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转梭梭HaPrxQ基因拟南芥植株的获得与检测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HaPrxQ的生理功能,根据已发表的过氧还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到完整的HaPrxQ基因;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HaPrxQ,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拟南芥,获得转化植株种子,用50 mg/L卡纳霉素对收获的T0代种子进行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并通过PCR对抗性苗进行检测。将拟南芥花序于浓度OD=0.8~1.0的菌液中浸染10~20 s,转化效率可以达到2.5%~3%。构建的载体成功转化拟南芥并获得了9份转HaPrxQ基因苗。


小尾寒羊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效果与杂种优势研究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小尾寒羊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效果与杂种优势,试验以小尾寒羊作为母本与国外引进肉羊品种及滩羊作为父本进行杂交。结果表明:小尾寒羊与萨福克、杜泊和滩羊杂交一代(F1代)羔羊的初生重、体长、胸围指标均明显优于亲本小尾寒羊,杂种后代均表现出一定的杂种优势,杜×寒杂交羊的初生重、体尺指标及其相应的杂种优势率均最高,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杂交组合。


氟硅唑可湿性粉剂在苹果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评价氟硅唑在苹果上使用后的残留动态及环境安全性,在银川、咸阳、济南市郊区三地进行了氟硅唑在苹果上的残留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样品用乙腈提取,PSA分散吸附剂吸附净化,液相色谱-紫外测定。氟硅唑的最小检出量为9.9 ng,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为9.9×10-3mg/kg。在0.02~0.2 mg/L添加水平下,苹果中的回收率71.5%~105.0%,相对标准偏差2.4%~4.2%;土壤中的回收率78.0%~100.0%,相对标准偏差5.7%~8.2%;符合农残分析要求。试验结果表明,氟硅唑在苹果中消解较快,土壤中相对缓慢,半衰期分别为8.7~43.6 d和3.9~26.8 d。末次施药距收获间隔30 d,苹果中氟硅唑残留量均低于0.2 mg/kg,该药按推荐剂量使用是安全的。


宁夏西甜瓜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北方园艺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针对宁夏西甜瓜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宁夏西甜瓜产业技术发展的概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阐述了宁夏西甜瓜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以质量、品牌、效益为目标,以西甜瓜种植模式多样化为手段,以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支撑来提升西甜瓜发展水平是宁夏西甜瓜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建议利用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的优势力量,加速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提升和强化农业示范区引进、集成示范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宁夏西甜瓜产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土壤中砷、汞的方法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沸水浴消解,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同时测定土壤中砷、汞元素的含量。用体积比为1∶1王水沸水浴2h消解样品,用φ=3%的盐酸作载流,10g/L的硼氢化钾作还原剂进行测定。对负高压、灯电流、载气流量、屏蔽气流量、硼氢化钾质量浓度等参数进行考察并优化。结果表明:砷标准溶液质量浓度为0~60.0μg/L、汞为0~3.0μg/L时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且加标回收砷为96.2%~103.0%,汞为97.5%~106.7%。该法具有低检出限、高准确度、高精密度和良好的重现性等特点。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土壤 砷 汞


梭梭属2种植物线粒体基因组的提取
《中国农学通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分离提取高质量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白梭梭(Haloxylon persicum)线粒体DNA,以藜科梭梭属植物梭梭、白梭梭黄化苗为材料,通过采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和差速离心相结合的方法,使用DNaseⅠ处理得到了无核DNA污染的线粒体,用3%CTAB裂解线粒体,经氯仿/异戊醇抽提除去蛋白,从而得到单纯线粒体DNA。结果表明,所提取的线粒体DNA经电泳检测条带清晰,无拖尾现象,且A260/A280≈1.8,说明纯度较高、质量好,可满足后续有关线粒体DNA的相关实验。梭梭、白梭梭高纯度线粒体DNA提取技术的建立,为开展梭梭、白梭梭线粒体基因组研究奠定了基础。


断奶日龄对和荷杂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畜牧与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早期断奶对肉用犊牛生长发育和养殖效益的影响。采用对比试验方法,对120、90、60日龄断奶的和荷杂犊牛体重、体尺等生长指标和养殖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人工哺乳条件下,和荷杂犊牛在120、90、60日龄断奶,饲养至150日龄时,试验Ⅰ组、Ⅱ组、Ⅲ组犊牛的体重、胸围、体斜长、体高、十字部高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试验牛90、120和150日龄体重、胸围、体斜长、体高、十字部高与60日龄比较,试验Ⅲ组的增幅显著高于试验Ⅰ组、Ⅱ组。经济效益分析表明:试验牛饲养至150日龄,试验Ⅲ组饲料成本和增重成本最低、增重净收入最高。综合比较,在人工哺乳条件下,对和荷杂犊牛60日龄实施断奶最佳,生长发育好,养殖效益高。


冬枣SRAP扩增体系的优化
《西北农业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冬枣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9(23)对SRAP-PCR反应体系的2个因素(dNTP浓度、Mg2+浓度)在3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在此基础上,比较不同Taq DNA聚合酶浓度和模板DNA用量对扩增效果的影响,最终建立适合冬枣SRAP扩增体系。结果表明,SRAP-PCR最佳反应体系为:在20μL总反应体系中,含Mg2+1.80mmol/L、dNTP 0.2mmol/L、Taq DNA聚合酶1.5U、模板DNA 60ng及引物0.5μmol/L。并运用5对引物对该体系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使结果更加科学可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