重比常规饲料低3.40%(P>0.05),料重比比常规饲料低1.33%(P>0.05);②屠宰观察指标:试验组较肤色较深,肌肉pH、肌肉组织弹性、肌肉气味、器官湿重、清烹肉汤鉴定指标、尝评价均均无异常;③血液常规指标:白细胞,试验1组高于试验2组(P<0.05),试验1组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低于对照组(P<0.01),其它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血液生化指标:γ-谷氨酰氨转肽酶(GGT)、谷草转氨酶(AST)、胆碱脂酶(CHE)、尿素氮(UN)、肌酐(CR)、尿酸(UA)有较大差异,其它指标总胆红素(T.BIL)、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均无异常;④肌肉安全性检测:各组均未检测出有害微生物、有害寄生虫,虽然检测出有害微量元素,但都在国标规定值内,并远低于其标定值。研究表明,餐厨剩余物经过发酵处理,按10%的比例添加到日粮中,饲喂肉仔鸡是有效的、安全的,添加效果好于未经发酵处理的餐厨剩余物,可以作为是肉仔鸡良好的饲料资源。

关键词: 发酵餐厨剩余物 肉仔鸡 生长性能 安全性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PEG胁迫下野生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草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研究干旱胁迫对野生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硫酸预处理可显著提高甘草种子的发芽率;PEG胁迫对甘草种子萌发进程有一定的延缓作用;低浓度PEG胁迫提高活力指数,高浓度PEG胁迫显著抑制种子萌发(P<0.05)。PEG胁迫促进甘草根长生长,对于地上部分,低浓度PEG(5%~10%)促进而高浓度抑制。发芽率、发芽势及萌发指数与PEG浓度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此基础上建立了PEG浓度与发芽率、萌发指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关键词: 干旱胁迫 乌拉尔甘草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草原采用浅翻耕改良对土壤水分及牧草组成的影响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和掌握浅翻耕措施对荒漠化草原改良土壤水分及原生植被组成的影响,对此项改良措施的利与弊做一客观的评价,试验对浅翻耕后土壤含水率、牧草组成、"四度一量"、地下生物量等方面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浅翻耕后地表至地下70 cm贮水量由原生植被的30.42 mm提高到61.52 mm,提高了102.33%;浅翻耕后群落中的3种优良牧草甘草、达乌里胡枝子和沙芦草的密度分别下降了55.69%、93.78%、100%;同时根茎型牧草——中亚白草重要值提高了27.1个百分点,而甘草的重要值下降了1.21个百分点;浅翻耕后12种牧草受到了抑制,重要值下降,11种牧草从群落中消失。说明采用浅翻耕改良措施能使荒漠化草原土壤含水率大幅度提高,为补播牧草新品种创造了良好的土壤水条件,这也是荒漠化草原补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浅翻耕改良措施应针对中、重度退化草原,不宜针对优良牧草占总品种40.74%的轻度退化草场。

关键词: 荒漠化草原 浅翻耕 土壤水分 原生植被 贮水量 重要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羊全混合日粮技术与传统精粗分饲技术效果对比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尽快在宁夏肉羊产业中推广全混合日粮(TMR)饲养技术,笔者于2012年在宁夏平罗县肉羊繁育中心,选用杜寒杂种断奶羔羊进行了TMR与传统精、粗分饲技术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TMR试验组肉羊150 d平均增重12.88 kg,比对照组肉羊平均多增重9.74 kg,提高32.23%,差异显著(P<0.05),饲料利用率提高2.20%;饲料转化效率提高35.20%,差异显著(P<0.05);经济效益提高81.07%,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使用TMR技术使肉羊增重效果明显,羊体健康、疾病少,饲料转化效率高,经济效益显著。

关键词: 肉羊 全混合日粮(TMR)技术 传统精粗分饲技术 效果对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根瘤菌对紫花苜蓿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宁夏北部灌区紫花苜蓿接种的根瘤菌,试验采用3134141、N1101、352001、中农1号这4种根瘤菌对金皇后紫花苜蓿进行根瘤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选用3137141和N1101这2种根瘤菌时,其幼苗结瘤率和结瘤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98%、94%和169%、150%,其干草产量、株高等分别比对照提高37.61%、20.82%和15.58%、12.99%。说明对宁夏北部灌区紫花苜蓿接种这2种根瘤菌可以明显提高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适宜大面积推广使用。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根瘤菌 结瘤 生物固氮 干草产量 株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典型旱作区不同田间持水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江苏农业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典型旱作区不同土壤水分含量对塑料拱棚春茬番茄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机理,开展了田间试验,共设5个灌水下限(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70%、60%、50%和40%)处理,对开花坐果期和结果盛期番茄叶片光合和荧光参数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田间持水量对番茄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光合系统Ⅱ(PSⅡ)产生显著影响。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 n)、蒸腾速率(T r)、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反应中心PSⅡ的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 v/F m)、光反应中心PSⅡ的潜在活性(F v/F o)、用于电子传递的能量(ET0/CS0)、单位面积活性反应中心数(RC/CS0)和性能指数(PI)都呈现显著或极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性能指数(PI)下降的幅度最大。随着田间持水量的降低番茄叶片的气孔限制值(L s)、水分利用效率(WUE)、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0)、捕获的光能(TR0/CS0)及热耗散(DI0/CS0)均呈现先缓慢下降后显著上升趋势,表明水分过多或过少都对光合特性和PSⅡ造成胁迫,导致气孔关闭,PSⅡ原初光化学活性受到抑制,PSⅡ活性中心受到损伤,能量转化分配失衡,电子传递受阻。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作为控制灌水下限时,塑料拱棚春夏茬番茄的光合生理活动达到较佳水平,水分利用效率高,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可作为典型旱作区塑料拱棚春夏茬番茄栽培灌溉指标决策的依据。

关键词: 典型旱作区 番茄 田间持水量 灌水下限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黄灌区膜下滴灌春玉米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适宜膜下滴灌的灌溉模式,通过设立不同灌水下限,分析膜下滴灌条件下玉米的需水规律。结果表明,玉米苗期耗水量较大,抽穗期耗水量达到全生育期的第二峰值,是玉米的耗水高峰期,灌浆期耗水量开始下降,成熟期后期急剧下降。苗期、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成熟期灌水下限为土壤田间持水率的65%、75%、80%、85%、65%时,需水量最大,为518mm,产量最高,为12 538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2.42kg/m3,保水增产效果最佳,为当地同等气候条件下的最优灌溉制度。

关键词: 春玉米 膜下滴灌 灌溉制度 需水规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硅对不同程度盐胁迫下甘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中草药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室内水培试验研究硅对不同程度盐胁迫下甘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效应。方法盐胁迫设置轻度(50 mmol/L)、中度(100 mmol/L)和重度(150 mmol/L)3个梯度,硅源采用K2SiO3,硅处理浓度设置0、1、2、4、6、8 mmol/L共6个梯度,共计18个处理,同时设置蒸馏水为对照(CK)。结果轻度和中度盐胁迫下,较低浓度的硅对甘草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出苗率和幼苗胚根长度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株高、根干质量、芽干质量和幼苗活力指数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浓度的硅对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在重度盐胁迫下,较低浓度的外源硅对甘草种子发芽出苗(发芽率、出苗率、发芽指数、幼苗活力指数)及幼苗生长(胚根长度和质量、胚芽长度和质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高浓度的外源硅对甘草幼苗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硅至少直接参与了甘草种子萌发出苗和幼苗生长的生理生化过程,且对甘草的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这种缓解作用强度因盐胁迫程度和硅浓度而异。

关键词: 甘草 盐胁迫 外源硅 种子发芽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黄灌区不同春小麦新品种(系)的产量潜力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选用6个不同小麦品种(系),从小麦生长特性和灌浆速率的变化分析,对其产量进行比较,得出同一生产条件下不同品种(系)适应性及产量潜力大小。结果表明,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籽粒干质量的增长进程呈"S"型变化趋势,前期速度较慢,中期变快,后期又变慢。其中,宁春50号籽粒干物质积累最快,其次是宁春4号、CB037、宁春47号、H2857、H2127;宁春4号灌浆速率峰值最高,为2.84 g/(千粒·d);宁春47号灌浆高峰持续时间最长。产量潜力是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籽粒灌浆特性导致了产量潜力的不同,与其他品种(系)相比,宁春47号和宁春50号具有高产潜力。

关键词: 引黄灌区 春小麦 新品种 产量潜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种植密度与施氮量对宁夏玉米产量和氮肥肥效的影响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为实现玉米超高产,在宁夏引黄灌区,以先玉335为材料,选择种植密度(x1)和施氮量(x2)为调控因子,采用二因子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不同种植密度和施氮水平下玉米产量和氮素肥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收获穗、穗粒数、百粒质量和空杆率达到1%的极显著水平,秃尖长达到5%的显著水平.玉米产量与种植密度、施氮量二因素的回归模型Y=14 431.2+1 109.2 X1+2 104.3 X2-36.1 X1X2-1 334.0 X12-1 022.6 X22(R=0.967 8),回归项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失拟项检验不显著,即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很好.先玉335最佳种植密度X1=9.10万株/hm2、最佳施氮量X2=398.0kg/hm2,玉米最高产量Ymax=15 729.24kg/hm2.对当地玉米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氮肥肥效 玉米 产量 影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