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宁夏引黄灌区滴灌春小麦需水规律试验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宁夏引黄灌区的田间小麦滴灌试验,以地面灌溉为对照,研究了5组灌水下限处理滴灌春小麦的需水规律,并据此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春小麦生育期日均耗水量呈单峰曲线,在拔节期和成熟期较小,抽穗期最大;作物系数与日均耗水量规律一致;滴灌处理千粒质量较地面灌溉处理大。春小麦苗期-拔节期、拔节-成熟期、成熟期灌水下限分别为80%FC、85%FC和70%FC时,有利于小麦积累产量;粉砂壤土地区灌水定额以30 mm为宜。

关键词: 春小麦 滴灌 耗水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消毒对马铃薯连作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4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高温和药剂处理马铃薯连作土壤后种植薯块,采用稀释平板法研究土壤消毒对马铃薯生育期可培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马铃薯根际真菌数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呈上升趋势,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随马铃薯生长发育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高温处理和正茬处理的细菌数量相对重茬对照变化显著,放线菌数量变化不显著;药剂处理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变化幅度平缓;高温处理、正茬土壤、药剂处理土壤真菌数量低于重茬对照。

关键词: 马铃薯 连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消毒 根际真菌 根际细菌 根际放线菌 播前深耕晒土 覆盖高温闷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斑叶螨对几种植物的选择性观察

果树学报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植物叶片对二斑叶螨选择行为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在果园间作、能控制二斑叶螨危害的植物。【方法】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比较了二斑叶螨对苹果Malus pumila Mill.、薄荷Mentha haplocalyx Briq.、大蒜Allium sativum Linn.、大叶黄杨Euonymus japonicas Thunb.、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香椿Toona sinensis Roem.、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等几种植物的选择性差异。分别用花生叶和马铃薯叶饲养二斑叶螨,比较了二斑叶螨在2者上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在选择性试验中,二斑叶螨除对苹果叶和马铃薯叶的选择性差异不显著外,其对苹果叶的选择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植物叶片;二斑叶螨在花生叶和马铃薯叶之间的选择差异也不显著。在非选择性试验中,24 h后二斑叶螨对苹果叶的选择率最高,为96.67%,其次是对马铃薯叶的选择率,为93.33%,2者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其他叶片选择率;对大蒜叶片选择率最低,只有37.5%。二斑叶螨在花生叶上的产卵量显著高于在马铃薯叶。二斑叶螨螨卵在2种叶片上的平均孵化率无显著差异,但孵化成的幼螨死亡率有显著差异。在花生叶上和马铃薯叶上死亡率分别为0和84%。【结论】二斑叶螨对苹果叶的选择率不显著高于马铃薯叶,但显著高于其他叶片。马铃薯能吸引二斑叶螨,但不适合二斑叶螨后代生存,可以尝试在果园间作马铃薯控制二斑叶螨的危害。

关键词: 植物 二斑叶螨 选择性

农作物旱胁迫响应相关转录因子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国内外研究较多的4种农作物转录因子AP2/ERF、NAC、MYB和WRKY的结构特征、已知功能和可能的作用模式进行了总结。概括分析了旱胁迫下4种转录因子可能参与的两种调节方式及调控网络,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4点共性、待解决问题。最后,展望了应用转录因子提高农作物抗旱性的前景。

关键词: 转录因子 AP2/ERF NAC MYB WRKY 调节网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氨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

江苏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气相色谱法,建立氨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气相分析方法,使氨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检出限为4.3μg/kg,平均回收率为87.8%~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2.1%~7.8%;对氨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氨氯吡啶酸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而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在油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为3.1~4.3 d,氨氯吡啶酸属于易降解性农药化合物。

关键词: 消解动态 氨氯吡啶酸 油菜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新型微生物制剂对设施番茄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设施番茄土壤为试材,研究了一种新型微生物制剂对设施番茄土壤的细菌、真菌、放线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下降最快,真菌数量也较低,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均比对照处理的数量高;而对照处理的真菌数量最高,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最低;上年用微生物制剂处理的真菌数量也低于对照处理,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则高于对照处理。施用新型微生物制剂可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密度,抑制病原菌的活动减轻病害的发生,对克服连作障碍具有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新型微生物制剂 番茄 土壤微生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河南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系统研究二氯吡啶酸农药在油菜及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促进安全生产,利用气相色谱法建立了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研究了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残留消解动态。油菜和土壤样品分别用乙酸乙酯+石油醚(1∶1)溶液提取,经甲基化后,通过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测定,以面积外标法进行二氯吡啶酸的定量。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测定,二氯吡啶酸在油菜和土壤中的平均回收率为86.3%~110.1%,相对标准偏差为2.4%~10.6%;二氯吡啶酸的残留量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消解动态曲线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油菜和土壤中的半衰期分别为2.8d、3.5d,属于易降解性农药化合物。

关键词: 二氯吡啶酸 消解动态 油菜 土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优质水稻品种D10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利用基因沉默技术定向改良宁夏香稻品种,短期内建立可获得成苗的高效成熟胚再生体系,以宁夏优质水稻品种D10成熟胚作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研究了培养基、外源激素、光照和温度对外植体培养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率有着不同的影响,MS培养基最低,N6D培养基最高;32℃持续光照培养的愈伤组织明显优于30℃12 h/d光照培养;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TDZ,发现浓度为1 mg/L的TDZ与低浓度的IAA结合使绿苗分化率提高到100%;另外添加2 mg/L ABA的N6D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诱导率为100%。最终该品种的最优再生体系为:32℃持续光照培养并添加ABA 2 mg/L的N6D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为B5+TDZ 1mg/L+IAA 0.2mg/L;生根培养基为1/2MS+KT 2 mg/L+NAA 0.2 mg/L+CH 2 g/L+Sorb 30 g/L。本研究建立了宁夏优质水稻品种D10成熟胚再生体系。

关键词: 水稻 成熟胚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土壤因子与宁夏枸杞中牛磺酸含量的变化关系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宁夏主栽枸杞品种"宁杞1号"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宁夏枸杞主栽地中宁、同心、惠农、银川园林场枸杞中牛磺酸的含量与产地土壤理化因子的变化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宁夏4个主要产地的宁夏枸杞中牛磺酸含量差异显著,其中银川园林场牛磺酸含量最高,同心牛磺酸含量最低;4个产地宁夏枸杞中牛磺酸含量与肥力因子中的速效氮和速效钾有显著正相关,与速效磷无显著相关性;宁夏枸杞中牛磺酸含量与土壤总盐分含量无相关性,Cl-与牛磺酸正相关性显著。

关键词: 土壤因子 宁夏枸杞 牛磺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宁夏引进美国黑核桃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2012年对宁夏引进的10年生美国黑核桃9个优良株系及1株普通核桃的物候期、生长特性及开花结实习性进行观测及研究.结果表明,美国黑核桃4月中旬至5月上旬开始萌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开花;品系间雄花期最多相差11d;雌花期最多相差20d.枝条表现出明显的二次生长,春梢7月上旬停止生长,于8月上旬开始抽出秋梢.8月下旬至9月下旬果实成熟,同时枝条停止生长,9月下旬开始落叶.

关键词: 美国黑核桃 引种 宁夏 生物学特性 物候期 开花结实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