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宁夏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3285条记录
宁夏引黄灌区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效应

麦类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评价麦稻水旱轮作二熟制双免耕的土壤培肥作用,采用常规测定法、比重计法、Biology-ECO法分别对参试的土壤养分、质地、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等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连续4年冬小麦-水稻全免耕轮作后,0~40cm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11.9%、17.1%、9.2%、26.5%、19.1%,全钾、速效钾含量分别减少0.9%、10.2%,0~20cm土层的土壤粘粒、砂粒比例明显增加,粉粒比例明显减少。免耕冬小麦成熟期的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代谢活性显著高于传统耕作。0~20和20~40cm土壤层次内反映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4种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丰富度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在冬小麦整个生长季节中的变化趋于一致,即在分蘖期和拔节期传统耕作高于连续4年免耕处理,在灌浆期和成熟期连续4年免耕处理高于传统耕作处理。连续4年免耕0~40cm土壤肥力明显优于连续3年双免耕的肥力。免耕对提高土壤肥力,尤其是对促进冬小麦中、后期生长有利。

关键词: 冬小麦-水稻轮作 双免耕耕作 土壤培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及土壤中氨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农药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油菜及土壤中氨氯吡啶酸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为全面评价氨氯吡啶酸的环境效应及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向样品中加入1 mol/L硫酸溶液,用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1∶1)提取。甲基化后,将提取的有机相通过气相色谱-电子俘获检测器(GC-ECD)测定,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确定方法检出限为2.0×10-3mg/kg,平均回收率为87.8%~108.4%,相对标准偏差为2.1%~7.8%。[结论]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好,是一种较为实用的分析方法。

关键词: 氨氯吡啶酸 气相色谱 油菜 土壤 残留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枸杞胼胝质酶基因克隆及在雄性不育材料中的表达分析

西北植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雄性不育枸杞‘宁杞5号’和正常可育枸杞‘宁杞1号’为材料,提取不同发育时期枸杞花蕾RNA,反转录合成cDNA,利用胼胝质酶的β-1,3-葡聚糖酶属性进行同源克隆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1)所克隆的胼胝质酶基因(LG1)属于植物糖基水解酶第17家族基因,编码344个氨基酸,有5个氨基酸保守区在4种植物的花药β-1,3-葡聚糖酶基因中都存在。(2)LG1在正常可育枸杞花药中高量表达,在雄性不育枸杞花药中表达沉默,但基因序列并没有发生突变。(3)经苯胺蓝染色观察,雄性不育枸杞花药四分体分解受阻与LG1基因表达沉默同步。研究结果提示,LG1基因是受不育基因调控的下游基因,参与了枸杞花粉的败育过程,LG1基因沉默是雄性不育枸杞花粉败育的一个重要原因。

关键词: 枸杞 雄性不育 胼胝质酶 半定量RT-PCR 苯胺蓝染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个枸杞品种花粉直感效应研究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花粉直感效应,选用"宁杞1号"、"宁杞2号"、"宁杞3号"、"宁杞7号"、"大麻叶"、"小麻叶"、"0901"等7个品种(系)的花粉,分别给"宁杞1号、"宁杞3号、"宁杞7号"授粉,以自花授粉为对照,观察其对当年坐果率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供试枸杞品种都存在花粉直感效应,其中"宁杞3号"表现最明显.花粉直感效应在坐果率、果实大小、单果重、多糖含量方面表现明显,在果形指数方面表现不明显.

关键词: 枸杞 花粉直感 授粉 果实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果枸杞的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特征

广西植物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宁夏、青海野生分布的黑果枸杞硬枝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对其开花动态与花部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运用TTC法、联苯胺-过氧化氢法、P/O、OCI和套袋试验等方法针对黑果枸杞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果枸杞5~9月开花,单花持续期2~3d;黑果枸杞花粉活力在花药开裂时处于最强的状态,达到93.02%,15d后,为2.97%;开花当日黑果枸杞柱头都具有可授性,在散粉后0~36h内,为传粉受精的最佳时间;杂交指数OCI为3或4,P/O(花粉量与胚珠比)为8750~10652,结合坐果率判断黑果枸杞不存在无融合生殖现象,部分自交亲和,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需要传粉者。黑果枸杞的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但其仍保留着一定的自交花部综合特征。

关键词: 黑果枸杞 花部特征 繁育系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十种枸杞属植物叶片解剖结构比较研究

北方园艺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用显微镜观察比较了10份枸杞属植物叶片不同部位的解剖结构。结果表明:10份供试材料叶片大多为条状披针形,叶肉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不同种间有差异,表现在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层数和厚度上;中脉的形状、叶脉所含的沙晶细胞的量都是区分点。

关键词: 枸杞属 叶片 解剖结构 比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个紫花苜蓿栽培品种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

西北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高频的紫花苜蓿再生体系,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定向改良紫花苜蓿品种奠定基础。以中国6个紫花苜蓿栽培品种的子叶、下胚轴、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基因型对紫花苜蓿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及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新疆大叶苜蓿品种叶片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分化率及出苗率最佳,分别为95.0%、72.7%和40.0%。最佳诱导培养基为改良SH培养基+2.0mg.L-1 2,4-D+0.25mg.L-1 KT;最佳分化培养基及出苗培养基为MS。此外,还确定生根培养基中以茎段基部蘸取100mg.L-1 IBA以及添加7.5g.L-1蔗糖可提高生根率。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栽培品种 外植体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核盘菌弱毒现象及其生防潜能的研究进展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因其缺乏抗性资源、寄主广泛、抗药性等原因,在防治上存在极大困难.核盘菌种内存在明显的致病性分化现象,自然界中存在弱致病力菌株.本文对引起核盘菌致病力衰退的RNA病毒(SsDRV)、单链环状DNA病毒(SsHADV-1)和部分没有定性的双链dsRNA因子等真菌病毒进行了归纳;阐述了真菌病毒在病原菌群体中的传播方式;讨论了如何打破菌丝不亲和带来的界限,使得真菌病毒在菌丝间有效地传播,为探索用于核盘菌的生物防治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核盘菌 真菌病毒 弱毒现象 生物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荷斯坦牛DGATI基因第8外显子对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研究中国荷斯坦牛甘油二脂酰基转移酶1(DGATl)基因第8外显子对产奶性状的遗传效应,试验以宁夏地区8个公牛家系的各8头女儿(共计64头)中国荷斯坦母牛为研究对象,采用ABl3730测序仪对DGATl基因第8外显子进行基因型检测,检测出AA、AB、BB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94,0.344,0.062;采用SAS8.02软件对4个产奶性状与DGATl基因第8外显子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A型校正305天产奶量明显高于AB型和BB型,AB型和BB型乳脂率明显高于AA型,3种基因型的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关键词: 中国荷斯坦牛 甘油二脂酰基转移酶1(DGATl)基因 产奶性状 关联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药物防治羊疥螨效果对比试验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双甲脒溶液是目前驱杀羊寄生虫的常用药,它属于一种广谱高效低毒环保的驱杀体内外寄生虫的药物,对于畜禽体表的各类寄生虫,如螨、蜱、虱、蝇类等均具有优异的驱杀效果。它具有强烈的触杀、熏蒸作用和良好的穿透作用,该药的药效长,一次用药能维持药效6~8周,对人畜毒性极小,是目前驱杀体外寄生虫药物中药效最长的一种。笔者用国内某公司生产的澳螨消(双甲脒溶液)和国外某公司生产的特敌克(双甲脒溶液)对羊疥螨病进行防治疗效对比试验,并且兼与国产的二嗪农溶液进行对比试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